- +1
見瓷如面·人物 | 背上行囊遠行,在新疆的夜晚和愛人一起數星星
許玉華:1972年生,江西玉山人,字一石,特級美術師,云南大學、景德鎮學院特聘教授,寫生中國協會副主席。
美好人生,不是像風一樣亂吹,而是像風一樣自由。
為愛謀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遠行,把行程鎖在新疆。
回憶也許沒有回憶錄,人生的畫卷,不能沒有這趟行程,既然遠行,就應該濃墨重彩。

大美新疆行出發
7月24日,從江西景德鎮出發,搭乘飛機到烏魯木齊,選定租車方式,既省時省力,又相對節約費用。
8名畫家,分別帶上家屬,一路西行,一路亢奮。
畫家將沿途的湖泊、草原、雪山,還有喀什的風土人情、人文地貌,以及伊斯蘭風格的建筑盡收眼底,躍然于畫布。

《高臺民居》

《神秘天山大峽谷》
到了新疆,大家認為創作不需要靈感,目之所及風景如畫,仿佛天上人間。

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高原隨手摘一朵云,都是來自天山的饋贈。
不辜負眼前的美景,又豈能辜負新疆的美食,在喀什古鎮的路邊攤,隨便來一份缸子肉都是鮮嫩味美,再吃幾個細膩香甜的無花果,頓時體驗了一種“不與百花競芳容,但由世人品甘甜”的滿足。
說到新疆美食此刻喉嚨生津,都是口水,不能多說。
這趟新疆之旅,成員全來自“寫生中國”景德鎮分部,本著自愿、志趣相投、控制人數、返程交作業的原則,新疆之旅也是寫生之旅,更像是8個畫家,遠赴天山的一場“武林大賽”。

許玉華是大賽的召集人,他是寫生中國協會副主席,也是江西樂平三中的一名美術老師,從6月底確定行程到7月24日出行,從攻略到預案,反復推敲。
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是責任和使命,許玉華把這種責任和使命帶到創作中,組織大家外出寫生,就明確了回來辦展。
從南到北,大家無懼遙遠,在不同的路段,看不同的景,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再通過作品一一呈現。





只有寫生,才能讓藝術家對于不同地域的自然風光,找到新鮮感、刺激感,通過不斷刺激藝術家的的視覺和思維神經,作品才能持續提升改變。

許玉華等人,以國畫、油畫、水彩的形式去寫生,回到家鄉景德鎮,還要把這些畫面搬上陶瓷。
陶瓷藝術不同于寫生創作,需要藝術家用更新鮮、更多的一些創作元素和圖案去表現。

寫生
畫畫已經深入許玉華的骨髓里,用肢體行走的方式在新疆感受美、發現美,并通過作品創造美,并傳播開。
結束為期兩周的從新疆之旅,返程后,8位畫家在景德鎮云尚美術館,快速辦了一場主題明確的藝術展。這是一場藝術家的作品匯演,也是藝術家的自我審視,對自己,對家人,都是一場證明和交待。
看著墻上的作品,許玉華的思緒又回到了新疆,他們曾在一目千里的戈壁灘上追落日,也在碧波蕩漾的大草原里追趕牛羊,大家累了,支起帳篷隨遇而安,習慣了風餐露宿,天氣晴好在帳篷外大快朵頤,與繁星作伴,人生愜意不過如此。

暢飲
無數個夜深人靜的時刻,看著在帳篷內熟睡的妻兒,許玉華特別滿足,于他而言,無所謂天涯海角,家在哪兒無所謂,家人在身邊才是幸福。
在藝術追求,或是永無止境,陪伴家人,才是他最長情地告白。
本期主筆:姚陳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