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摩根士丹利基金雷志勇:AI帶來的產業演進仍在繼續,看好三大景氣領域
“整體來看,我們對后續A股市場持相對偏樂觀的態度。過往經驗表明,許多優質公司在經歷關稅考驗后,反而進一步提升了其本身的競爭力。”近日,摩根士丹利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大摩景氣智選混合擬任基金經理雷志勇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雷志勇認為,2025年以來,一批中國科技企業在不同領域實現了創新突破,引發全球資本對中國科技實力的重估,科技創新引領的投資機遇值得重點關注。在泛科技板塊中,今年TMT中的人工智能產業鏈、高端制造中的國防軍工和風電等板塊的景氣度較優。他認為,AI帶來的產業演進仍在繼續,貿易爭端會對產業的進展帶來擾動,但不會改變發展趨勢。
2024年,由雷志勇管理的大摩數字經濟A年收益達69.23%,在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排名第一,這也是外資獨資公募基金公司首次斬獲年度冠軍。
看好三大景氣領域
近期A股市場呈現顯著震蕩態勢,主要指數波動加劇。雷志勇表示,市場在政策“組合拳”的呵護下逐步消化外部沖擊,情緒也逐步修復,整體來看,對后續A股市場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雷志勇進一步解釋稱,其一,自去年9月起,國家政策大力扶持資本市場,釋放出積極信號;其二,市場流動性保持寬松,為資本市場注入活力;其三,產業的催化和進展令人期待,像AI算力基礎設施和應用等領域都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雷志勇強調,海外關稅政策帶來的擾動可能是階段性的,“隨著外部事件沖擊逐步緩解,績優股和符合新興產業趨勢的優質公司,在股價跌至估值低位后,往往會迎來修復。”
“從產業和市場層面來看,若中國能保持工程師紅利、維持產品創新與產業鏈完整,貿易關稅不會影響整體產品的競爭力;在未來一段時間,如果國內不斷補足技術短板(比如半導體先進制程),資本市場中長期估值反而將隨之提升。”雷志勇說。
他介紹,摩根士丹利基金權益投研團隊采用“投研一體化”的融合研究模式,注重高頻跟蹤、對比成長板塊內各行業趨勢與景氣度變化,為基金經理篩選出邊際變化更大、即將迎來產業拐點的行業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從我們的跟蹤來看,今年人工智能產業鏈仍將維持高景氣,國內互聯網廠商資本開支加速,高速率光模塊迭代加快,大模型演進下推理側計算需求上行。AI應用也將迎來從0到1的突破。此外,風電領域招標量和裝機量快速增長,有望迎來景氣反轉。國防軍工板塊處于訂單和收入確認拐點,隨著 ‘十四五’ 收官,積壓訂單將落地,業績有望快速增長。”雷志勇表示。
談及港股市場,雷志勇認為,外資對中國資產的低配狀態有望扭轉,隨著國內經濟復蘇,港股資產吸引力增強,海外資金有望重新流入,港股估值或將迎來修復;部分港股科技股龍頭目前估值具備吸引力,在市場企穩之后,基本面優質的個股發展空間和潛力將得到展現。
“在人工智能領域,港股市場有許多優質的應用型公司,此外,不少傳統制造業公司的估值和股息率都具有較高吸引力。” 他指出。
AI投資今年需更注重基本面
展望2025年,雷志勇認為AI產業鏈仍將維持高景氣,不過,相較去年,今年需調整選股思路。
在他看來,國產算力鏈的景氣度及確定性都可能優于海外算力鏈。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已規劃10個國家級算力樞紐、12個數據中心集群,總投資超4000億元,加上國內互聯網巨頭和運營商的資本開支支持,國產算力供應鏈上下游各個環節都將充分受益于國產AI基建周期。
具體到AI應用方面,雷志勇表示,國內AI應用正加速從技術突破轉向場景落地,在政策支持、算力基建和行業需求的三重驅動下,形成 “大模型+垂直場景”的融合創新格局。
展望未來三年,他預計AI應用將呈現三大趨勢:一是行業大模型加速落地,如智譜GLM-4在教育、金融的定制化方案;二是AI智能體從工具向自主決策演進,Manus的任務分解能力將重構企業服務流程;三是合規技術與AI深度融合,隱私計算、數據標簽化等技術成為剛需。將重點關注政務智能化、醫療精準診斷、生成式營銷、國產算力生態等賽道,這些領域已形成“政策-技術-場景”的閉環,具備規模化落地條件。
談及選股思路,雷志勇強調,無論是算力板塊、應用板塊、機器人板塊,今年選股都要以基本面為支撐。他主要關注三點:其一,今年的業績是否維持增長;其二,有沒有AI產品或訂單落地;其三,公司戰略層面是否積極擁抱AI,積極提升自身運營能力和產品吸引力。
科技投資的波動性是資本市場無法繞開的話題。雷志勇認為,波動是資本市場的固有現象,沒有股票或指數能持續單邊上漲而不回調,應對波動的關鍵在于聚焦股票基本面和行業景氣度,“我們要規避的是股價回撤后一蹶不振的情況。只有所選產業趨勢和個股基本面經得住考驗,股價在受到系統性風險沖擊回撤后才有可能重新上漲,甚至再創佳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