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壽集團董事長王濱建議:解決稅優健康險“叫好不叫座”困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集團董事長王濱在今年的政協委員提案中呼吁解決稅優健康保險“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澎湃新聞了解到,稅優健康保險自2012年發起至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但市場發展嚴重落后業界預期。2016年1月1日起正式試點、2017年7月1日起推廣到全國的稅優健康保險,其“每月200元,一年2400元”稅收優惠力度稍顯不足,特別是對于一些基本保障較高、待遇較好的單位職工,吸引力不強。
稅優健康保單采取萬能險的設計方式,產品分為個人賬戶和醫療保險兩個部分,投保人可以根據資金狀況調整繳費額度,最低繳費額為醫療保險的風險保險費,超額繳費部分進入個人賬戶。從實施效果來看,試點一年后,稅優健康險總共銷售69625單,實收保費只有1.26億元,市場整體發展明顯不及預期。截至2018年底,行業累計承保僅31.9萬件,累計實收保費僅9.4億元 。
王濱認為,這一現狀由多方面原因導致,包括:業務流程復雜,影響消費體驗;稅優健康保險產品較為單一,吸引力不足,難以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對保險機構激勵還有待提升等。
對于這些問題,王濱在《關于促進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發展》的提案中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提高稅收優惠力度,并探索建立稅優額度的動態調節機制。根據經濟發展水平、醫療費用上漲幅度及個稅政策調整等情況,定期調整稅優健康保險稅前抵扣額度,或將購買稅優健康保險的支出一次性進行稅前抵扣。
二是簡化稅務操作手續,提高稅收優惠抵扣的便利性。盡快打通稅務與保險系統的對接,可將購買稅優健康保險的支出列入個人所得稅專項費用扣除項目。
三是豐富產品形態,放寬個人賬戶使用限制,提高政策靈活度。完善稅優健康保險的產品種類,逐步將給付型、津貼型等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納入稅收優惠政策范圍,探索將護理險、健康管理等相關業務納入稅優健康保險產品范圍。同時,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可允許投保人在退休前使用個人賬戶購買商業健康保險、支付個人自負醫療費用,以鼓勵中青年群體參保。
四是賦予保險機構更大的業務經營空間,更好調動保險機構能動性。建議監管部門制定相關產品責任調整規則,允許定期調整既往癥定義、正/負面清單、特定門診治療手段、慢性病定義等條款內容。
此外,王濱還提案建議進一步完善社會信用體系,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他表示,現有信用服務系統覆蓋內容相對有限,實體企業獲得金融機構融資支持的力度有待提升,非銀行金融機構掌握的大量信息未能加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議進一步加大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力度,擴充信息采集范圍。引導小微企業等正確認識信用價值,更好對接直接融資市場信息披露標準,擴大相關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圍;加快針對非銀行金融機構信用信息系統和征信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制定符合行業需求的信用信息歸集和處理標準,加強與現有其他各類信用信息系統的有機對接、協同聯動和共享共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