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pple Vision Air:AR眼鏡的新時代已經到來了嗎?

蘋果Vision Air 曝光,輕如鴻毛的革命?
王秦州
這兩天,科技圈又被蘋果的新動向刷屏了。據多方消息透露,蘋果正在秘密開發一款代號為“Vision Air”的輕量級AR眼鏡,有望成為iPhone和Mac的“第三屏”。與去年發布的笨重“頭盔”Vision Pro不同,這款產品據說輕若鴻毛,外形酷似普通眼鏡,甚至可能成為我們日常穿戴的一部分。
說實話,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時,內心是有些懷疑的。畢竟AR眼鏡這個賽道已經有太多玩家嘗試過,卻鮮有類似iPhone時刻這種成功案例。而且前段時間蘋果剛放出來砍掉了一個AR方向的產品,但隨著多家權威媒體的報道,加上Reddit和MacRumors上流出的一些原型組件照片,Vision Air的存在似乎已經不是空穴來風了。
Vision Air:蘋果的“簡約版”空間計算
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Vision Air并不會是一個獨立的“空間計算機”,而是更像iPhone和Mac的外接顯示設備。它可能不會搭載像Vision Pro那樣的強大處理器,而是依賴與手機或電腦的連接,將信息投射到鏡片上。
據彭博社的Mark Gurman和CNET等權威媒體報道,Vision Air的核心功能可能包括:
- 隨時顯示手機通知
- 不用掏出手機就能查看信息、日歷
- 通過眼球追蹤和手勢控制Mac
- 無需說“嘿Siri”就能喚醒語音助手
這些功能確實能帶來便利,但老實說,它們并不是什么革命性的創新。事實上,國內AR眼鏡廠商早就在這些功能上進行了深入探索,并已推出了成熟產品。
中國廠商的“彎道超車”
當蘋果還在籌備Vision Air時,中國AR眼鏡廠商已經在市場上跑出了不少成績。
Rokid是國內最早布局AR眼鏡的公司之一,其最新產品Rokid AR Lite重量只有約75克,通過先進的光學技術提供高清顯示。其產品不僅支持與手機、電腦連接顯示內容,還實現了“可觸控的AR交互體驗”,用戶可以通過觸控板操作實現單指滑動點擊、雙指放大縮小、三指切換巨幕等功能,非常直觀易用。Rokid已經將AR眼鏡的實用性和易用性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雷鳥創新則是國內AR眼鏡的另一個重要玩家。其最新產品雷鳥Air 3創造了AR眼鏡價格首次殺入1699元的新紀錄。這款僅76克的眼鏡采用了第五代Micro-OLED微型顯示屏和全新光路系統,提供3米等效100英寸的巨幕顯示體驗,并支持120Hz高刷新率。雷鳥還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雷鳥V3 AI拍攝眼鏡搭載了通義千問定制的AI大模型,響應速度平均達1.3秒,識別準確率高達98%。

而在國際市場表現最為亮眼的XREAL,則在技術上實現了突破。據XREAL官網介紹,其最新推出的XREAL One搭載了全球首款自研空間計算芯片X1,支持原生3DoF空間定位,具有3ms的業界最低M2P延遲,并提供50°視場角的高質量顯示。XREAL的產品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取得了不錯的市場表現。

兩條不同的發展路徑
分析中國廠商和蘋果的產品路線,我發現它們采取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策略。
蘋果的路線很明確:先用高端產品定義品類(比如Vision Pro),然后逐步推出更平價的版本(Vision Air)占領市場。這是蘋果一貫的產品策略,曾在iPhone、iPad等產品線上取得巨大成功。
而中國廠商則采取了更為務實的策略:從一開始就專注于做普通消費者買得起的產品,然后通過快速迭代提升體驗。這種“小步快跑”的方式,讓他們能夠在沒有蘋果那樣雄厚研發資源的情況下,保持技術上的競爭力。
這兩種策略各有優劣。蘋果的方式能夠建立技術壁壘和品牌溢價,但初期產品價格高昂,難以快速普及;中國廠商的方式能夠快速獲取用戶反饋并迭代產品,但可能在技術深度上有所欠缺。
價格與生態的博弈
根據業內消息,Vision Air的價格可能在999-1499美元之間(約7000-10000元人民幣)。雖然比Vision Pro便宜很多,但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依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相比之下,國產AR眼鏡的價格優勢明顯。雷鳥Air 3的售價僅為1699元,XREAL One的價格為3299元,Rokid的產品也大多在2000-5000元之間。這種價格差異,對于功能相近的產品來說是相當顯著的。
但蘋果的優勢在于其龐大的生態系統。Vision Air如果能與iPhone、Mac、Apple Watch實現無縫協作,創造出其他品牌難以復制的體驗,那么即使價格偏高,依然會有大量的蘋果用戶愿意購買。這正是中國廠商需要提防的。
未來展望:誰能贏得AR眼鏡之戰?
AR眼鏡要真正成為日常隨身裝備,必須解決三個核心問題:實用性、舒適度和價格門檻。
實用性方面,AR眼鏡必須能解決手機無法高效解決的問題,而不僅僅是把手機屏幕搬到眼前。無論是提高工作效率還是增強娛樂體驗,都需要找到真正的差異化價值。
舒適度方面,作為需要長時間佩戴的設備,重量、散熱和視覺舒適度至關重要。目前看來,國內廠商在輕量化設計上已經積累了豐富經驗,比如Rokid和雷鳥的產品都已控制在80克以內。
價格門檻方面,就像智能手表一樣,AR眼鏡很難成為剛需,更像是數碼愛好者的第二或第三屏設備。因此,價格必須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才能吸引大眾消費者。
蘋果的加入無疑會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但在中國市場,國產品牌已經占據了先發優勢。未來很可能會出現“南北分化”的局面——蘋果占領高端市場,而國產品牌則主導大眾市場。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競爭的加劇會促使各廠商不斷提升產品性能、降低價格,最終讓AR眼鏡真正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據說Vision Air最快可能在2025年WWDC亮相,上市時間則可能是2025年底或2026年初。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這場AR眼鏡之戰將如何演繹。而在此之前,如果你對AR眼鏡感興趣,不妨先嘗試一下國產品牌的產品,它們不僅價格實惠,而且已經能提供相當不錯的使用體驗。
畢竟,科技產品的價值不在于品牌,而在于它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少實際改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