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丨“化學麻將”創新值得點贊,但要慎言推廣

新聞夜航 圖
近日,深圳南山實驗教育集團麒麟二中化學課堂上,同學們圍坐一起打“化學麻將”的視頻,在網絡迅速走紅。
視頻中,學生們手持寫有高錳酸鉀、氯離子、加熱條件等內容的牌,圍坐在“麻將桌”前。對此,網友紛紛評論道:“快把化學麻將推廣到全國吧”“這種教育方式太有趣了”“有了這樣的創新教育,誰還會不愛學習呢”……
整體來看,這是一次寓教于樂的教學創新。借助麻將這一娛樂工具,把枯燥的化學方程式背記變為“打麻將”,學生用14塊牌組成完整的化學方程式,完成配平,即可“和牌”。把“學化學”變為“玩游戲”,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不過,是不是就要把“化學麻將”推廣到全國呢?
這是一些網友的期待。但從激發學校辦學活力,鼓勵教師自主創新的角度看,卻要十分謹慎地對待某些教學創新案例的推廣。
有些時候,推廣某項教學創新不但可能不成功,而且會產生其他的問題。因為適合一校的教學創新,不一定適合另外的學校。任何教學創新,都必須基于本校的辦學條件、本校師生的具體情況,采取適合本校的方式。
近年來,對于在一所學校取得不錯成效的教學創新,輿論在給予點贊的同時,都希望能夠推廣到其他學校,還稱這是“別人的學校”。而鼓勵教學創新,恰恰要擺脫“推廣”思維。
比如“化學麻將”,這是深圳一所學校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來的,學生也玩得很高興;但把這套“化學麻將”推廣到其他學校,則不一定就有好的效果,而且會出現新的用一個模式、一個套路教育學生的問題。這就把教學創新機械化了。
這一教學創新最大的看點是寓教于樂,創新的思維并不復雜,就是在麻將牌面上寫上與化學方程式相關的反應物、生成物、化學式、系數、箭頭、反應條件和物質狀態等。學生摸牌、打牌,進行化學方程式的組合,在“打麻將”過程中學習化學知識。
據報道,這套“化學麻將”已經進入專利申請階段。這是正確的選擇,因為這屬于本校的創新。鼓勵創新就要進行知識產權保護,教學創新也有知識產權。如果其他學校覺得這套“化學麻將”不錯,可以花錢購買、使用,而如果覺得并不適合,完全可以自主探索其他適合本校學生的教學方式。
2019年發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提出,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引導教師深入理解學科特點、知識結構、思想方法,科學把握學生認知規律,上好每一堂課。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注重保護學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落實上述《意見》,就需要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落實和擴大教師的教育教學自主權,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創新。
就此而言,每個學校的每個學科,都可以有本校個性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教學創新要避免千篇一律,在探索創新中,還是要更加注重提升教師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實現學校教育的個性化、多樣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