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沖擊“中式面館第一股”,又一知名餐飲品牌赴港上市
遇見小面沖刺港股IPO,高速擴張下挑戰猶存。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何沛凌;編輯:王秀清。
據港交所網站信息,4月15日,中式面館連鎖品牌遇見小面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 有望成為“中式面館第一股”。

△圖片來源:遇見小面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遇見小面2024年的總商品交易額(GMV)為13.48億元,2022年至2024年復合增長率達58.6%。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GMV而言,遇見小面是中國第一大川渝風味面館經營者、第四大中式面館經營者。此外,遇見小面的GMV增速居中式面館十大品牌的首位。
近三年來,遇見小面的營收、凈利潤規模都呈現增長趨勢,則得益于其不斷優化成本結構、提升人效。
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度,遇見小面實現收入分別約為4.18億元、8億元及11.54億元人民幣,三年翻了近3倍;年內利潤分別約為-3597.3萬元、4591.4萬元及6070萬元人民幣。
同時,訂單量激增,翻臺率保持高位??傆唵螖祻?022年1416萬單增至2024年4209萬單,三年增長近2倍。整體翻臺率,2022年為3.1次,2023年3.8次,2024年3.7次。
值得一提的是,遇見小面香港門店開業初期的表現十分亮眼。2024年進入香港市場,截至遞表日已開6家店,其中3家為直營,單店日均銷售額達5.12萬元(內地門店為1.24萬元)。香港門店的翻臺率達6.8,顯著高于內地。

△圖片來源:遇見小面官網
在成本結構方面,伴隨門店數增加及特許經營業務的開展,遇見小面的規模效應已經顯現,原材料成本占比下降。招股書顯示,遇見小面的原材料及耗材的占比從2022年的38.3%降至2024年的34.3%。
租金及人工占比也有所下降,使用權資產折舊及租金支出占比從2022年的23.7%降至2024年的18.2%;員工成本占比從26.1%降至23.0%,人效提升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遇見小面的平均消費金額近年持續下降。
招股書顯示,其餐廳的訂單平均消費額由2022年的36.1元降至2023年的34.0元,2024年進一步降至32.0元,主要原因是公司主動降低菜品價格及為顧客提供更物美價廉的用餐體驗,從而帶動整體銷售額。
門店規模方面,遇見小面的門店數已達400家。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4月5日,公司的餐廳網絡包括中國內地22個城市的374家餐廳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6家餐廳。4月8日,其第400家門店在香港西九龍高鐵站內開業。
從城市等級分布來看,一線城市門店占比高達73.27%,新一線、二線分別占比7.59%、16.50%。
回顧其開店歷程,遇見小面在過去一年的開店速度明顯加快。2014年,遇見小面在廣州開設了首家門店,2024年6月,開出第300家門店,到2025年4月達到400家店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
此外,目前遇見小面還有64家新餐廳在積極籌備中。
根據招股書,遇見小面公布了接下來三年的發展策略:年均拓店超100家,進入下沉市場。
計劃于2025年、2026年及2027年分別新開設約120家至150家、150家至180 家及170家至200家直營及特許經營餐廳。一方面在中國內地加密現有高線市場,包括廣州、深圳、北京及上海等主要城市。另一方面要開拓內地下沉低線市場,逐步進入二線及以下城市,并且下沉市場的增量將成為公司未來業務增長的新動力。
而在海外市場方面,遇見小面計劃在2025年12月31日前在新加坡開設1-2家新直營餐廳。

△圖片來源:遇見小面官網
雖然遇見小面有望沖擊“中式面館第一股”,但中式面館賽道仍面臨不少挑戰。將時間撥回2021年,中式面館賽道曾是資本眼中最炙手可熱的“掘金地”。
彼時投資機構紛紛砸錢入局,希望捧出“中國的麥當勞”。和府撈面一年斬獲兩輪超12億元融資,陳香貴、馬記永、張拉拉等蘭州拉面品牌半年內融資總額突破15億元,五爺拌面以“0元加盟”閃電擴張千家門店。
但不到一年,賽道溫度驟降,投資熱度迅速下滑,據時代周報報道,2022年中式面館融資事件同比2021年驟降74%。
而曾經喊出門店數要在一兩年內破千的品牌,有的至今未能實現目標。
更致命的是產品護城河缺失。重慶小面、蘭州拉面等品類技術門檻低,導致馬記永、張拉拉等陷入“換logo不換配方”的同質化競爭,消費者難以感知品牌差異。
而人均35元 的價格帶,在2023年以來的消費降級潮中更顯尷尬,下沉市場嫌貴,一線城 市白領的消費意愿也明顯減弱。
在此背景下,若遇見小面在港股上市成功,或能帶動賽道熱度回升,甚至重新吸引資本關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