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電樁告急!歐洲新能源汽車革命面臨充電樁建設挑戰
電動汽車的推廣一直是歐盟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氣候計劃的關鍵部分,然而,整個歐洲大陸充電網絡的欠完善,讓油車司機們對電動汽車轉向望而卻步。

圖源:pixabay
能源技術公司GridX的一份數據報告顯示,歐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實際部署,遠遠落后于網絡化擴展目標。
據GridX統計,歐盟共有約88.2萬個充電站,與歐盟委員會到2030年安裝350萬個充電站的目標相差甚遠。報告還統計了冰島、列支敦士登、挪威、瑞士和英國等地另外的13.8萬個充電站。
報告計算出一輛滿電的歐洲純電動轎車(BEV)的平均續航里程為389.3公里,盡管電池技術得到了進步,但歐洲的充電網絡仍然落后。
“實現歐盟2030的目標意味著每年需要新安裝41萬個公共充電點,這幾乎是最新年度安裝速度的三倍。”GridX在報告中警告道。
然而,即使達到了歐盟350萬的目標,也可能不足以實現向電動汽車的全面過渡。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認為,到2030年,實現脫碳目標所需的充電點數量可能漲至880萬個。
盡管歐洲不同地區在充電設施建設方面的進展極不平衡,但從2024年到2025年,歐洲國家的充電設施總體同比增長了37%。
報告顯示,歐盟國家之間的充電網密度存在巨大差異。東歐和南歐的部分地區在擴建快充設施方面有著顯著增長,但這些地區同時也是歐洲目前充電網絡中最薄弱、最需迎頭趕上的地區。
而荷蘭、德國和法國雖然在充電點總數和增長速度方面遙遙領先于歐洲其他地區,但其在人均充電點和每100公里高速公路充電點等指標方面,僅位列中等水平。
GridX指出,電網連接延遲、成本高昂以及互操作性問題仍是的歐洲大陸面臨的主要難題,阻礙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的擴張。
此前,ACEA一直在敦促加快布局充電基礎設施,以安撫對續航里程感到焦慮的消費者,提振市場對電動汽車的需求。
面對歐盟電動汽車“找樁”的現實困境,歐洲四大充電公司已經計劃聯手“破局”。
當地時間4月2日,歐洲四家電動汽車充電公司,即意大利的Atlante公司、德國的Ionity公司、荷蘭的Fastned公司以及法國的Electra公司宣布,將建立一個名為Spark的新聯盟,合作創建歐洲大陸最大的公共充電網絡。
來源:生態中國網編譯EurActiv;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本圖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