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150公里氫能動脈貫通,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正式投運

4月14日上午,10輛滿載化工品、筆記本電腦、汽車配件等貨物的氫能重卡在中國石化重慶石油趕水加氫站加氫后啟程,途經貴州,最終將抵達廣西欽州港出海,標志著我國首條跨區域氫能重卡干線正式貫通,并將進入常態化運營階段。此條“氫走廊”全程約1150公里,中途設有4座加氫站,將帶動重慶、貴州、廣西及周邊中短途支線物流應用場景,是我國西部地區氫能產業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對加快建設經濟、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具有重要意義。
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是我國首條以氫能重卡為核心的干線物流通道,一期的4座加氫站全部為中國石化承建,分別是重慶趕水加氫站、貴陽綜保加氫站、百色偉鑫加氫站、南寧振興加氫站,形成穩定供氫網絡。該“氫走廊”沿線經過的重慶長壽、貴州六盤水、廣西百色等地氫能資源豐富,電解水制氫、氨分解制氫等技術已實現規模化應用,工業副產氫年產量超40萬噸、可支撐36萬輛物流車需求。通過構建長距離、高落差的干線氫能應用場景,創新“陸到海”物流運營模式,為復雜地理條件下的氫能運輸提供了全國領先的可借鑒解決方案。
不僅是物流通道,更是產業紐帶。據陸海新通道運營平臺測算,僅干線雙向潛在貨源就有22萬標箱/年,且途經重慶公路物流基地、貴州快遞物流園、南寧市沙井江南物流園區等,應用場景豐富。該條“氫走廊”的建設將充分發揮沿線省區市的資源和產業優勢,構建“綠色通道物流體系+氫能供給體系+氫能產業創新體系”的氫能全業態發展格局,促進交通、能源與產業深度融合,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和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
中國石化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高效建成。中國石化川維化工聯合重慶石油,在國內外沒有可借鑒經驗的情況下,利用副產氫開創性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燃料電池供氫中心,一期日供氫能力3200公斤,成為支撐氫走廊建設的重要倉儲設施。重慶石油率先建成投營7座加氫站,成為重慶第一大氫能加注運營商,并建成全球首座使用地下儲氫井的加氫站、西南首座“油氣氫電服”全業態綜合加能站。廣西石油建成7座加氫站,是廣西最大的車用氫能供應商,率先打造了全國首座商業化氨分解制氫加氫一體站,并牽頭成立了“廣西氫能聯合會”,構建了政企溝通、行業交流、產學研用、產業鏈協同的氫能平臺。貴州石油依托貴陽綜保二號加氫站建設,促進了政策、技術與資源協同,打造了氫能站建設模板,為省內氫能加注業務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國石化股份公司高級副總裁喻寶才表示,中國石化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全力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建設,為氫能重卡提供穩定、高效的供氫保障。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完善沿線加氫網絡布局,推動綠氫制備技術創新,確保氫能供應安全可靠。同時,我們將深化與產業鏈各方的合作,共同探索氫能儲運、加注等環節的降本增效路徑,助力打造綠色低碳的氫能物流示范工程,為國家能源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石化積極推動氫能交通發展。中國石化持續打造第一氫能公司,已建成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11個、加氫站144座,建成西部陸海新通道、京滬、京津、成渝、滬嘉甬、濟青和漢宜高速7條“氫走廊”,基本覆蓋了“3+2”氫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群,成為全球運營加氫站最多的企業。下一步,中國石化將繼續積極響應國務院國資委“氫能高速”倡議,聯合整車企業、氫燃料電池系統企業、大型物流企業、氫能源及加氫站運營企業等,逐漸連點成線、連線成面,鞏固和完善氫能產供儲銷網絡,持續探索可推廣、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引領氫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將著力構建“422”示范建設體系,形成區域、管理、運營、政策“四協同”機制,打造“千輛級”氫能貨車示范場景與“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雙千項目,創新搭建全國首個“氫車管理+碳管理”雙系統平臺,并逐步拓展至“13+2”省區市,形成更加完善的氫能物流網絡,促進交通、能源與產業深度融合,帶動氫燃料電池技術升級,積極推動可再生資源制氫及先進儲運技術發展,為行業樹立技術創新標桿。
預計到2027年,渝黔桂線路沿線建設加氫站超過40座,推廣氫燃料電池貨車超過1500輛,年碳減排超過20萬噸。

海報設計 祝碧晨
(資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