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銀行信貸領域開展審計報告批量查驗試點,8家銀行首批參與

蔣立冬 AI 圖
4月15日,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在銀行信貸等業務領域開展審計報告批量查驗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確定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
上述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信貸業務和其他業務實際情況,可選擇3-5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一級分行(包含其下屬全部支行)開展試點。試點具體區域由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行確定,試點時間為《通知》印發之日起1年。
《通知》稱,此次試點目標是實現銀行業金融機構相關系統與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行業統一監管平臺(下稱統一監管平臺)對接,開展銀行信貸審核業務領域審計報告批量自動查驗、智能查驗,公司理財、貿易金融等其他業務領域可參照信貸審核業務,實行審計報告批量查驗。
與此同時,運用信息化手段打擊不法機構假冒會計師事務所名義出具虛假審計報告、個別會計師事務所為同一審計事項違規出具多份審計報告等違法違規行為,提升銀行業務審核效率,加強風險管控。
《通知》要求,要加快推進系統對接,實現審計報告批量自動查驗;同步修改內部規則,完善審計報告查驗業務流程;探索系統優化升級,推動審計報告查驗創新發展。
具體而言,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加快制定審計報告查驗數據內部應用流程和方案,立足本機構信貸審核業務和其他業務實際情況,相應修改內部規則,明確客戶在提交審計報告作為業務申請材料時,同步提供從統一監管平臺下載的已賦碼審計報告電子版原件,用于查驗相關報告。
各方立足信息安全及風險可控,探索升級系統接口及數據查驗模式,在查驗審計報告真偽及狀態的同時,核驗相關關鍵財務指標,開展銀行業務領域審計報告智能查驗與分析;探索建立異常預警機制,對存在異常的審計報告進行標識預警,加強風險提示。
《通知》要求,相關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按照規定將其出具的審計報告在統一監管平臺中申請賦碼,并主動向客戶提供已賦碼審計報告電子版原件。各省級以上財政部門、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加大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賦碼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各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制定試點工作具體方案,明確工作步驟,設定階段性目標,及時總結評估,持續改進優化相關流程及業務系統,并做好政策宣傳和引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