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俘印軍飛行員在視頻中批印媒,美媒:印度媒體有好戰傾向
3月1日,遭巴基斯坦軍隊俘虜的印度飛行員阿比南丹被釋放以前,巴基斯坦國家電視臺播放了一段關于他的視頻。在視頻中,阿比南丹除了講述被俘經過,還批評了印度媒體常常夸大事實。
巴基斯坦《國家報》(The Nation)3月1日的報道介紹了視頻內容。視頻中,阿比南丹講述了自己被俘的經過,并稱“巴軍很專業,是他們(從憤怒的人群中)救了我。與他們相處的這段時間讓我印象深刻?!蓖瑫r,他還批評印度媒體夸大事實,“微不足道的小事印度媒體也會用很煽動性的方式報道,人們常常被誤導”。
2月27日,阿比南丹駕駛的米格-21戰機被巴基斯坦戰機擊落,他本人在跳傘后被俘。這場空戰后,印巴緊張關系驟然升級。為展現“和平姿態”,巴基斯坦總理決定釋放阿比南丹。3月1日,在一度因故延遲數小時后,阿比南丹于晚間從邊境的瓦加口岸回國。
印度媒體第一時間報道了阿比南丹返回印度,并十分關注阿比南丹被推遲釋放數小時的原因?!队《葧r報》和《印度斯坦時報》等主流印媒均援引“內部人士”的說法稱,阿比南丹的行程被推遲,是由于他被巴基斯坦軍方“強迫去錄宣傳視頻”。不過,在上述視頻快結尾時,阿比南丹對著鏡頭表示,自己并沒有遭遇逼迫,且“回到印度后我也不會改口”。
3月1日,美國權威國際關系雜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在其網站上刊登了一篇評論文章,批評印度媒體的措辭和行文有好戰傾向。在這篇題為《印度媒體為戰爭而狂》(India’s Media Is War-Crazy)的評論文章中,作者寫道,自從2月14日克什米爾的襲擊事件發生以后,在印度,從全國性電視媒體到社交媒體上的專欄作家,大家都“如犬吠一般叫喊著以血還血”。就連一位在襲擊中遇害的印軍士兵的遺孀也頻頻遭遇網絡暴力,只是因為她呼吁與巴基斯坦進行對話,并質疑了情報部門在襲擊前的預警工作。文章稱,沒有戰爭經驗的印度媒體從業者和網絡“鍵盤俠”不斷叫囂著好戰言論,而那些真正曾與戰爭近距離接觸的資深將領和外交官們卻保持了相對克制和冷靜。不僅如此,印度一些媒體在報道印巴沖突時的事實核查工作也常常被忽略。
圍繞克什米爾襲擊事件和兩國空軍沖突的“印巴輿論戰”尚未平息,3月2日,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再發生炮擊事件,雙方互有傷亡。印巴媒體的說法再次出現了一些不同。據巴方媒體報道,炮擊造成巴基斯坦一側米爾普爾(Mirpur)地區2名平民死亡,多座房屋被毀。印度媒體則報道稱,來自巴方的炮擊同樣造成位于薩洛特里村(Salotri village)1名印度婦女及其2個孩子身亡,多人受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