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饒介創紀錄、扇面專場100%成交,香港蘇富比中國古代書畫春拍3.3億港元收官!
4月10日,香港蘇富比中國古代書畫春拍如期舉槌。“扇海—小萬柳堂舊藏明清扇面”第二部分與“中國古代書畫”兩場拍賣經過整天的鏖戰,總攬328,165,630港元,成交率達85%,為蘇富比古代書畫拍賣歷來成交額第二高。

▌草書神品領銜“中國古代書畫”
本季拍賣的高光時刻當屬元末重要書家饒介《草書韓愈柳宗元文》以超2.5億港元成交。在拍賣現場,此拍品以900萬元港元起拍,而后以每口100萬元港元迅速突破3000萬港元,至3200萬元港元后,現場直接出價至5000萬元港元,而后繼續激勵競價。8200萬、8500萬、8800萬……尤其是在2億之后,以50萬的競價階梯開啟膠著拉鋸,價格不斷被超越,最終此拍品以2.135億元港元落槌,加傭金2.501億元港元成交,榮膺最高成交拍品,競投歷時逾95分鐘,經電話及現場競投人輪番出價,逾200多口叫價,終以250,100,000港元高價成交,遠超拍前估價逾20倍。此作同時創蘇富比歷來最高價之中國書法作品。

饒介
草書韓愈柳宗元文 手卷
成交價 HKD| 25010萬
2025-04-10 蘇富比
中國古代書畫

乾隆皇帝題引首“神傳醇潔”
蘇富比亞洲區中國古代書畫部主管左昕陽表示:“蘇富比一直致力于搜集頂級精品,而元代作品尤為珍稀,饒介的《草書韓愈柳宗元文》更是市場上難得一見的瑰寶。此卷流傳有序,曾得乾隆皇帝題寫引首,秘藏一百余年。此番重現拍場,引來精彩競投戰,并終令其成為蘇富比歷來最高價之中國書法作品,實至名歸,足證重要鑒藏家所遞藏的作品備受追捧。”


饒介《草書韓愈柳宗元文》(局部)
介在元代書法史上承上啟下,雖不及趙孟頫這般大家,但他對于書法傳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的,在書法史上有著一定的地位。《草書韓愈柳宗元文》展現了饒介在書法藝術上的卓越造詣,以草書形式書寫了韓愈的《送孟東野序》和柳宗元的《梓人傳》。此卷流傳有緒,根據鑒藏印和著錄文獻記載,曾為明代著名收藏家項元汴所藏,清初歸于收藏名家安岐,后入清宮,成為乾隆皇帝的珍藏。乾隆皇帝對此卷極為珍視,不僅親自題寫了引首“神傳醇潔”,還將其收入《石渠寶笈續編》和《三希堂法帖》。之后,此卷藏入恭親王府,在20世紀初期又輾轉流入民間,遠渡東洋,成為日本收藏家石川舜臺的珍藏。

饒介《草書韓愈柳宗元文》預展現場
本季書法部分頗具看點。在饒介草書之外,曾為日本澄懷堂舊藏的王寵《行草自書詩四首》以355.6萬港元成交,為低估價的4.4倍。此卷書風極具韻律,尤為秀氣。同時卷尾匯集諸多名家的提拔,包括陸恭、張塤、蔣士銓、王友亮、周厚轅、翁方綱、吳云、長尾甲等,亦曾為日本澄懷堂山本悌二郎(1870-1937)舊藏,流傳有緒。

王寵
行草自書詩四首 手卷
成交價 HKD| 355.6萬
2025-04-10 蘇富比
中國古代書畫
董其昌《臨懷素千字文》手卷逾 14 米之長,行筆縱逸灑脫,最終以304.8萬港元穩健成交。

董其昌
臨懷素千字文 手卷
成交價 HKD| 304.8萬
2025-04-10 蘇富比
中國古代書畫
“觀滄閣”收藏明清書翰同樣表現搶眼。經喬光烈、狄學耕珍藏的吳寬《月色帖》以203.2萬港元成交,為低估價的6.7倍。此貼為吳寬書與“若蘭賢契”,自署“友生”。“賢契”為古時師對生謙稱,“友生”則為師對生之自謙,可知吳寬與若蘭為師生關系,又若蘭為解元。查吳寬桃李滿天下,若蘭未知何許人也,有待研究。

吳寬
月色帖 鏡片
成交價 HKD| 203.2萬
2025-04-10 蘇富比
中國古代書畫
值得關注的還有“書畫合璧”的禹之鼎《王漁洋踏雪尋梅圖卷》以254萬港元成交。此作系禹之鼎給王士禛繪制的肖像畫一共十二幅,本卷是其中之一,其特別之處是這種白描水墨,格調清雅,跟其他賦色的王士禛肖像畫相比完全不一樣。卷后的題跋多是其門生故友的筆墨,記錄當時文人交游,為研究清代歷史提供了一種物證。同樣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佚名(清)《戰役圖》以203.2萬港元成交。此圖應為清宮廷畫家所繪,描繪了“第二次大沽口之戰”。

禹之鼎
王漁洋踏雪尋梅圖卷 手卷
成交價 HKD| 254萬
2025-04-10 蘇富比
中國古代書畫
▌小萬柳堂舊藏明清扇面100%成交
繼去年“扇海—小萬柳堂舊藏明清扇面”第一場專拍100%成交的佳績,“扇海—小萬柳堂舊藏明清扇面”第二部分,再創100%成交強勢表現,130件拍品全數拍出,成果傲人。

“扇海—小萬柳堂舊藏明清扇面”第二部分預展現場
作為明清扇面收藏的頂級品牌,“小萬柳堂”藏品涵蓋明清兩代重要書畫名家的精品,其收藏既廣且深,沿襲藝術史的脈絡,幾乎涵蓋明清兩代書畫史的藝術家的扇面作品。扇面作品是明清士大夫的重要社交媒介,其藝術價值不僅體現在筆墨技法,更蘊藏于題跋、款識、印章等細節中。通過解讀這些元素(如款識中的受贈者姓名、題跋者的身份及其與創作者的關聯),我們得以重建當時文人階層的交游網絡。例如從“上款”信息可追溯特定人物關系,而題跋內容往往揭示作品饋贈背景與社交情境。此類載體如同歷史切片,為研究明清士大夫的雅集活動與文化互動提供了第一手史料。
此場最高成交拍品為吳彬《巖川圖》以4,318,000港元成交,逾拍前高估價十倍。此外吳歷、王時敏、王鑒、惲壽平等名家作品亦善價成交。

吳彬
巖川圖 扇面
成交價 HKD| 431.8萬
2025-04-10 蘇富比
扇海—小萬柳堂舊藏明清書畫扇面 II

吳歷
黃鶴山樵 扇面
成交價 HKD| 279.4萬
2025-04-10 蘇富比
扇海—小萬柳堂舊藏明清書畫扇面 II

王時敏
墨筆山水 扇面
成交價 HKD| 165.1萬
2025-04-10 蘇富比
扇海—小萬柳堂舊藏明清書畫扇面 II
作者:李保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