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無法開口的患者VS不能停跳的心臟,這場“無聲手術”藏著多少生命密碼?
通訊員:陳國鋒
在心血管與腦血管雙重雷區中
打開生命通道,
在患者失語與認知障礙的困境中
守護康復希望!
近日,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外九病區團隊成功為一名合并煙霧病高?;颊邔嵤┕跔顒用}搭橋術,該患者曾多次腦梗、腦出血,冠脈多支嚴重病變。此次手術彰顯了鄭州市七院在復雜冠心病外科治療領域的領先實力。
生死博弈:當冠脈生命線遭遇腦血管不定時炸彈
患者王女士,2年前因心肌梗死植入支架后血管再閉塞,冠脈嚴重三支病變導致走兩步就胸悶、上不來氣。更兇險的是,煙霧病讓她的腦血管如同布滿裂痕的玻璃管道,隨時可能因血壓波動引發致命腦出血或腦梗死。(煙霧病是一種較為罕見的慢性閉塞性腦血管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確。該疾病表現為雙側頸內動脈(ICA)末端進行性閉塞伴顱底異常血管網形成,由于這種顱底異常血管網在腦血管造影上形似煙霧故稱為煙霧病。)患者還因多次腦出血、腦梗死后遺癥出現了認知障礙、失語,因此,術后的溝通配合更是難上加難。
王女士輾轉多家醫院,都因手術風險極高被婉拒,一次偶然機會,聽聞鄭州市七院在復雜冠心病外科治療領域方面實力卓越,遂抱著最后的希望來到鄭州市七院。

刀尖起舞:多學科MDT護航下的精準外科攻堅戰
面對術中腦缺血/出血風險倍增、術后咳痰無力易發肺部感染等難題,心血管外科聯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組建MDT團隊:
1.術前采用腦血流灌注評估、三維重建技術精準規劃搭橋方案;
2.術中應用自體動脈橋血管、非體外循環技術減少腦部血流波動;
3.麻醉管理創新性實施目標導向液體治療,維持腦血管穩態;
4.術后定制化呼吸訓練、纖維支氣管鏡引導下吸痰等精細化護理方案。

醫者仁心:用愛與專業打破沉默的枷鎖
面對患者因認知障礙、失語無法配合咳嗽的困境,護理團隊創造性開發手勢指令系統:通過握拳示意深吸氣、拍背震動引導咳痰,將專業術語轉化為直觀動作。在每日4次的呼吸訓練課堂中,護士化身手語老師一遍遍示范,最終幫助患者平安度過感染關。
學科領跑:復雜冠心病外科治療樹立區域新標桿
這類患者過去常被視為手術禁區。鄭州市七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陳國鋒教授說,我們通過改良術式、圍術期腦保護策略、加速康復體系相結合,近幾年已成功完成多例合并腦血管病變高危搭橋手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國內文獻報道。目前,我院已建立冠心病合并腦血管病外科治療標準化流程,為中原地區復雜心臟病患者提供優質的診療方案。
從被判死刑到重獲新生,王女士的康復故事背后,是鄭州市七院以尖端技術突破生命禁區、以醫者仁心化解疑難重癥的生動寫照。這支敢啃硬骨頭、勇攀技術高峰的團隊,用仁術與仁心持續書寫心奇跡。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