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滬企業的營商環境如何?歡迎訂閱《澎湃城市報告》第21期
《澎湃城市報告》總第21期《上海營商環境企業感受度調研報告》已于2月25日發布,本報告包含《上海營商環境企業感受度調研報告(2024)》、《上海即時零售基礎設施布局分析報告》和《綠色技能教育與人才培養機制調研報告》3份子報告。
自2025年1月起,我們將不再提供《澎湃城市報告》PDF電子刊。歡迎前往征訂公告頁面,獲取更多訂閱資訊。

第21期報告封面

報告目錄
澎湃研究所持續關注營商環境已8年。近期,澎湃研究所通過對452家上海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結合過往的調研,在本期報告中呈現2024年在滬企業的營商環境的感受、問題和期待。
此外,澎湃研究所對《上海市聚焦提升企業感受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8.0版)進行了詳細的解讀。作為上海市政府的“一號”文件,這份自2018年起每年發布的行動方案,對其他城市營商環境建設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即時零售從網購發展而來,通過餐飲外賣和生鮮電商的匯合,最終形成“萬物到家”的零售門類。2010年前后,即時零售的核心問題是物流系統優化。疫情時期,30分鐘~1小時送達成為“剛需”。2023年起,終端的履約配送效率成為創新和優化的重點。政策方面,2020年后,央地政府在促消費政策中開始陸續提及即時零售。從2024年末開始,不同城市根據稟賦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
本期報告重點研究上海即時零售基礎設施(前置倉)。通過政策演化梳理即時零售的發展歷程,用大數據分析呈現上海前置倉店布局特點,通過對大數據等時圈分析,消費者、重點平臺調研采訪,對優化“上海模式”提出建議。

據世界經濟論壇相關研究預測,2030年,將有8800萬個綠色就業崗位。綠色行業真的那么“吃香”嗎?企業進行可持續發展領域長線投資的動力是什么?教育和人才培養如何回應綠色浪潮?
2025年2月,澎湃研究所采訪了8位“綠領”,以及關注可持續領域并講授相關課程的學者、人力資源管理者、政策推動者。調研發現,綠色就業正在升溫,電動汽車、光伏儲能和綠色金融將釋放大量就業機會。“綠領”來自商科、工科、人文社科等不同專業。但有些企業的“綠領”相關職位還在創設中,尚未形成固定的崗位規劃。

《澎湃城市報告》于2022年8月創刊,是澎湃研究所原創研究產品,由澎湃研究所團隊主理,堅持“真問題,深研究”,用“腳力”做調研,用“腦力”想問題,用“筆力”寫報告。
《澎湃城市報告》將每月一期持續關注城市議題,重點關注長三角產業協同和營商環境、文化文旅消費和可持續發展。
若您有合作想法或調研需求,歡迎聯系ppyjs-csb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