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穿越行業周期:新城控股如何逆勢鍛造韌性樣本?
2024年地產行業延續深度調整態勢,行業數據呈現兩大關鍵指數——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首次跌破10萬億大關,同比降幅達17.1%;銷售面積同步收縮12.9%至9.74億平方米;70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降幅較2023年持續擴大。房企由盈轉虧、虧損大幅增加的情況屢見不鮮。
然而,依然有房企維持了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近日,新城控股(601155.SH)公布2024年年報,營業收入89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52億元,同比增長2.07%。在如今的背景之下,新城交出的這份全年“成績單”或許為行業提供了一個穿越周期的典型樣本。
“穩”字當頭,韌性生長
新城控股“住宅+商業”的雙輪驅動戰略協同效應愈發凸顯。
地產開發端全年實現401.71億元銷售額,538.82萬平方米銷售面積,尤其是102.38%的資金回籠率明顯高于行業均值,顯示了新城精準把握市場窗口的能力,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普遍面臨去化壓力的背景下,其地域深耕策略,在結構性市場中挖掘出有效需求。
要維護良好的信用,“保交付”是新城控股的重中之重。當行業流動性危機頻發之際,新城控股完成1388.85萬平米、超10萬套物業交付,確保15座吾悅廣場如期開業(含8個輕資產項目),實現吾悅廣場開業100%達成。今年,新城計劃新開工16個子項目,新開工建筑面積169.55萬平方米,計劃竣工104個子項目,預計竣工總建筑面積555.05萬平方米。這些數據背后是新城“保交付、保民生”的企業使命和社會責任,也是購房者和合作伙伴延續對新城的信任的關鍵點。
健康的財務資本面是新城“保信任”的另一張牌。新城用102.96億元的現金儲備為自己留了一張“安全墊”,52.44%的凈負債率維持行業低位,經營性現金流連續7年為正的紀錄,這些數據在如今的民營房企陣營中已屬稀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融資環境收緊背景下,新城有息負債規模同比壓降34.29億元至536.50億元,債務結構持續優化。新城通過“主動降杠桿+維持現金流”的平衡術,為后續市場復蘇儲備了戰略動能。
此外,去年,新城控股如期償付52.62億元境內外債券。高度自律的信用管理在資本市場獲得了積極回應,2024年新城控股成功發行兩筆中期票據,這在當前信用下滑加劇的環境中具有標桿意義。
行業轉型期,抓住長期“利潤?!?/strong>
在“住宅+商業”的雙輪驅動戰略下,新城的商業板塊正從戰略協同者進化為價值創造主力軍。
面對全國新開商業項目下降至363個、存量改造占比超10%的競爭格局,新城商業展現出一條獨特的進化路徑——以全國在營的173座吾悅廣場、1601.07萬平方米的開業面積,構筑起一座收入和利潤的護城河。
根據年報,2024年,新城控股實現商業運營總收入128億元,同比增幅13.1%,連續多年增速超過10%。2024年,新城物業出租及管理業務貢獻營收120.29億元,占比提升至13.52%;毛利率高達70.17%,為公司創造84.40億元核心利潤,占總體毛利的47.89%,較上年提升15個百分點以上。截至2024年末,吾悅廣場開業面積的整體出租率提升至97.97%。
這意味著,當傳統開發業務面臨增長瓶頸時,新城的商業引擎已具備獨立造血能力,為公司整體業績提供了有力支撐。
業內人士認為,如今的商業市場已從“重資源、重規?!敝苯舆M入“重品質、重運營”,精細化運營也成為商業制勝的關鍵。而吾悅廣場同樣在運營質量的指標上交出了一張可圈可點的成績單:去年17.66億人次年度客流總量,總銷售額905億元(不含車輛銷售),上述兩個數據均實現同比增長19%。同時,截至去年年底,4370萬人的會員人數比2023年末增長了32%。
未來,在消費市場持續增長的帶動下,商業將更加大有可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5%。2024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4.5%,拉動GDP增長2.2個百分點。
消費增長的同時,消費需求也在求新求變,品質化、場景化、體驗型的消費需求正重塑商業市場格局。面對消費分級加速的市場環境,新城在去年10月,將沉淀16年的商業運營體系升維重構——成立專業化運營平臺吾悅商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吾悅商管”),形成覆蓋4大產品品牌、13個區域公司的立體架構。這樣的升級意味著新城的商業運營已經從業務模塊走向獨立化公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新城的代建業務。依托商業綜合體領域TOP10的管理能力,成立于2022年的房地產代建、代管業務平臺——新城建管正轉化為新的增長曲線。2024年新城建管累計管理項目超100個,其中商業綜合體管理項目超60個;累計管理總建筑面積超1600萬平方米,2024年新增簽約面積超710萬平方米,已基本實現全國化布局,躋身“2024中國房地產企業代建綜合能力TOP10”。新城建管在輕資產管理的發展層面為新城打開了全新發展空間。
當房地產行業從增量時代轉入存量時代,房企轉型的底層邏輯是讓運營紅利取代土地紅利,并逐步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能。從這一邏輯上來看,新城控股“住宅+商業”戰略的實質是“開發+運營”的雙引擎驅動模式。作為長期“利潤牛”,其商業板塊(運營)展現的持續造血能力與輕資產擴張潛力,持續釋放韌性,有效優化利潤結構并筑牢增長護城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