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傳媒湃|因文章多處雷同,營口日報向浙江日報真誠道歉
近日,一封遼寧媒體發布的《致歉信》引發了遼寧與浙江兩省媒體人的關注和討論。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注意到,遼寧媒體《營口日報》2月25日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封《致歉信》,原因是:“近日,有網友指出本報2018年9月4日的評論員文章《全力打造‘營口有禮’城市名片》與2018年5月16日《浙江日報》刊發的文章多處雷同。”

對此,營口日報社方面得出結論,“經調查,網友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根據程序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同時,向《浙江日報》表示深深的歉意!”
營口日報社方面還在《致歉信》中表示,“我們真誠希望社會各界對本報進行監督,我們也將引以為戒,做好新聞宣傳工作。”
根據上述《營口日報》官微提供的信息,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2018年5月16日《浙江日報》刊發的文章題為《讓“衢州有禮”成為響亮的城市品牌》,作者為浙江省衢州市委書記徐文光,全文長達近4000字,從“禮續文脈,夯實城市品牌之基”、“禮促文明,鑄就城市品牌之魂”、“禮成文化,豐厚城市品牌之本”三個方面探討了城市的文明層次與城市的文化厚度的關系。
徐文光在文中寫道:衢州以打造“一座最有禮的城市”為導向,確立“南孔圣地、衢州有禮”的城市品牌,引領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體現了對衢州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展現了衢州面向未來的開放與自信,是立足新的歷史方位向時代和人民交出的漂亮答卷。
而《營口日報》2018年9月4日刊發的評論員文章《全力打造“營口有禮”城市名片》總字數也達到了2200字。澎湃新聞記者對比兩篇文章后發現,《營口日報》的這篇評論員文章中刪除了《浙江日報》徐文光文章中對于衢州本地“南孔圣地、衢州有禮”之類的表述,而在很多段落中都存在大量相似甚至雷同。
例如,《浙江日報》在論述“南孔圣地、衢州有禮”之“禮”時提煉了四個方面內容“對自然有禮……對社會有禮……對歷史有禮……對未來有禮”。而在《營口日報》的這篇文章中則改為“我們要對自然有禮……我們要對社會有禮……我們要對歷史有禮……我們要對未來有禮”,其余文字一致。
《營口日報》對于文章多處雷同公開道歉,也獲得了浙江衢州媒體的呼應。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3月1日,由中共常山縣委主辦的《今日常山》報在頭版刊發了一篇評論文章《換個角度看<營口日報>抄襲“衢州有禮”》。常山縣正是衢州市下轄縣。《今日常山》在文章中寫道:抄襲別人文章固然可恨,如果換個角度看問題,“衢州有禮”品牌要對《營口日報》說聲“謝謝”。
《今日常山》文章為何說要對《營口日報》說聲“謝謝”呢?文章列出了幾個原因:一是感謝《營口日報》這篇文章,讓衢州上下再次認識到“衢州有禮”品牌的首創屬性;二是感謝《營口日報》這篇文章,讓“衢州有禮”品牌再次成為媒體聚焦之點;三是感謝《營口日報》這篇文章,讓衢州上下認識到創建“衢州有禮”品牌后有追兵。
另外,《今日常山》在這篇“不計前嫌”的評論文章中也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態度:“衢州有禮”品牌正式提出的最早時間是2017年3月,不到18個月,營口市認識到打造城市“有禮”品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營口市民以高度自覺踐行“有禮”品牌,《營口日報》不惜版面設置專欄,通過新聞報道、評論言論等,廣泛宣傳、著力塑造“有禮”品牌,大有后來者居上的趕超勢頭。
對此,《今日常山》寫道:“形成愛牌、護牌、鑄牌的警醒,讓‘有禮’品牌在三衢大地高高飄揚、永葆示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