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課后服務”延時到6點:民生痛點就該這么解決
上海教育、財政和人社部門放了惠民大招,給上海的家長送了一份新學期大禮包。在公辦小學原有的免費課后服務到下午5點的基礎上,上海市將課后服務延時到傍晚6點,整整多出了一個小時。
沒娃的家庭聽到這個消息,大概很難體會到上海家長此刻的興奮心情,課后延時服務的惠民政策終于來了。
小學課業較輕,放學時間早,卻不經意之間成為中國教育的民生痛點。之前小學一般在下午3點半放學,而雙職工家長下班至少也在5點以后,這個尷尬的“時間差”成為很多家庭的煩心事。折磨著無數家庭的所謂“三點半難題”,匯集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那些沒有老人接送孩子的家庭,只能各顯神通,有的直接把孩子塞進校外培訓班“補課”,有的幾個家庭聯合起來“眾籌保姆”負責接送孩子。這又產生了很多次生矛盾,孩子的童年可能被培訓班占滿;動輒上千元的課外培訓費、保姆費成為財務包袱。甚至接送娃娃的時間差,讓很多職業女性放棄了自己的事業,被迫當起全職媽媽。不夸張地說,“三點半難題”成為當下教育領域、家庭內部矛盾的爆發點。
之前,晚托班曾在小學中普遍存在,但由于種種原因,在十多年前晚托班宣告暫停。之后,民間要求恢復晚托班的呼聲不絕。
這方面,上海走到了前列,在2010年就明確小學對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放學后看護服務,2014年進一步明確一般要看護到下午5點,并逐步覆蓋所有公辦小學,2017年試行小學放學后“快樂30分”拓展活動。而這一次的課后服務延時到傍晚6點。
這一個小時的延長,體現的是政府和學校對民間呼聲的回應,大大提升了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把教育資源用到了刀刃上、用到了民生痛點上。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上海的這個政策紅包,都可說是誠意滿滿:全免費、公辦學校全覆蓋、確有需求的家長自主選擇,以及真的不是補課!
首先,是政府掏出真金白銀來辦這件民生大好事。不向參加的學生及其家長收取任何費用,所需的費用將納入教育經費預算。同時,也保證參與在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
其次,延時服務原則上在全市公辦小學全覆蓋,覆蓋到所有確有需要的學生,特別是優先保障殘疾兒童、家庭經濟困難兒童。
其三,明確嚴禁以任何方式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參加或不參加,而且明確延時課后服務不是補課!不是補課!不是補課!重要的話要說三遍。學校將通過建立在職教職工輪流排班、返聘退休教職工參與服務、吸收志愿者和社區教育力量、社會公益組織共同參與等多種方式提供服務。
當下中國民眾一個切身的感受就是,教育已經越來越成為社會的核心議題之一。孩子上補習班、孩子成“碎鈔機”、爸媽輔導功課“吼娃”等等小問題,在輿論場里掀起巨浪,這說明國人對教育的重視,也是對于更公平、更高質量服務的期待。政府部門的一個小小的舉措,就可以讓民間幸福感呈指數級飆升。
上海這次將課后服務延時到傍晚6點,讓孩子的放學時間與家長下班時間基本同步,解決了長期困擾家長的孩子放學難接的焦慮,背后是政府的財政投入、是老師的傾情付出、是家長志愿者和公益組織的多元參與。幸福來得有一些“突然”,這也說明課后服務的幸福邊際效益非常高,是一個大有可為的關鍵節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