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湘西山坳智慧蝶變: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桂英樣本
在湘西北武陵山脈深處,曾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桂英村正經歷著一場靜悄悄的“數字革命”。中國電信湖南公司以整合資金投入為支點,通過“產業振興+智慧農業+電商賦能”三位一體模式,將現代數字技術的種子播撒在這片紅色熱土上,讓傳統農業在數字浪潮中煥發出新質生產力。

數字引擎驅動產業“破繭成蝶”
作為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桂英村依托中國電信湖南公司數字技術優勢,將百合、葡萄、臘肉三大傳統產業推向智能化發展軌道。在百合種植區,“水稻百合水旱輪作”創新模式與智慧農業監測系統交相輝映,AI算法精準調控水肥配比,使每畝產值提升30%。2024年,15萬斤百合從這里走向市場,創造產值345萬元,較三年前增長近4倍。
智慧果園里,40萬公斤葡萄在物聯網傳感器的守護下茁壯成長。溫濕度監控系統如同隱形園丁,水肥一體化設備實現精準滴灌,病蟲害預警系統將損失率降至5%以下。當晶瑩剔透的“桂英葡萄”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時,村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智能化臘肉加工廠里,物聯網技術正在重塑傳統工藝。實時監測炕房溫濕度、精準控制煙熏時長,標準化生產讓“一號炕”臘肉品牌溢價達20%。2024年,這個邊遠少數民族的村落,三大產業共創產值90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純利潤從2020年的0.8萬元躍升至63萬元,位列全縣首位。
數字孿生構建現代農業新圖景
走進桂英村智慧農業綜合管理平臺,5G網絡編織的“數字神經”正實時傳遞著田間地頭的“脈搏”。100余臺傳感器如同分布在農田里的“數字哨兵”,24小時采集土壤墑情、氣象數據和作物生長信息。當系統預測到暴雨來襲,自動關閉灌溉閥門的指令瞬間可抵達田間地頭。智能灌溉系統讓每畝田地節水30%,AI巡檢機器人在山林間穿梭,病蟲害識別準確率達95%。數字鄉村平臺將分散農戶納入統一管理體系,“公司+集體經濟+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讓小農戶與現代農業實現了有機銜接?!耙郧翱拷涷灧N田,現在看數據管理?!逼咸褕@負責人唐振明輕點手機,就能查看葡萄園的實時數據。
云端突圍激活內生發展動能
在“尋味湖南”桂英線上商城,臘肉、百合、葡萄等特色農產品正通過云端走向全國。2024年,這個線上平臺實現銷售額80萬元,培育本土直播達人12名,帶動就業80余人。“我們的臘肉在直播間里成了爆款,最遠賣到了新疆。”村黨支部書記劉大躍說。
湖南廣電“云上豐收節”公益直播創造了單日銷售額16萬元的紀錄,40萬人次的觀看量讓桂英村的農產品聲名遠揚。翼支付、天府云商等渠道的入駐,實現了線上線下銷售同頻共振。電商賦能讓村民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農產品溢價率提升20%,“指尖經濟”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
未來已來:數字賦能再譜新篇
如今的桂英村,數字技術已滲透到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累計投入的1000余萬元網絡基建資金,讓5G基站覆蓋全村,天翼云計算、DeepSeek等AI技術正在深化應用。未來,這里將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標桿,構建“生產智能化、管理數據化、銷售網絡化”的現代農業生態。
從“輸血”到“造血”,從傳統到智慧,桂英村的“蝶變”印證著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當數字技術的春風吹拂山坳,這片紅色土地正書寫著新時代的“富春山居圖”,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著可復制、可推廣的“桂英樣本”。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