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家訪談:壹號土、千禾0等商標存在無效風險

千禾0醬油 視覺中國 資料圖
連日來,“壹號土豬肉”“千禾0醬油”等商品,因被曝出“壹號土”“千禾0”均系注冊商標,被公眾紛紛質疑存在誤導。
加之“120W”充電器、“山里來的土”雞蛋讓人難辨真假;“其他沒了”調味、“斷碼”“清倉”“安踏斷碼”等也被申請注冊商標,引發網友一片唏噓。合法使用還是文字游戲?“擦邊”的商品名稱是否具有欺騙性?
頂端新聞記者對話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導,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馮曉青,解讀其中的法律問題。
涉及公眾利益的,任何人可向主管部門提出商標無效申請
頂端新聞:近期,“壹號土豬肉”“千禾0醬油”等商品,被普遍認為其產品是土豬肉、0添加醬油,但“壹號土”“千禾0”卻是商標。公眾認為此類商標在玩文字游戲,存在嚴重誤導。你怎么看?
馮曉青:《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下稱《商標法》)第十條的第七項、第八項是禁止使用條款,有明確規定。其中第七項規定,帶有欺騙性,容易使公眾對商品的質量等特點或者產地產生誤認的,不得作為商標使用;第八項規定,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不得作為商標使用。我認為這些屬于這兩種情況,至少是其中之一。
頂端新聞:除了上述兩個非常規商標,媒體還發現,120W充電器“120w”其實為商標,實際功率12W;山里來的土雞蛋“山里來的土”是商標;“其他沒了”調味、“斷碼”“清倉”“安踏斷碼”等被申請注冊商標。此類商標明顯存在誤導性,給消費者選擇造成不良影響。是否有相應的舉報、處理機制?
馮曉青:我國法律規定,即使注冊后的商標,如果違反法律規定,也可以宣告無效。商標被注冊了以后,又被宣告無效、禁止使用的案例很多。
頂端新聞:這項制度對于使用多年的商標,是否有影響?具體應該如何申請?
馮曉青:并不是說商標注冊成功,就萬事大吉了。不管注冊了多少年,如果違反法律規定,還是可以宣告無效。
我國有宣告注冊商標無效的專門制度。涉及公眾利益的,任何人都可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宣告無效申請。接到請求后,國家知識產權局會進行行政審查,如果商標所有人存在違法行為,該局就可以宣告商標無效。其中包括宣告部分(商品)無效或全部(商品)無效,具體要結合案情。
如果個人不懂,還可以委托知識產權代理公司、商標代理所等機構。
頂端新聞:公司是否有申辯權利?
馮曉青:商標所有人如果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把國家知識產權局起訴至法院,法院再根據事實和法律去作出判定。
當然,還存在其他被宣告商標無效的情形,比如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把別人的商標拿去使用。總體來說,欺騙性、不良影響,是評判商標是否無效的重要依據。
“壹號土”“千禾0”商標存在被請求宣告無效的風險
頂端新聞:目前是否可以說“壹號土”“千禾0”已經構成欺騙性或不良影響了?
馮曉青:作為專家,我不能直接這樣下結論。可以說他們有違反《商標法》禁止使用條款的風險,存在被人請求宣告無效的風險。
頂端新聞:如果構成使用“欺騙性”標志,將受到哪些處罰?
馮曉青:目前《商標法》沒有這方面的明確規定,只是說被宣告無效的商標不能再繼續使用。但是同一個行為,很多法律都可以管。比如,如果產品不是土豬肉,商標誤導稱是土豬肉的情況下,就涉嫌欺騙消費者,相關部門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進行處罰。
頂端新聞:法律實踐中,之前有沒有過類似的案例?
馮曉青:商標被宣告無效的案子多得很,違反《商標法》中具有欺騙性或者造成不良影響的情況也很多。比如有一個案子,某品牌的“MLGB”商標涉嫌低俗被宣告無效,創始人稱意為讓生活更美好(“My life is getting better”),實際上容易被看作網絡罵人的話,造成不良影響。這個案子當時影響很大,被宣告無效,是因為其有損公共利益,違背公序良俗。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商標本身沒有問題,但可能被故意錯用。比如一個“土”字,使用時后面加上“豬肉”,給人感覺好像是土豬肉,假如實際上根本不是土豬肉,就涉嫌違法了。
有時候具體的案子沒有那么簡單,并不是說某個商品一定違法,可能商品本身沒問題,但使用方式不對,會給消費者造成錯覺,甚至造成欺騙效果的誤導或者造成不良影響,那就不行了。
所以要根據商標的使用場景、類別、方式判斷。不能簡單、孤立地去評價一個商標是否合法。
如果存在故意誤導、混淆視聽,就觸犯了法律
頂端新聞:在商標注冊申請階段,有沒有什么好的方式去規避?
馮曉青:《商標法》明確規定,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準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也就是說,超過范圍了,行政部門就有權利處罰。
從上述案例看,比如“土”字,容易給人一種誤導。但是商標注冊時,審查員不一定想得很遠。多年前可能沒有“土”這個時尚消費概念,只是后來人們才普遍認為“土”意味著有機、有利于身體營養、價格貴等。所以有時候不能對審查部門要求過于苛刻。
再比如“千禾0”商標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如果存在故意誤導、混淆視聽,攫取不正當利益,就觸犯了法律。如果存在我剛才說的不良影響、欺騙性,法律就可以管了。
頂端新聞:對于頻繁出現的不規范商標擾亂市場現象,《商標法》和申請商標的流程規定,是否應該作出相應完善,以從源頭避免此類情況?
馮曉青:法律肯定是要不斷完善、與時俱進的,《商標法》第五次修改的征求意見稿已經出來了,涉及惡意搶注等很多新內容。
僅從目前的規定來看,判斷是否違法使用商標,要根據特定產品或服務的類別、使用的場景、使用方式等綜合考慮,從是否給消費者造成誤導、是否有欺騙效果,是否危害道德風尚、造成不良影響等方面去評判。
(原標題:壹號土、千禾0等商標存在無效風險|頂端訪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