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批“問題”口罩現不同認定:男子被判退貨款百萬后,起訴廠家索賠一審敗訴
因5年前轉賣的一批口罩存在質量問題,毛成接連牽涉了兩起訴訟。
最初,口罩的廣州買家李某某起訴了口罩生產商東莞市志森玩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志森公司”)和毛成,一審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二審東莞中院均認定,在這筆口罩交易中,毛成是案涉交易的出售方,毛成退還全部貨款112萬元。
毛成認為自己只是交易的中間人,責任應該由生產商志森公司承擔,但他申請再審一直沒有結果。毛成遂起訴了志森公司,要求退還貨款。
隨后,毛成起訴志森公司的案件出現了爭議。志森公司認為對方任由貨物不合理堆放三年有余,不僅超過質保期,還導致貨物不當保管而損毀,從而導致事實真偽不明。買家李某某出庭作證指出案涉有問題的口罩系由志森公司生產。

今年3月,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毛成的訴求請求。
對此,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李某某所作的檢測報告的檢測樣品來源于志森公司,志森公司向毛成交貨至今已四年有余,客觀上已不具備鑒定的條件。據此,2025年3月中旬,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駁回毛成的訴訟請求。
毛成認為,在之前自己與買家李某某的訴訟中,一審、二審法院均已認定,案涉口罩存在質量問題,因此口罩生產商志森公司理應承擔責任,退還貨款。目前,毛成已決定上訴。

作出一審判決后,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作出的《答疑筆錄》。

作出一審判決后,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作出的《答疑筆錄》。
轉賣口罩因質量問題引起糾紛
“90后”毛成在廣東東莞生活多年,于2017年加入東莞藍天救援隊,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救援行動上百場。他熱衷公益的故事曾被當地媒體報道。
因為轉賣了一批口罩,毛成不僅賠了錢,還成為失信被執行人,被限制高消費。
據毛成講,2020年4月,口罩緊俏,他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求購口罩。經了解,對方是老板李某某的司機胥某某,李某某公司急需一大批口罩。后面,毛成和自己的朋友肖某合伙,找到了口罩貨源,大概9萬個口罩,轉賣給李某某。
毛成稱,此后,他從志森公司購買價為每個4.7元,一共212400個KN95口罩,轉賣給李某某公司的價格為每個5.3元,總貨款1125720元。2020年5月4日,毛成將這批KN95口罩送給李某某,之后李某某分四次付清了1125720元的貨款。
毛成稱,當時交易都是口頭約定,沒有簽任何書面協議。在涉及志森公司這筆交易上,他和朋友肖某只是中間人,共賺到了10萬元的差價,他本人分得4萬元的報酬。

2020年6月,李某某委托第三方鑒定顯示,案涉口罩不合格。 本文圖均為 受訪者 供圖

2020年6月,李某某委托第三方鑒定顯示,案涉口罩不合格。
李某某向澎湃新聞表示,在交易時,他清楚這批口罩是志森公司生產的,后在志森公司、毛成的催促下,在口罩的檢測報告未出來前,他就付清了貨款。后面,檢測報告顯示,這批口罩有質量問題,于是他要求換貨。
值得注意的是,這批KN95口罩的執行標準是GB2626-2006,要求對非油性顆粒物過濾率達95%以上。2020年6月初,由第三方公司作出的檢測報告顯示,李某某送檢的KN95口罩不符合標準。
李某某表示,得知口罩不合格后,他要求毛成和志森公司換貨。2020年5月8日,毛成和志森公司送來了新的口罩,他要求先進行質量鑒定,等鑒定報告出來后再接收,然而對方不同意,雙方僵持不下,導致沒有換貨成功。后面,對方打算把口罩拉走,他不同意,攔住不讓,雙方發生口角,還報了警。
李某某稱,之后,他多次要求志森公司、毛成退換貨,但志森公司、毛成以各種理由一直拖延,導致此事一直沒有解決,這批口罩一直積壓在倉庫內,僅倉庫保管費就有10多萬元。而且,口罩保質期一般為2-3年,這批口罩生產倉促,是“白板”口罩,早就沒法使用了。

志森公司提供的鑒定報告顯示,其送檢的KN95口罩符合標準。

志森公司提供的鑒定報告顯示,其送檢的KN95口罩符合標準。
法院認定其為“出售方”而非“中間人”,應退還貨款
因協調無果,李某某選擇起訴維權。其中,志森公司是第一被告,毛成是第二被告。李某某訴請解除李某某和志森公司的口罩買賣合同關系,志森公司返還其貨款1125720元,毛成對此承擔連帶責任。
據相關判決書,一審中,志森公司稱,志森公司和李某某之間不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志森公司生產的口罩經檢測均符合國家標準。毛成稱,李某某和志森公司的交易是當場驗貨付款的,李某某付款后再提出質量問題,有違合同約定;自己只是交易的中介,實際所得是中介費,不應承擔連帶責任。
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一審認定,在這筆交易中,毛成是案涉交易的出售方,而志森公司并非案涉交易的主體。法院解釋,在這批口罩交易中,口罩價格由毛成對外確定,并進行送貨及收取貨款。李某某的司機胥某某提出質量問題后,毛成也一并到現場換貨。毛成已實際履行了出售方的義務,因此法院認定毛成是案涉交易的出售方。此外,志森公司并沒有參與案涉交易的洽談,毛成也沒有向李某某一方披露志森公司的信息,李某某在矛盾出現后才知道志森公司的名字,李某某與志森公司并沒有買賣的合意,因此志森公司并非案涉交易的主體。
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根據客觀實際,過濾率是需要時間及特定的儀器進行檢測,當場不可能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斷,而且,后續也存在嘗試換貨的情況。法院認定案涉口罩存在質量問題。
2021年4月,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毛成向李某某退還案涉口罩貨款1125720元,并取回212400個口罩。
毛成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東莞中院二審認為,毛成主張其是作為志森公司的代理中介與李某某進行交易,但志森公司對此均不予確認,毛成在本案中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與志森公司存在代理關系,應由毛成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一審判決認定案涉交易的出賣人為毛成于理有據,予以維持。
2021年9月,東莞中院對此案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李某某表示,作為原告,他認為口罩是志森公司生產的,口罩有問題,志森公司需擔責。因此,在起訴時,他把志森公司列入了第一被告,他也無法理解為何法院最后判決時把志森公司剝離出來。
毛成無法接受上述判決結果,申請再審尚未有結果。

由于雙方遲遲未達成一致,21萬個口罩在倉庫堆放多年。
起訴生產商,因無法證明是“同一批口罩”敗訴
毛成說,自己只是普通的上班族,根本無力償還口罩貨款1125720元,自己已經成了“老賴”。
無奈之下,毛成起訴了供貨的志森公司。他的主要訴訟請求是,解除他和志森公司的口罩買賣合同,志森公司及其老板尹某某退還案涉口罩貨款997011元。毛成表示,在此前的官司中,法院一審二審都認定,案涉口罩存在質量問題,他有理由向口罩的生產廠家志森公司索賠。
澎湃新聞聯系志森公司求證相關情況,未獲得回應。據相關判決書,此案一審中,志森公司稱,毛成于2020年5月8日就已經知道貨物可能存在質量問題,其作為買受人應及時將貨物封存,行使質量檢驗權或申請司法鑒定,但毛成任由貨物不合理堆放三年有余,不僅導致貨物超過質保期,還導致貨物不當保管而損毀,從而導致事實真偽不明。前案審理過程中,各方均表示未對志森公司的貨物進行封存,無法確定檢測報告及庭審現場展示的口罩是否源于志森公司。志森公司無論在交易時還是兩案的庭審中,均認為自家的貨物質量符合國家標準。
志森公司提供了一份檢測報告,顯示其生產的KN95口罩符合標準。該檢測報告由第三方公司于2020年5月初作出。對此,毛成、李某某均表示,這份檢測報告是志森公司后面拿出來的,其樣品并非來自當初賣給李某某的口罩。
李某某向澎湃新聞表示,在此案一審中,他出庭作證了,如實說明當時的情況,并指出案涉有問題的口罩就是志森公司生產的。
針對此案,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首先,從毛成的合伙人肖某與志森公司老板尹某某的微信聊天記錄來看,雙方交易并未明確約定交易口罩的過濾效率,毛成以其與李某某約定的過濾效率作為判斷志森公司提交的口罩是否合格的標準,突破了合同相對性,法院不予采納。
其次,根據毛成與李某某的司機胥某某的微信聊天記錄顯示,毛成與李某某存在多次交易,在毛成向志森公司購買口罩前,毛成交付的貨物已被李某某提出過質量異議,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李某某所作的檢測報告的檢測樣品來源于志森公司。
再是,李某某對口罩提出異議后,志森公司按毛成的指示運輸口罩至李某某處用于更換不良品,但未更換成功,之后李某某亦未將其所稱的不良品退回給志森公司或毛成。
最后,另案審理過程中,志森公司提交了檢驗報告,主張其交付的貨物不存在質量問題,毛成對檢驗報告予以確認,該案一審、二審判決認定毛成應向李某某退還貨款均是基于毛成或肖某曾向李某某方確認該批貨物存在質量問題并同意換貨這一事實。志森公司向毛成交貨至今已四年有余,客觀上已不具備鑒定的條件,根據現有證據,無法認定志森公司向毛成交付的貨物不符合國家標準,毛成訴請志森公司退還貨款及賠償損失,于法無據,不予支持。
2025年3月中旬,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駁回毛成的上訴請求。
對該一審判決,毛成無法接受,已決定上訴。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