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傲慢與偏見》的達西多有錢?數數窗戶就知道了
前幾年天涯上有個很火的帖子:《傲慢與偏見》中,達西先生年收入一萬鎊在當時英國是怎樣的水平?問題并不新鮮,卻正值達西先生再次當選“英國女性心中最完美情人”的時候。趁著熱度,各路大神紛紛出手,從英國百年通脹率到同時期勞動者收入再到英國經濟總量占比,數據換算得眼花繚亂,誓要將達西在福布斯上的排名搞清楚。雖然大部分回答都有理有據值得推敲,但對于普通吃瓜群眾來說,可能這個概念就是馬云馬爸爸之類的吧。

男神到底多有錢,和男神當過情敵的人才有發言權。簡·奧斯丁顯然深諳此道。因此從一號情敵韋翰口中,我們知道達西“財產很可觀”,驕橫跋扈的德·包爾夫人也因為達西這個“只有具有上流社會教養的人才能巴結上的,了不起的姨侄”而被人夸贊“通情達理”,從而一心想讓達西當女婿。
這時就顯出側面烘托的重要性了。和達西門當戶對的德·包爾家是什么狀況呢?簡·奧斯丁通過二號情敵、堂兄柯林斯的口描述了出來:“他(柯林斯)數著屋前一扇扇窗戶說,光是這些玻璃,當初就曾花了德·包爾爵士一大筆錢,可她(伊麗莎白)并不為這些話動心。”
在現代大多數讀者看來毫不起眼的一句話,電視劇和電影版《傲慢與偏見》的導演們卻都沒省掉。


說房屋占地面積、家具款式價格都好,干嘛總抓著窗戶炫富?
因為窗戶“貴”。
光榮革命后,議會勝利的余韻還沒散去,扭頭卻發現連年戰爭耗光了英國國庫,貨幣貶值情勢嚴峻。政府希望通過增加稅收的方式,獲得資金改鑄新幣。一開始議會想到了入息稅(所得稅),但風聲剛一放出去就被輿論噴了回來。于是退而求其次,1667年,威廉三世頒布了《解決削邊錢幣不足值法案》,宣布開征窗戶稅(window tax)。
有錢人對所得稅的反感請參考娛樂熱點
顯然,議會并不認為這個收稅名目很奇葩。相反,他們可能還會安慰自己說這是一項利民舉措,畢竟還有查理二世在1662年開征的爐灶稅“珠玉在前”。Oates在談到爐灶稅時這樣寫道:“爐灶稅極度招人厭,部分原因在于評估過程的侵犯性?!疅焽韫ぁó敃r對估稅員和收稅員的稱呼)必須進到房間里面數壁爐和火爐的數目,對于這種侵犯財產權神圣性的做法,人們怨聲載道?!迸c之相比,窗戶稅只需要“窺窗工”站在房子外面清點窗戶數目就行了,足夠尊重隱私。

并且,這個稅目從理論上來說是頗具公平性的。法令規定,住戶每年除繳納2先令固定的房屋稅,窗戶數量在10至20扇的額外征繳4先令,20扇以上的另繳8先令。一般而言,房屋越大,窗戶越多,房屋面積和窗戶數量是成正比的。因此主要征繳人群是“有支付能力的人”,或擁有寬敞住房的資產階級。而低收入者,即因貧窮而豁免繳納教會稅或濟貧稅的人家,便不用交窗戶稅。
再合理的稅收也不乏想要逃稅的人,何況這個將民眾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的窗戶稅。為了減輕負擔,人們選擇將房屋重新改造,封堵多余窗戶,或者把窗戶改裝成外表與墻無異的活動窗。稅務員來清查時,便將窗戶合上,窗戶和墻渾然一體,不被提前告知根本看不出來。等到稅務員走后,再打開。
據說開征窗戶稅第一年,政府獲得了120萬英磅,此后卻逐年遞減,再也達不到預期值。往往新的法令一出來,人們扭頭就去堵窗戶。作為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柱,政府不可能放任這棵搖錢樹枯萎。錢沒收夠,自然是稅務員辦事不利。1720年,政府成立稅收委員會“督戰”,裁撤了一批“懶散”又“無能”的稅務員,又著重處罰了征稅后重新開窗戶的人家。
此舉激發了其他征稅員的靈感:法律并未對“窗戶”作出明確定義,也就是說,稅務員可以將“建筑物上光線、空氣可以進入的任何‘缺口’(aperture)”視作窗戶。亨伯斯通在《荒謬和不公正的窗戶稅》中這樣寫道:“地窖和食品儲藏室的通氣孔與通氣窗柵都等同于窗戶并對其征稅”。
權利一旦為貪欲讓步,面臨的便是萬丈深淵。據《英國稅收史》中記載,1747年,英國政府宣布不再按照窗戶的數量段征收一定額度的稅,而是直接對窗戶征稅。超過10扇窗戶的房屋,每扇征收6便士。窗戶越多,基數越大,最高可至1扇1先令。
18世紀末,英國首相威廉·皮特屢次提高窗戶稅,成功將整個英國拖入黑暗的時代。大多數住戶用木板將窗戶牢牢封堵,并在上面寫道:“皮特,懇請你照亮我們的黑暗?!保ń栌昧恕吧系郏瑧┱埬樟廖覀兊暮诎怠?。)
本是為人類提供溫暖舒適的房屋,卻因被窗戶稅“偷”走了陽光和新鮮空氣而變得漆黑陰冷、空氣污濁。更何況加上英國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屋內更加潮濕,細菌和疾病滋生不息。普通民眾不得不忍受著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折磨,在黑暗壓抑的屋中茍延殘喘。擁有一間寬敞明亮的房間,不吝于最大的奢侈。
窗戶就是財富的象征。達西姨媽家的羅辛斯莊園內聳立的64扇窗戶便是財力的最好證明,是比法國的家具和東方的瓷器更具威勢的炫耀。甚至這種炫耀,超越了現代社會對于欲望的燃燒,演變為對生而為人的權利的凝視。

19世紀初,斑疹傷寒、霍亂、白喉、肺結核等疾病在英國各大城市大肆收割生命。索斯伍德·史密斯等醫生在調查疫病來源時發現,通風環境糟糕的貧民區往往是疾病高發區。一些議員將矛頭指向了窗戶稅,“窗戶稅讓通道、地窖、廁所、廚房和頂樓這些需要通風的地方,都沒有了窗戶”,而導致窮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新鮮空氣太少。
1844年,索斯伍德醫生進一步明確指出,對于目前民眾遭受的健康威脅,政府開征的窗戶稅“難辭其咎”。1850年,查爾斯·狄更斯在其主持出版的雜志《家常話》中這樣描繪道:“‘像空氣一樣自由’這條諺語已經因議會而過時。自窗戶稅開征后,無論是空氣還是光線,都不曾免費過。我們被迫為大自然的慷慨恩賜付費,只要時間、窗戶還在,而無法承擔這筆開支的窮人,只能在這兩樣至關緊要的生活必需品上節約?!?/p>
1851年,迫于輿論的巨大壓力和部分上層人士的支持,窗戶稅終于被廢除。人們站在查茲沃斯莊園中排列整齊的高大落地窗前,享受清風溫柔的撫慰時,想到的也不再是金幣堆成的尖塔下的陰影,而是陽光下自湖水中緩緩走來的英俊紳士。
(本文來自“RealKnowledge真知社”微信公眾號,略有刪節。澎湃新聞經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RealKnowledge真知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