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腹腔鏡手術醫生的職業健康隱憂:視覺系統與肌肉骨骼系統的雙重挑戰
作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普陀醫院 婦科 朱小丹 副主任醫師
微創手術的出現無疑是患者的一大福音,然而傳統的腔鏡微創手術,包括腹腔鏡及胸腔鏡手術,卻使外科醫生面對巨大的健康挑戰。
腹腔鏡手術作為現代微創技術的代表,顯著降低了患者的創傷和術后恢復時間。然而,隨著該技術的普及,手術醫生的職業健康問題逐漸浮出水面。長期暴露于腹腔鏡屏幕的強光環境以及維持固定手術姿勢帶來的肌肉骨骼負擔,已成為威脅醫生職業壽命的"隱形殺手"。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這個話題,從視覺系統和肌肉骨骼系統兩方面進行分析。希望更多的醫生同行能重視,并注意職業保護,減少此類“工傷”。

一、視覺系統的慢性損傷:腹腔鏡屏幕的"光污染"
腹腔鏡手術依賴高清顯示屏傳遞手術視野,醫生需在數小時內保持高度專注的近距離視覺追蹤。研究顯示,超過80%的腹腔鏡外科醫生曾出現視疲勞、干眼癥或視力下降,其危害機制包含三個層面:
1. 藍光暴露 :顯示屏釋放的短波藍光穿透角膜直達視網膜,長期暴露可加速黃斑區光感受器細胞凋亡,從而引發眼疾病。這些眼疾病包括白內障、干眼癥、黃斑變性等,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失明。
2. 調節痙攣:持續聚焦40-60cm固定距離導致睫狀肌持續痙攣,晶狀體得不到放松,引發假性近視甚至永久性屈光不正。
3. 瞬目抑制:注意力高度集中時瞬目頻率下降至正常值的1/3,淚液蒸發加劇導致干眼癥。
典型案例:某三甲醫院胃腸外科團隊統計發現,連續3年主刀腹腔鏡手術的醫生中,屈光度平均增加0.5D,眼底黃斑區光密度值異常比例達32%。

二、肌肉骨骼系統的靜力性損傷:手術姿勢的"定時炸彈"
流行病學數據:國際外科醫師協會2023年報告指出,腹腔鏡醫生頸肩腕部慢性疼痛發生率高達71%,顯著高于開放手術醫生(38%)。
不同于開放手術的動態操作,腹腔鏡手術要求醫生在"雙手懸空、頸部前傾、脊柱側旋"的非自然體位下完成精細操作。生物力學分析顯示,該姿勢使頸椎承受2.3倍于直立位的壓力,肩部三角肌負荷增加47%。臨床表現為:
1. 肌腱炎和腱鞘炎:在手術中使用器械時,特別是需要持續用力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手腕、肘部、肩部等處的肌腱和腱鞘發炎。
2. 腕管綜合征:由于在手術過程中需要長時間使用輔助手牽開器官,腕管內壓持續30mmHg(正常值>15mmHg),導致手腕部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出現食指、中指和環指的麻木和疼痛。
3. 背部和頸部疼痛:手術過程中需要長時間固定頭部和身軀在特定位置,可能導致頸部和背部的肌肉長期緊張,引發疼痛。C5-C6椎間盤突出風險提升4.2倍。
4. 肩袖損傷:外展60°以上持續30分鐘即可引發岡上肌肌腱炎。
很多微創外科醫師一直承受著骨骼肌肉的慢性重復性勞損,而這種勞損的進一步發展,就會肌肉骨骼失調癥(Musculoskeletal Disoders,MSD)。MSD 的危險因素包括長時間的固定姿勢、重復性遠端上肢活動以及持續反向用力。而這些都是腹腔鏡操作的常見動作。而且隨著工作強度和時間延長,風險也會相應增加。腔鏡外科醫師的主要受累部位包括頸部、背部、肩部、手腕以及拇指。癥狀包括:乏力、疼痛、僵硬和麻木等。

三、系統性防護策略:從個體防護到制度革新
在追求醫療技術進步的同時,醫護人員的職業健康權益不應成為被犧牲的代價。通過設備改良、行為干預、制度保障的三維防護體系,我們既能延續腹腔鏡手術的微創優勢,又能為手術醫生筑起堅固的健康防線。這需要醫療器械研發者、醫院管理者、外科醫生三方協同創新,最終實現"醫患雙贏"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一)視覺保護技術革新
1. 光學優化:采用濾藍光顯示屏(波長調整至450nm以下),屏幕高度低于眼平面15°以減少角膜暴露面積。
2. 智能護眼系統:集成眼動追蹤技術,每20分鐘觸發3D景深切換訓練(模擬遠眺效果)。
3. 個體化防護:定制防藍光手術眼鏡(透光率>92%,藍光阻隔率>35%)。
(二)人體工學體系重構
1. 動態手術平臺:配置可升降腳踏板與360°旋轉座椅,實現術中坐-立姿態自由切換。
2. 肌力平衡訓練:每日進行"反向張力訓練"(如彈力帶頸后拉伸、手腕背伸抗阻等)。
3. 術中微休息:建立"20-5-2"規則(每20分鐘進行5秒頸部回縮+2次深呼吸)。
(三)職業健康管理體系
1. 智能監測預警:通過可穿戴設備實時監測頸椎角度、肌肉負荷強度,超閾值自動報警。
2. 團隊協作模式:建立主刀-一助角色輪換制度,單臺手術主操作時間不超過90分鐘。
3. 職業健康檔案:每年進行專項體檢(含眼底OCT、頸椎動態MRI、肌骨超聲)。
四、結語
手術技術的改進不能僅僅針對如何提高患者的安全和療效,還應把外科醫師的身體健康作為重要的依據。希望器械研究人員能多設計一些讓醫生便于操作的手術器械,希望以后的新技術在對患者有益的同時能不以犧牲醫生的健康為代價,也希望每一位處于相關風險中的醫生能認識到自己的困境,做好職業傷害的預防和管理,因為這些對于保證腹腔鏡手術醫生的健康和工作效率至關重要。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