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500Ah+儲能電芯將于今年下半年量產,行業協會:儲能行業正經歷產業革命

澎湃新聞記者 蔣立冬 AI創意
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五屆儲能大會暨展覽會(簡稱“CIES2025”)上,澎湃新聞記者獲悉,過去的2024年,中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42.46GW/109.58GWh,超過全球新增裝機的60%,同比增長99.17%(功率)/129.56%(容量)。截至2024年底,中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74.66GW/176.45GWh,同比增長131.86%(功率)/163.8%(容量),首次超過抽水蓄能。
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國前十省份累計裝機功率均超3GW。其中,內蒙古是首個也是唯一超10GW的省份,功率規模居全國之首。新疆則容量規模位居第一,新疆、內蒙古裝機容量規模均超20GWh。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澤深同時提到,廣西、青海、山西、安徽、湖北、河南、貴州累計裝機規模均在2GW以上。東部經濟大省江蘇新增功率規模居全國第二,容量規模排第三,其電網側和用戶側新增裝機均居全國之首。
在技術路線方面,王澤深表示,磷酸鐵鋰電池儲能項目新增裝機39.38GW/96.14GWh,功率占比92.64%,依舊為主流技術路線。300安時級的儲能電芯,在2024第四季度全球大儲市場的市占率接近50%。
他同時指出,其他技術路線中,液流電池儲能項目邁入GWh級;5個壓縮空氣儲能項目新增裝機,其中湖北應城、山東肥城兩項目均為300MW級,此外河北建投儲能液態空氣儲能電站也成功并網試運行。首個百兆瓦時級鈉離子電池儲能項目并網,首個百兆瓦級半固態電池儲能項目投運。長治30MW飛輪儲能獨立調頻電站并網。
王澤深還指出,2024年國內共完成了1189次儲能采招工作。其中,華電集團、國家能源集團、國電投、中核集團、中能建儲能采招落地規模都在8GWh以上。華電集團采招落地規模最大,超10GWh。
王澤深還分析指出,2024年磷酸鐵鋰儲能系統價格的下降跟市場供需和原材料價格都密切相關。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從10萬元/噸以上下行至8萬元/噸以下。與此同時,314Ah和280Ah電芯價格持續下跌。
“300Ah+儲能電芯在全球大儲市場2024Q4市占率近50%,預計500Ah+電芯將于2025年下半年陸續量產。”
王澤深介紹,截至目前,前15家鋰離子電池龍頭企業總投產產能近1700GWh。2024年,國內共93個儲能鋰離子電池生產制造項目規劃年產能832.2GWh,其中77個項目已披露投資金額,總計3037.75億元,達產后年產值達2923.16億元。
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底,近30個省市公布2025年新型儲能產業鏈和供應鏈產值目標,總目標超2萬億元。2027年新型儲能產值目標總額近3萬億元,2030年新型儲能產值目標總額近4萬億元。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儲能產業相關企業的全球化進程也在加速。王澤深提到,截至目前,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遠景動力等26家中國企業在海外共投建65個鋰離子電池及儲能系統集成生產制造項目,投產/在建/規劃產能達823GWh,其中34個項目已披露投資金額,總計3558億元,主要集中在美國、匈牙利、摩洛哥、印尼、西班牙、德國以及東南亞等國家。
據該分會產業數據庫不完全統計,2024年國內儲能電芯出貨量301.04GWh,同比增長55.87%;全球儲能電芯出貨量323GWh,同比增長53.81%。其中Top9均為中國企業,國內企業儲能鋰電池出貨在全球占比中提升至93.2%。
2024年國內儲能電芯出貨量中也約有43.3%出口到海外,出口量約130.4GWh。“2025年儲能電芯全球市場仍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預計2025年全球出貨量將超過390GWh。”王澤深表示。
其最后提及,在行業高歌猛進的同時,隱憂已然浮現,“全年共追蹤到全球115起儲能相關安全事故。”發生安全事故的儲能電站總規模超過了5Gwh,主要涵蓋生產、運輸、安裝、調試,并網,運維等階段。
“當下行業也普遍陷入以價換量的惡性循環,產品的價格和中標的價格屢創新低,這些都在提醒我們當技術紅利逐漸代替政策紅利,行業正經歷著一場從野蠻生長向理性繁榮的產業革命。”
王澤深認為,新型儲能電站建設要統籌考慮各省網架現狀、調節能力現狀、消納能力等,結合建設綜合成本最優、調節能力最強、消納能力最高三個維度出發,以系統性、協同性、整體性思維破解發展障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