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力壓廣東,安徽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歷史性突破”
1—2月安徽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安徽日報消息,記者3月26日從安徽省汽車辦獲悉,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2月,安徽省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均躍居全國第一,實現歷史性突破。

數據顯示,1-2月,安徽汽車產量44.48萬輛,同比增長21.3%,占全國比重9.99%,分別以6.83萬輛和7.32萬輛的優勢領先居第二、第三位的省份;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23.43萬輛,同比增長132.1%,占全國比重12.89%,較排名第二、第三位省份分別多3.55萬輛、6.75萬輛。
解讀: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大潮中,燃油車時代“不溫不火”的安徽,如今已成為最大贏家之一。這背后,是安徽在新賽道上搶抓機遇的多年謀劃。
近年來,安徽先后出臺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指導意見,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高規格領導小組,組建實體化運作的省汽車辦,頒布全國首部省級層面新能源汽車產業專項立法……頂層設計不斷完善。
2023年,安徽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更明確提出,將汽車產業作為全省“首位產業”,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強省。
近年來,安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量逐年攀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安徽汽車產量達到262.03萬輛,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73.41萬輛,排名全國第八。與此同時,安徽整車出口量超越上海躍居全國首位,全國每出口4輛汽車就有1輛安徽造。
有分析指出,安徽的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聚力推動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一體化發展,深化地區間分工協作和錯位發展理念,避免同質化競爭。
目前,安徽已形成“合肥-蕪湖”雙核聯動、其他各市多點支撐的一體化發展格局,集聚7家整車企業、擁有規上零部件生產企業2800多家,初步形成多個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涵蓋動力電池、電機電控、銷售維保、回收利用等汽車全產業鏈。
根據安徽“十四五”汽車產業規劃設定的目標,到2025年,安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培育將取得突破性進展,力爭全省汽車產業產值超過1萬億元,省內企業汽車生產規模超過300萬輛。
而眼下,進入新能源汽車競爭下半場,各地都不想錯過這個“超車”的機會。梳理公開信息不難發現,近段時間,到各大車企調研的省市領導越來越多。
比如,3月19日,湖北省委書記在武漢經開區調研汽車產業發展,強調要搶抓汽車產業轉型窗口期,聚焦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方向攻堅突破;3月19日至20日,河北省省長在保定市調研汽車制造業、新材料產業等工作;3月20日,湖南省省長在長沙調研產業發展,行程包括長沙比亞迪電子調研……這場產業突圍賽,勢必將更為激烈。
本期編輯 | 劉艷美
*題圖來源:攝圖網_501627484 *城市進化論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復制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原標題:《城市24小時 | 力壓廣東,安徽晉級全國第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