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筑底周期內,地產在多重象限中探尋新增長曲線
3月22日,上海金陵華庭首開收金92.34億元,當日開盤3小時售罄。該城市更新項目位于上海最核心區域之一,此次共計推售158套270-640平方米的大平層房源,均價18.9萬元/平方米。
根據中指研究院本周發布的數據,與2024年1-2月相比,2025年1-2月30個代表城市中,有20個城市144平方米以上改善型產品成交套數占比上升。其中,上海200平方米以上新房產品成交361套,成交套數占比5.9%,較2024年同期上升2.6個百分點;1000萬元以上產品成交套數占比25.3%,較2024年同期提升2.7個百分點。佛山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節點城市,200平方米以上新房產品成交套數占比提升至5.3%;300萬元以上產品成交套數占比提升至12.6%。
3月25日,杭州涉宅用地成交樓面價刷新紀錄,由濱江集團落槌。西興單元BJ030102-25地塊,出讓面積為2.31萬平方米,經歷72輪競價,最終成交價為52.03億元,溢價率69.86%,樓面價7.74萬元/平方米。
西興單元BJ030102-25地塊曾是水電新村,靠近濱江區政府,杭高附屬濱江中學位于其北面,濱江金茂府位于其斜對面,海康威視和吉利總部距其約1公里。占據著杭州江南岸CBD的核心江岸線,與CBD隔江對望,南面約1公里是奧體蓮花碗,并可以看到城市陽臺、大金球和一線錢塘江景。該地塊吸引了十余家房企報名參與競拍,其中包括以中海、華潤為代表的央企,以綠城、濱江為代表的本土房企巨頭,以及以建發為代表的外省國企。地塊在掛牌階段便已經歷了5輪報價。
大宅成交總能引得市場熱議,重點城市的動靜也許顯現了一絲“苗頭”。從整個國家而言,今年的基調是很明確的,那就是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從財政到適度寬松的貨幣,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中都已經作了表述。而后,政企多方熱烈討論房地產行業是否已經筑底。
廣東省房地產行業協會會長王韶上周在2025觀點年度論壇上表示,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傳統開發模式已被證明是不可持續的,唯有擁抱新模式,順應新消費、新科技發展潮流,踐行“生態+生活+生產+科技+文化+地產”,推動產城融合,像制造智能汽車一樣以科技賦能;像汽車一樣建立房屋體檢和保險制度;像汽車4S店一樣做好物業服務,打造真正符合百姓需求的“好房子”,特色化、差異化錯位發展或許才是未來房地產的發展方向。
影響“止跌回穩”原因復雜多變,但根本性原因依然是消費者對房價和安全交付的信心不足,以及就業和收入預期降低。王韶談道,“政府正致力于消除打通影響‘止跌回穩’的痛點和堵點,我們需要信心和耐心。”
國家統計局原局長、陽光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說,雖然要完全實現房地產形勢的改觀,也就是達到“止跌回穩”的預期目標還需要做很多工作,但是已經看到了多方面的變化所帶來的積極改變。
包括市場方面銷售的降幅在收窄,一線城市價格出現了企穩跡象,土地成交開始有所活躍,因此可以說這一輪深度調整已進入尾聲。具體來看,邱曉華表示,經歷了三年的房地產市場的調整,行業有三方面的深度調整變化。銷售面積相對于高點將近下滑了46%,新開工下降68%,全國的房價平均下滑了1/3,從庫存角度來看整體商品房住宅待售面積仍處在高位,去庫存的壓力依然還很大。
市場筑底之時,更需要冷靜沉淀,蓄力破局,以期在多重象限中找到新的增長曲線。當舊模式漸次消解、新秩序在涅槃中重構,城市更新、代建服務、存量盤活、商業運營、資產管理等正在煥發新的生機。
商業地產方面,同熙商業董事長潘杰表示,當城市更新進入深水區,我們正在書寫的商業新篇章,不是推倒重建的故事,而是讓土地記憶與未來價值共鳴的藝術,這既是商業的重生,更是城市文明的延續。
現在城市商業迭代的新時代范式是增量開發和存量激活的有機共存,他同樣以廣州為例,今年理論新增住宅配套的商業就有70萬平方米,在城市更新里創造的住宅配套商業會有210萬平方米,單就廣州市來說,存量商業和增量商業每一年的供應十分龐大。“對于開發商來說,這些物業的去化和資金回籠,以及把商業物業激活帶來的生活配套給到小區,給到他們的業主,是至關重要的。”潘杰總結道。

采擷自然靈感,描繪斑斕春日。3月20日-5月5日,法國奢侈品品牌Van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以法國藝術家Alexandre Benjamin Navet標志性的明快色彩與靈動線條,裝點上海市商業核心位置之一的南京西路恒隆廣場至玫瑰園沿街路段。愿流連的人漫游此間,擁抱詩意盎然的春天。澎湃新聞記者 陳贇 圖

同時,上海恒隆廣場三期(上圖,效果圖)擴建項目進行中,這個城市更新工程是內地首個在建筑結構中接近100%采用低碳排放鋼材的商業地產項目。此項目的低碳排放鋼材由寶鋼提供,總隱含碳排放量與傳統鋼材相比將降低35%。恒隆地產董事長陳文博早前對外公開表示,未來,恒隆將繼續在整個價值鏈中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包括在杭州恒隆廣場等其他開發項目中應用低碳排放鋼材。
住宅開發方面,廣州萬溪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凱結合理想花地營造實踐,講述了未來城市理念。他舉例稱,理想花地的花地灣項目把多個維度的未來城市理念逐漸落地,包括活力多元、低碳、智慧等,在項目上充分體現。例如首先做了一系列漫行系統,可以打通走到太古里、芳村大道,利用公共空間系統整體打造開放的節點,同時也引進活動內容,包括和商業、景觀、公園、綠化、空中花路等結合在一起,綠色生態微環境改造等,也在項目中逐一落地。“現在還有一個比較充分的感受,就是社群的運營,尤其對大盤來說非常關鍵。我們專門有一個團隊,面向業主和準業主做了各種各樣的社群,有很活躍的活動。”

代建企業方面,金地集團開發管理公司總經理蔡戈鳴表示,代建行業在價值創造的實現路徑中,除專業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信任及合理分工。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房企代建能力,即“C端看產品,B端看經營,信任看服務”。目前代建行業仍處在成長期,整個行業呈現出輕資產業務的普遍特征,即市場不完全透明、機會靈活多變,需要市場參與者不斷快速調整業務來適應市場的變化。
債務紓困方面,宏富產業重組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黃科杰表示,重組就好像是企業的醫生,先為企業做全面身體檢查,而后續重組的工具有很多,第一是要建立信任,第二是找一個資本的方法。黃科杰認為,在重組里面,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每一個案件有不同,重點是很難用一個方法說一定會成功,每一個方案有不同,可是最重要的是希望把這個公司的負債減下來,等整個經濟周期好起來這個公司的資產自然就會增長起來,最后的股東權益就會增加。
而德勤中國企業轉型與重組服務全國領導合伙人何國樑表示,由于基本面仍需改善,加之缺乏足夠的新資金和新貸款,銷售情況也未如理想,許多買家仍需更多時間觀察市場環境并積累信心。目前房地產企業的境外重組大多已展開并陸續進入最后階段,隨著內地保交樓項目逐漸完工,預計2025年的重點將轉向境內債務重組及如何盤活土地資源。
從國際化視角,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則指出,Reits在當下就是非常好的政策工具。一方面可以把國內其他的長期資本引導到市場里面,另外政府也可以通過工具去實現政策的目標。“對于國外投資者來說,收益率固然重要,可是也不能忽視中國市場還是有量的。很多時候,一些保險公司如果是需要去配置長期資產,除了收益之外,還要量。這其實是中國現在可以提供給外國投資者非常重要的一點。”
“過去幾年住房開發企業壓力比較大,但養老、工業園區、物流或數據中心等房地產提供比較穩定收入來源的項目,其實還是吸引到很多外資的存在。市場還在尋找比較新的風口跟方向。”吳卓殷分析。
邱曉華認為,國家未來的政策一定有五個方面,就是在體制上面怎么進一步完善市場跟政府的關系,在管理上面生產模式怎么完善供給與需求關系,動能培養方面怎么完善新動能、舊動能的平衡問題,在結構優化存量、增量方面,在發展前進道路上面數量與質量怎么平衡的問題。其實這是具有長遠意義的事情,無論是學者、投資者都要去關心。
“從優化統計指標體系的角度來說,確實我們應當從過去的以建設為主,也逐步要轉到建設與服務相結合。比如說誰建誰維護,這個機制要建立起來,不能建完就拉倒了,其實應該實行終身責任制由開發商來做,服務工作要有一個抓手。統計指標體系,也應當是一樣的。將來從開發商到服務商體系怎么完善,就需要進一步加強服務指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不能只注意投資、開工。比如物業的服務、基礎環境的服務、小區綠化以及醫療、教育、商業等方面的服務,都應該納入整個體系來考慮。”
中國經濟正步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全球產業鏈重構風暴中,堅持高質量發展與新質生產力是必由之路。在這個百年未有之變革周期里,部分行業或正在經歷低谷,但增長的希望依然蘊藏在此之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