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一批擺攤賣酒的年輕人,再也不想上班了
原創 吃卜寶 新周刊
城市路邊的調酒攤位越來越多,這似乎不是錯覺。夜幕下的一杯杯雞尾酒,承載了不少年輕人的副業夢想。他們為什么選擇擺攤賣酒?在今天,擺攤賣酒真能賺到錢嗎?
作者 | 吃卜寶
編輯 | 陸一鳴
題圖 | 被訪者供圖
“雞尾酒擺攤復盤”“大學生擺攤賣酒,三天回本”“一個視頻教你調酒,看完就出攤”……
社交媒體上,“擺攤賣雞尾酒”成為了很多年輕人躍躍欲試的賺錢賽道。無論在公園市集、學校門前還是街邊夜市,似乎總能碰到不少擺攤調酒的年輕人。一杯杯五顏六色的雞尾酒,承載著年輕人的副業夢想。
在今天,擺攤賣酒真能賺到錢嗎?我們和三位在不同城市擺酒攤的年輕人聊了聊。他們中有人把賣酒當作放松和愛好,有人從擺攤一步步走向了開店,也有人裸辭后全職做調酒,并決定不再上班了。

擺攤賣酒,
創造出一種獨特的社交氛圍
@Lorna 31歲 公司財務
擺攤地點:北京亮馬橋
我一直喜歡喝酒,也因此認識了一幫朋友。2024年6月,我突發奇想,試著晚上擺酒攤玩一下。當時想著,就算賣不出去,我也可以自己喝掉。
我叫上了另外兩個朋友開始籌備。我們三個人都有自己的主業工作,我是做財務工作的,兩個朋友分別是設計師和律師。擺攤的時候,設計師朋友負責設計海報和酒單,律師朋友主要負責現場調酒,我則負責采購和算賬,再幫調酒師打個下手。
我們的攤位叫“走鬼”,是設計師取的名。他是廣東人,這個名字有點類似“酒鬼”的粵語諧音,同時也是“在城市里擺攤”的意思。

酒攤“走鬼”。(圖/被訪者供圖)
擺攤前,我們特意去熟悉的酒吧學習了一段時間。接著,經過簡單的調研,我們把擺攤地點定在亮馬橋。第一次擺攤,我們選定了一個周五的晚上。下班后,我匆匆忙忙收拾好奔赴亮馬橋,但第一次準備出攤,不是忘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等一切就緒時已經是晚上十點。那一整晚,幾乎一個顧客都沒有。只有兩個熟悉的朋友聽說我們在擺攤,過來支持了一下。一晚上,我們只賣出了一杯酒。
第二天是周六,我早早準備好東西,晚上七點左右就擺起來了。周末的亮馬河邊熱鬧了很多,有玩槳板的、游泳的。人一多,我們的生意就火爆起來,也來了更多朋友,很多人帶著零食過來玩。我們的攤位聚集了好多人,真的有一種自己開店了的感覺。
那天的營業額達到了2000多元,扣除幾百塊錢的成本和打車錢,剩下60%左右的盈利。我的律師朋友整晚一直在不停地調酒,結束后,他說這一晚上比上班還累。

“走鬼”的原創酒。(圖/被訪者供圖)
我們的酒單都是自己研發的特調,我們不做那些經典雞尾酒,因為想要做好經典款,得需要更強的功底。我們做的特調用的都是比較貴的材料,檸檬是當天下午榨汁的,其他的果汁也都是在連鎖超市買的品質比較好的品類,不會做那種用五顏六色糖漿兌出來的雞尾酒。
夏天的亮馬河,附近有很多擺攤的人,賣雞尾酒的也不止一家,但一直能堅持下去的并不多。我們擺攤的時候,常有人過來問,有人說下周也來擺攤,賣水果、零食,但后來都沒再看到他們。
很多時候擺攤賣酒會有一種別樣的氛圍。亮馬河附近有人唱歌,我們主動過去問他們要不要一起玩,接著就成了好朋友。每次他們唱歌,我們就在旁邊擺攤,常常會引來很多人。大家一起喝酒、聽歌。隨著熟悉的客人越來越多,我們還會在旁邊鋪上毯子,點上露營燈,大家一起玩桌游。

朋友們來攤位上喝酒。(圖/被訪者供圖)
未來我們可能還會做預制雞尾酒,在線上售賣。因為平時還要工作,目前只能每個周六擺攤。每周賺的錢,可能只夠三個人一起吃頓飯、喝個酒。
我們最初的目標就是不虧本、玩得開心,現在確實都實現了。甚至還有意外收獲,認識了很多有趣的朋友,有的是大廠員工,也有律師、樂手。平時就算不擺攤,我們也會約著見面,一起探店、吃飯,成為生活中的朋友。

從擺攤到開小酒館,
調酒一直是“為愛發電”
@濤子 23歲 法律系大四學生
擺攤地點:廣州大學城
我第一次擺攤是在2022年底,當時還在疫情封校期間。我和另一位同學因為都對調酒比較感興趣,就商量著,可以試試一起在學校里擺攤賣調酒。
我們先在教學樓附近擺攤,那時候就積累了一定的顧客。等到疫情結束后,2023年,我們把攤位改到了生活區和教學區之間的天橋上。有時候我們也會去另一個校區的文化廣場上擺,每逢周末,那里會有一些文化活動,像一個氛圍很好的夜市,保安也不會驅趕我們。
我們的攤位就是一張折疊桌的大小,桌上擺著調酒的東西。下面是一個袋子,裝酒水、飲料,還有一個拿來裝冰塊的桶。

擺攤時的攤位。(圖/被訪者供圖)
因為攤位就在學校里,顧客基本上都是大學生,我們把價格定在28元一杯,每周擺三到四天,從第一節晚課下課,一直擺到晚上十一點。從剛擺攤開始,我們就拉了一個線上社群,目前有四百多人。里面除了常來喝酒的同學,還有一些酒吧的調酒師,和在其他學校擺攤的朋友。
我們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二三十杯,通常情況就是每天十幾杯,一杯酒的盈利在十塊錢左右。
我其實不怎么愛喝酒,只是對調酒本身感興趣。我覺得用液體和氣味的形式表達一些東西,是一個蠻有意思的過程,包括擺攤賣酒,跟其他人的交流也很有趣。
其實以前我一直很想做律師。然而,去年暑假,我在律所實習,整個過程卻讓我感到非常痛苦和壓抑,我所看到的律師的情況,其實和我的想象有很大的差距。當時我就想,要不要開個酒吧?
畢竟但凡是喜歡雞尾酒的人,誰不想有一個自己的吧臺呢?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去年7月14日那天,合伙擺攤的朋友給我轉發了一篇文章,大概是講珠海有一家酒吧,是大學生開的,做得還蠻不錯。看完之后,我給他發了一句話,“要不咱們也開一個?”他說“好”。非常痛快地,這個事兒就這么一拍腦門,給定下來了。

濤子在酒吧里調酒。(圖/被訪者供圖)
接著就是開始調研,租鋪子,最后定在了學校附近一個類似城中村的地方。那是一間40平米左右的店鋪。我們三個合伙人平均出資,我沒找家里幫忙,用的都是自己的存款。從設計、裝修到進貨,朋友們幫了不少忙,幾乎是眾籌式地完成,總共花了10萬左右。一個暑假過后,酒吧終于開了起來。
畢竟還是在上學,也沒什么生活壓力,我們目前酒的定價也不算高。半年多來,我們每個月的純利潤,分到我手里差不多有三四千元。
以后的話,我可能還是會找個工作,兩邊都兼顧一下。就算不太賺錢,也想一直“為愛發電”。

“i人擺攤賣酒,其實挺累的”
@XinYe 28歲 廣告公司裸辭
擺攤地點:南京大學東門
去年以前,我在上海的一家廣告公司做媒介工作。后來我發現,廣告行業環境越來越不好,事情也變得很多,工作越來越累,我就裸辭了,回到南京老家休息一段時間。
擺攤賣調酒是一個很突然的決定。有一天,我和朋友坐在洗浴中心里,討論我躺平這么久了,應該干點什么。我的朋友說:“你之前不是在酒吧里兼職過調酒嗎,可以試試做那種公路酒攤。”我一想,好像真行,于是說干就干了。
因為我家就住在仙林大學城附近,正好是大學的商圈,觀察了一段時間,我就把地點定在了南京大學的東門。同時我也持續在社交媒體上發帖子做宣傳。當時有一篇帖子爆了,來了好多大學生,慢慢地顧客就多了起來。

XinYe的酒攤。(圖/被訪者供圖)
所有的擺攤工作都是我一個人完成,我姐姐偶爾會來幫忙。營業時間一般是晚上八點半到深夜一點,只要不下雨,我幾乎每天都去擺攤。天氣好的話,一天能賣二三十杯。去年十月份有一天天氣特別熱,賣出了最高紀錄60杯。我的定價在28元到35元,利潤可能達到40%。
為了保持新鮮感,我每周都會出三款原創的酒,平時只要是休息,我都會去各種酒吧打卡,看別人做的酒,自己研究,嘗試一些創新的調法。
最初擺攤的體驗蠻好的,遠離了職場的勾心斗角,每天跟大學生接觸,聊聊天、喝喝酒,心情會很放松。雖然沒有上班賺的錢多,但相對比較自由,心里壓力也沒那么大。以前在廣告公司上班,項目來得急的時候,壓力是驟然上來的。而且上一家公司人際關系也很復雜,讓我每天都很心累。

有人在酒攤算塔羅牌。(圖/被訪者供圖)
但擺攤賣酒,身體上是有點辛苦的,一個人備貨、補貨,還要跟人social,其實社交也是很累的一件事。我是個i人,每天面對不同的人,要重復說一套話,其實還是蠻累的。
我暫時沒有再回到上海工作的打算了,調酒這件事,我也還在慢慢摸索。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半年到一年內開一家小酒吧。
校對:遇見;運營:鹿子芮 ;排版:餅餅

原標題:《第一批擺攤賣酒的年輕人,再也不想上班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