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聚焦中發高|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以AI促進普惠包容發展

澎湃新聞記者 蔣立冬 AI創意
人工智能(AI)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今年1月DeepSeek的橫空出世,讓人工智能與普惠包容發展成為剛剛閉幕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上的焦點話題。
在3月24日舉行的“人工智能普惠包容發展專題研討會”上,中外官員、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共同圍繞人工智能開發、市場應用、國際治理等內容展開討論。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甘思德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等媒體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可能徹底改變全球政治與全球經濟。AI不僅僅是像ChatGPT或是DeepSeek這樣的工具,從如何制造產品到如何開發藥物或提供治療,它在工業上有許多不同的應用。甘思德表示,從積極方面來說,這可能是真正的變革。
多家企業負責人和與會專家學者也對人工智能的發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奔馳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小鵬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何小鵬,都在演講中介紹了在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過程中AI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施耐德電氣董事長趙國華(Jean-Pascal Tricoire)則探討了包括AI技術在內的新技術如何更好地提升能源生產和使用效率。清華大學蘇世民學院院長薛瀾在論壇上表示,AI技術可以突破學科界限實現新的整合與科技集成,促進機制創新,為創新積淀豐沃的土壤。
北京智源研究院創始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張宏江在發言中表示,近年來隨著以OpenAI、DeepSeek、Manus等為代表的大模型或AI產品的出現,人類“確實走到了未來的前夜”,“未來的世界是一個自主智能的世界,機器開始能夠自我思考、能夠自我規劃、能夠自己指揮自己行動。”他表示,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社會可能很快就會面臨選擇困境:一方面技術的突破讓人非常激動;但另一方面,AI技術會對社會帶來非常大的變化,會改變人類未來的組織和就業模式。“未來我們要面對的是AI帶來的風險,我們必須從今天開始面對,開始行動。”
貝恩公司全球董事會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夫·福瑟表示,“AI將會深刻地影響所有行業的業務職能和各種能力”。他提出了負責任應用AI的五項原則:首先,AI的使用應當尊重并保護人權和人的自主性,并對社會和環境產生積極影響;第二,AI應當公平、包容;第三,AI的使用應當透明,整個流程應該是可解釋的、可質疑的;第四,AI系統應當是安全的;第五,AI系統應該可靠地產出符合預期目的結果,并防止產生危害。AI系統應該有人工進行監管和問責,并且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
劍橋大學特聘研究員、《人類簡史》系列作者尤瓦爾·諾亞·赫拉利則從“什么是AI?”“AI將帶來怎樣的風險?”和“人類如何在AI時代實現繁榮發展”三個角度,對發展AI技術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AI與其他人類創造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能夠學習和創造新的東西,AI能夠做決策、創造想法,它其實是一個非有機的智能體。
赫拉利表示,AI有巨大的積極潛力,可以在很多方面幫助人類,“從發明新藥物,到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性后果,但AI同樣也帶來很多挑戰和威脅。”在赫拉利看來,最重要的是要實現人類對AI的控制,這要求我們“在開發超級智能AI之前,在人類之間建立更多的信任”,“否則我們就會反過來被AI控制,最終淪為失控AI的獵物。”
“但我們也注意到AI可能會非常危險,”甘思德表示,“因此,開發AI的公司必須負責任且合乎道德,這也意味著各國政府需要采取正確的監管方式并開展合作,以確保AI主要用于善事而不是惡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