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媽祖傳天下,看16座國保媽祖廟
莆田
是媽祖文化的發源地
在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
建有媽祖宮廟1萬多座
敬仰者達3億多人
其中,國內現有16座媽祖宮廟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值此媽祖誕辰1065周年之際
一起來認識和了解
16座國保級媽祖宮廟
領略媽祖文化的獨特魅力
見證媽祖文化的重要地位
01
湄洲媽祖祖廟
位于莆田市湄洲島
是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
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
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媽祖宮殿群
祖廟寢殿神龕正中奉祀媽祖金身
是中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
是億萬媽祖敬仰者的心靈原鄉
每年有超過200萬的敬仰者
到湄洲媽祖祖廟朝圣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2
莆田平海天后宮
位于莆田市秀嶼區平海鎮境內
始建于宋咸平二年(999)
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分靈廟
現存建筑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
建筑面積1664平方米
包括大門、內庭、大殿及兩廡
宮內供奉著五尊媽祖神像
宮前有師泉古井
見證了施瑯收復臺灣的歷史
2008年,被列入
首批國家涉臺文物保護工程
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3
山東煙臺蓬萊閣天后宮
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蓬萊丹崖山上
是我國北方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也是“首家”國保媽祖廟
建成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
現存建筑為清道光十七年(1837)重建
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
是蓬萊閣古建筑群中占地面積最大
且唯一四進式的院落
現存建筑有顯靈門、鐘樓
鼓樓、戲樓、前殿、垂花門、正殿等
1982年,包括天后宮在內的
“蓬萊水城及蓬萊閣”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4
江蘇太倉瀏河天妃宮
位于江蘇省蘇州太倉市瀏河鎮
是江南地區建造最早
且保存至今的媽祖廟之一
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
元代至正二年(1342)移建于現址
歷代多次擴建修繕
主修者有鄭和、林則徐等歷史人物
鄭和七下西洋每次啟航前都會到此祭祀
七下西洋結束后在此親立
《通番事跡之記》碑
是元明兩代海上漕運
揭開世界大航海序幕的歷史見證
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5
福建長樂顯應宮
又稱“大王宮、媽祖廟”
位于福州長樂區漳港街道
始建于宋紹興八年(1138)
距今已有887年歷史
清光緒年間被風沙掩埋在地下
1992年,遺址被發現
顯應宮重見天日
重建后的顯應宮占地面積達30畝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6
福建泉州天后宮
位于福建泉州古城南端
始建于南宋慶元二年(1196)
是泉州22處世界遺產點之一
宋元明清均有褒封,宮名隨之改變
順濟廟→靈慈宮→天妃宮→天后宮
總占地面積6300多平方米
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媽祖文化的重要傳播中心
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7
天津天妃宮遺址
位于天津市河東區大直沽中路
建于元世祖至元年間
與天津天后宮東西相望
是天津城市原生點的標志
天津市政府
在原址建立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
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
媽祖文化遺址博物館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8
天津天后宮
天津有句俗語
“先有天后宮,后有天津衛”
天津天后宮
又稱“娘娘宮”“小直沽天妃宮”
元泰定三年(1326)皇帝頒旨建造
比天津衛(現天津市)筑城設衛早78年
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也是年代最久遠
保留最完好的“敕封媽祖廟”之一
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9
龍巖西陂天后宮
位于福建龍巖市永定區高陂鎮西陂村
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
建成于康熙元年(1662)
占地面積6400平方米
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
為前低后高的三進建筑
第三進是7層寶塔式結構,塔高40余米
是目前全國僅存的塔式天后宮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
遼寧錦州天后宮
位于遼寧錦州廣濟寺塔北側
也稱為“三江會館”
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
最初由來錦經商的
蘇、浙、閩三省商賈集資修建
現存建筑為清光緒十年(1884)重建
是保存最為完整的我國最北的媽祖廟
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1
湖南芷江天后宮
位于湖南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境內
是我國內陸地區最大的媽祖廟
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
由客居在芷江的福建人集資
將原福建同鄉會館改建為天后宮
占地3700多平方米
現存建筑面積1970平方米
融古代建筑、浮雕藝術于一身
其中,山門門坊的青石浮雕堪稱一絕
有“江南第一坊”之稱
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云南會澤縣天后宮
又名“會澤會館(福建會館)”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
是云南省曲靖市會澤會館建筑群之一
清雍正八年(1730),會澤庚戌之變
莆田籍將領林世杰參與平叛
因平叛有功受到朝廷嘉獎,后定居會澤
清乾隆元年(1736)籌資修建了天后宮
占地3000平方米,原為林氏家廟
此后,移民會澤的福建人
把這里作為聚會場所
天后宮也逐漸變成福建會館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
山西太谷天后圣母廟
位于山西省太谷縣山西農業大學
校園內的“崇圣樓"
此處原為太谷孟家花園的舊址
孟家在明清之際是太谷遠近聞名的鄉紳
當年為保孟家江淮商業水上運輸安全
孟家人修建了“天后圣母廟”
1909年,銘賢學校搬遷至此
天后圣母廟更名為“崇圣樓”
當時被稱為“銘賢十景”之一
2013年,包括崇圣樓在內的銘賢學校舊址
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4
寧波慶安會館
又稱"甬東天后宮"
位于浙江省寧波市三江口的東岸
是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
交匯處的重要文化遺產
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
落成于清咸豐三年(1853)
既是祭祀天后媽祖的殿堂
又是船商航工聚會議事的場所
是江南現存二處
融天后宮與會館于一體的古建筑群之一
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
貴州鎮遠天后宮
位于貴州省黔東南鎮遠縣古城內
于同治十二年至光緒二年
(1873-1876)
由清代鎮遠知縣、福建人林品南
率領福建籍商人捐資重建
于同治十二年(1873)
至光緒二年(1876)間重建
北靠石屏山,南臨舞陽河
不僅有山地建筑的風貌
也具有明顯的閩南建筑風格
是海洋文化深入苗嶺深山
規模最大、最險、最高的媽祖廟
2019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6
山東煙臺天后行宮
又稱“山東煙臺福建會館”
現為煙臺市民俗博物館
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
始建于清光緒十年(1884)
由福建船幫商賈集資修建
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為兩進院落
有門廳、戲臺、山門、大殿等
時稱“魯東第一工程”
是北方罕見的福建風格古建筑群
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媽祖傳天下
越傳越廣,越傳越好
16座國保級媽祖廟
是媽祖傳天下的縮影
是媽祖文化與海絲文化、民族文化
大運河文化、鄭和文化
等多元文化交織共存共榮的見證
凸顯了中華文明強大的
包容性、認同感、凝聚力
來源|中共莆田市委宣傳部
原標題:《媽祖傳天下,看16座國保媽祖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