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何小鵬:5C跟6C的充電速度會停留相當長時間,這是非常穩定有質量的技術領域

針對汽車企業“卷”充電效率,3月23日,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2025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期間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我認為目前5C領域已經是一個非常好且適合電池充電速度的領域。5C大概在10分鐘左右能夠充到一個非常不錯的里程數據。再往上,對于社會電量的沖擊,即整個電網的沖擊,以及對車輛和安全都不友好。因此我判斷,5C跟6C的充電速度會停留相當長的時間,這是一個非常穩定、有規模、有質量的技術領域。”
何小鵬強調了規模量產對產業的意義,“從我的角度來看,我最關注的是能夠標準化規模量產,而不是關注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的用戶使用的體驗和場景。在AI汽車中,我們會涵蓋自動駕駛標配的所有配置,否則只有1%的用戶感受這種技術,是不夠好的,我認為100%用戶做到才能夠推動整個社會,包括充電效率、AI自動駕駛領域。”
對于中國汽車“卷智能”的趨勢,何小鵬回應說,這是一個順水推舟的過程,在過去的時間里,軟件定義汽車,汽車智能化在購買決策因素中可能只占了5%,而在未來可能將占據一半。
“這個轉變過程是剛剛起步,我認為在未來你會看到所有汽車公司的研發邏輯和變化,如果不自研是不可能的。”何小鵬認為,智能化潮流下,公司自研已經成為必選項。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美國的‘七姐妹’或者中國的龍頭科技公司,不可能讓別人研發、自己做集成。因此,我們需要在全自研的基礎上,才能將AI和智能做到全融合。汽車領域里的專業非常多,有數百項甚至數千項。如果要劃分得更細致,就需要用AI的能力將其中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技術融合,這就是我們現在討論的新的生產力,用科技創新引領。”何小鵬解釋說。
對于智能汽車的出海,何小鵬則直言,其中的挑戰非常多,“挑戰中最重要的是政策法規。歐洲與許多國家使用聯合國的汽車政策法規,其要求是:只要是沒有定義為‘可以使用’,就意味著‘不能使用’。這與正常法律是相反的邏輯。2026年聯合國關于自動駕駛證的相關法規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并且有望推出,未來將發揮其作用。”
此外,何小鵬提到,歐洲政府部門和消費者對智能駕駛的需求并不強烈,可能需要數年甚至十幾年的培養過程,不過可喜的是,中國將在明年進入L3級自動駕駛,這也將推動歐洲等地區加速介紹智能駕駛汽車。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自動駕駛軟件和硬件公司,有必要轉換邏輯,去考慮全球的自動駕駛研發和布局,“中國市場很大,全球市場更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