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龍華、南京雨花臺,兩地烈士陵園互贈桃梅緬懷革命先烈
時值清明前夕,滬寧兩地紅色場館攜手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3月22日,由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發起的“致敬英烈 薪火相傳”主題活動在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舉行。

3月22日,由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發起的“致敬英烈 薪火相傳”主題活動在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舉行。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 圖
作為見證中國革命歷程的重要地標,龍華與雨花臺在歷史時空中緊密相連。黨的初創和大革命時期,鄧中夏、郭綱琳等革命志士在龍華監獄經受嚴酷考驗,最終于雨花臺刑場慷慨就義,用生命鑄就了忠誠信仰的豐碑。
活動伊始,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副館長方國中與龍華烈士紀念館館長鄒強分別致辭,回顧兩地多年合作成果,展望未來創新方向。
為再現革命女杰郭綱琳的壯烈人生,雨花臺和龍陵兩地講解員共同宣講了英烈事跡報告《高飛的大雁》。1934年,郭綱琳因叛徒出賣在上海被捕,面對龍華監獄的酷刑威逼始終鐵骨錚錚,她寫下“我不愿造一點點罪惡在我的生命中”,并用針在磨成雞心的銅板上刻下“永是勇士”的抗爭印記。1937年7月,這位29歲的共產主義戰士在雨花臺刑場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慷慨赴義,從龍華牢獄到雨花臺刑場,是革命者用熱血貫通兩大精神地標的歷史見證。

承載龍華記憶的桃樹被栽種在雨花臺烈士紀念區。
現場,上海龍華烈士陵園與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完成苗木的互贈移栽,曾參與雨花臺烈士陵園建陵種樹的88歲戈春友在現場見證。承載著龍華革命記憶的桃樹被栽種在雨花臺烈士紀念區,而象征著雨花臺英烈風骨的梅樹也將在龍陵落地生根。作為革命精神傳承的象征,龍華的桃樹與雨花臺的梅樹將在兩地同步生長,見證紅色文化的生生不息。
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表示,未來,滬寧兩地將依托長三角紅色文化城市聯盟協同機制,持續深化合作,探索出跨區域紅色資源共建共享的創新范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