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年AWE,AI家電“再進化”

要么與AI一同進化,要么被AI邊緣化。
作者 | 張語格
編輯 | 趣解商業消費組
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裝修新家都頗為重視智能家居帶來的幸福感。95后獨居女生朵朵(化名)住進新家后,在一大堆“科技保姆”的幫助下家務量大大減少:“內衣褲是不用動手洗的,馬桶永遠是熱的,喝水是不用親自動手燒的……”
家電家居智能化發展多年,如今人們只要一句話就能讓家中大大小小的電器開工;不過,對于家電廠商而言,全屋智能的家居場景并不止于此。

圖源:小紅書截圖
3月20日,AWE2025(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在上海開幕。相比去年,今年AWE的AI、科技味道更加濃厚;本屆展會以“A科技、AI生活”為主題,展覽面積超過14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超千家。在展會現場,凡是與AI相關的產品和展區,都是人頭攢動。

圖源:趣解商業現場拍攝
正如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此前所言,“今年是海爾人工智能應用的元年,每個人都要全面擁抱人工智能。要么與人工智能同進化,要么被人工智能邊緣化。”人工智能顯著帶動了家電的交互水平,國內家電行業向智能化發展多年,當下是否真的要迎來“質變時刻”?
01.AI重構家電業
家電行業的AI競賽,今年春節后便有了新跡象。DeepSeek在春節爆火,海爾、海信、創維等家電廠商迅速行動,引入DeepSeek與自家大模型結合。
從AWE展現的新品來看,電視、空調等大家電的交互水平有明顯提升,尤其是模糊意圖、多意圖指令的理解。海信和TCL方面都表示,已經完成AI與電視的全面融合及深度應用,內置的智能體能根據用戶實際使用場景和意圖觸發與之匹配的服務,電視未來不僅是娛樂工具,還可以擔任家庭老師、健身教練等角色。
據“趣解商業”了解,海信依托“星海大模型+DeepSeek”技術底座,已經構建起AI空氣管家、AI美食管家和 AI 洗護管家三大智能體。例如,在出行和旅游場景中,海信AI電視可實現復雜任務的自主規劃,用戶只需要簡單描述出行或旅游的需求,海信AI智能體就可以聯動訂票、天氣、酒店、提醒、攻略建議、景點等工具,提供完整的場景服務。

圖源:趣解商業現場拍攝
海爾智家攜其最新AI高端科技、AI套系和AI生活體驗亮相,展區現場人氣爆棚。本次海爾展區內的家電產品,全面升級了最新的AI高端科技,不僅解決了用戶生活中的各種難題,還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與舒適。
例如全球首臺接入DeepSeek的海爾AI智慧保鮮冰箱,化身家庭專業膳食營養師,不僅能針對不同食材特點給出個性化保鮮方案,還更了解家人的飲食習慣,并能和家人自然交流“吃什么、怎么做”等;如海爾AI聰明風空調,搭載AI人感送風科技,能第一時間感知到人在哪里,只有風感輕拂絕不冷風直吹,還能風隨人動;“情緒超穩定”的海爾雙循環恒溫熱水器,行業首創AI雙循環恒溫科技,再不用擔心洗澡被冷水背刺,不管是剛開始洗還是中途關水再開,都一樣溫暖舒適……
值得一提的是,海爾智家表示,目前正在加速研發和布局家庭服務機器人業務,希望早日推進“無人家務”時代的到來。

圖源:微博
在AI驅動下,家電企業跨界破圈、家電機器人化在本次AWE有所展現。
在AWE開幕首日,追覓科技正式發布其空調、冰箱、洗衣機以及洗碗機、微蒸烤箱和煙灶等全品類智能家電產品,正式布局高端大家電市場,向全屋智能生態進發。
機器人是今年AWE的“新主角”。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Go2憑借4D激光雷達實現倒立行走與越障攀爬,其家庭服務版本可自主規劃清潔路徑;追覓則推出搭載仿生多關節機械手的掃地機器人,突破傳統清潔邊界,向“家務整理專家”。
據“趣解商業”了解,追覓此次發布了仿生多關節機械手技術,在具身智能大模型系統驅動下,掃地機可通過機械手抓取家庭雜物,實現家居環境中的智能整理和傳統盲區的清潔。

圖源:趣解商業現場拍攝
此前有體驗過的追覓機械臂掃地機的用戶表示,機械臂最大的好處是能清理一些手臂難伸進去的區域,沙發底和床底交給機械臂都非常方便,這次掃地機還可以自己換拖布了,操心的地方又少了一處。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執行理事長姜風認為,人工智能與家電正深度融合。DeepSeek激發了人工智能新浪潮,給家電升級提供了突破路徑,也為智能家電帶來新的發展契機。AWE2025將展示許多融入AI大模型的家電,AI成為推動產品創新、提升用戶體驗的重要驅動力。
02.“互聯互通”還有多遠?
AI家電前景無限,但當前仍有不少瓶頸需要克服。有行業人士認為,國內家電的智能化已經走了近10年,但仍未真正進入智能家居時代。
社媒平臺上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家智能馬桶、智能冰箱的語音助手,經常在半夜對著空曠無人的地方回答“我在”。而當真正進入工作模式后,看似智慧的AI功能也時常不達預期。有網友表示,自家洗衣機的AI智慧洗經常自動延長工作時間,一開始顯示50分鐘,洗完第一遍又跳成1小時24分鐘,選擇簡單的漂脫,實際耗時也比顯示時間長。
劉步塵認為,家電的智能化不止是解放雙手,而是要做到“無感”操作,這樣才算實現了智能化?!氨热缦匆聶C準確識別投遞衣物的臟污程度、重量;用戶走進房間,空調可以自動識別不同人的性別、年齡,根據平時用戶的使用習慣,分區域吹風。關注用戶體驗和需求,應該是家電企業放在第一位的,而不是為智能化而智能化?!?/p>
圖源:趣解商業現場拍攝
有企業已經注意到了這方面問題。AWE開幕前一天,3月19日,海爾智家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以“AI生活,智慧萬家”為主題的生態大會?,F場,海爾智家展示了智慧家庭10年布局的最新成果:通過發布“AI之眼”系列黑科技讓智慧家庭實現再升級,讓智能家電在“聽得懂”的基礎上又實現了“看得懂”,例如讓冰箱可以看清存的是什么、洗衣機看懂洗的材質是什么,烤箱可以根據食材調溫度。簡單來講,就是相當于給家電安上了像人一樣的“視覺神經中樞”,讓家電真正擁有了主動服務于人的能力,這也是行業向“無人家務”邁出的關鍵一步。

圖源:趣解商業現場拍攝
智能家電的發展歷程主要經歷了單品聯網、互聯互通、決策智能幾個階段,階段越高,家電能替代的家務勞動就越多;過去十年,家電智能化主要停留在單品,而非全生態鏈的互聯互通。
有從業者提到,家電的AI功能更進一步,應是給用戶帶來電器之外的附加體驗。劉步塵表示,比如用戶冰箱里有些食材用完后,冰箱可以識別到之后自動下單補貨,召喚生態鏈上的其他企業提供價格合適的產品;劉步塵認為,這對不同企業之間的協作有較高的要求,家電廠商目前也都在向這一方向努力,但是,建立起龐大的生態系統仍需很長一段時間。
每個企業都希望消費者盡可能多選用自家產品,打造品牌生態的護城河。只是,多數用戶通常不會只選用單一品牌的家電。不同企業的智能家居產品很難在數據和功能上聯動,有用戶手機上的各家智能家居APP幾乎占滿了一整個頁面。在此情況下,打造出一個平等開放的操作系統,對于用戶體驗和生態體系的建設變得至關重要。

圖源:小紅書截圖
目前來看,智能家電正進入“互聯互通”的發展階段。華為鴻蒙和小米的米家作為第三方平臺,已經免費向大部分品牌開放。梁振鵬提到,很多家電企業都會拿出所有或者一部分型號,去支持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叭A為在家電上主要做電視,其他大家電品類幾乎沒有,這也是為什么家電企業愿意接觸鴻蒙?!?/p>
未來的家庭生活中,家電將不僅是簡單的工具,而是會成為具備思考和操控能力的“智能管家”。這需要更大程度的數據互通和品牌共生,哪些企業能率先完善自己的生態,或是建立起開放且應用全面的操作平臺,或許就能在智能家居的AI時代,掌握新的主動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