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蘇戲劇亮出文化名片,昆劇錫劇京劇輪番在京上演
3月20日上午,“相約北京·樂享蘇韻”江蘇省演藝集團精品戲劇2025北京展演周新聞發布會在中央歌劇院舉行。會上宣布展演周將于3月21日至30日在京舉辦。其間,由江蘇省演藝集團出品的原創昆劇《詩宴·唐才子傳》、紅色經典錫劇《英雄兒女》、原創歌劇《桃花扇》和京劇《花甲知縣馮夢龍》四臺大戲將以“三天一臺戲”的節奏相繼上演。

原創昆劇《詩宴·唐才子傳》
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柯軍,黨委副書記季明剛,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莉攜江蘇省演藝集團京劇院、昆劇院、錫劇團、歌劇舞劇院負責同志及藝術家代表出席。
昆曲,是中國最古老的戲曲聲腔和劇種之一。它發源于江蘇,以其婉轉柔曼的唱腔、清麗悠遠的唱詞、細膩纏綿的表演,為眾多劇種的發展提供了養分,被譽為“百戲之祖”。
在此次展演周中率先亮相的便是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創排演出的原創昆劇《詩宴·唐才子傳》。該劇選取白居易、賈島、王維、杜甫、李白等唐代詩人的代表名篇及生平軼事入戲,以《唐才子傳》作者——元人辛文房串聯全劇,巧妙借“詩”還魂,將詩人們內心深處的“大我”意識、狂傲不羈的精神風貌與高揚的自由人格融于劇中,也是純粹古典、細膩婉約的南昆風度的集中展示。

紅色經典錫劇《英雄兒女》
而以吳儂軟語為底色的錫劇起源于江蘇無錫、常州一帶農村的蘇南民歌,代表作有《珍珠塔》《雙珠鳳》《玲瓏女》等,同樣也是江蘇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由江蘇省演藝集團錫劇團創排演出的紅色經典錫劇《英雄兒女》突破了錫劇擅長的民間生活、愛情故事框架,巧妙融合錫劇經典《雙推磨》唱段,全新演繹“向我開炮”的悲壯誓言。從江南情韻到家國情懷,《英雄兒女》實現了劇種的自我突破,更是地方戲與時代共振的生動實踐。昆劇和錫劇,江蘇這兩大代表性劇種將以獨特的美學姿態,在唱念做打舞間、于手眼身法步里,共述中華文化多元魅力。

歌劇《桃花扇》
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原創歌劇《桃花扇》和京劇《花甲知縣馮夢龍》實現了“守正”與“創新”的雙軌并行。前者不僅是對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傳統文化資源的深度挖掘,更是對清代傳奇劇本《桃花扇》的歌劇化創作。通過昆曲、評彈等江蘇地域音樂元素與交響的相融,以及舞美、服裝等手段,將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情趣完美融合,在西方藝術的載體上,完成了中國式審美的再創造。后者則以江蘇文學巨匠馮夢龍在福建壽寧任知縣時的治理事跡為背景,在保留京劇本體的基礎上,對唱腔、形體結構等進行了重新編排。劇目生動展現了馮夢龍清正廉潔的形象。

京劇《花甲知縣馮夢龍》
據悉,除四部大戲的演出外,展演周期間還將舉辦講座、研討會等活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