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華遺囑庫:過去4年上海有超3萬人訂遺囑,占全國的20%
3月21日,中華遺囑庫發布2024年度《中華遺囑庫白皮書》,首次披露了空巢、孤寡老人立遺囑的數據。隨著老齡化加速與家庭結構變遷,空巢、孤寡老人群體通過遺囑規劃財產的需求顯著上升,很多老人選擇將財產留給非法定繼承人。
白皮書顯示,上海作為全國遺囑規劃活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累計遺囑咨詢量已經突破10萬人次,呈現出“訂立量高、離異群體占比高、特殊需求集中度高”的鮮明特征。數據顯示,2021至2024年上海共有33483人訂立遺囑,占全國總量的20.09%,相當于每五份遺囑中就有一份來自上海。
空巢、孤寡老人方面,2024年上??粘怖先诉z囑登記量3213份,占全國13.27%;孤寡老人遺囑登記量461份,占比19.67%,兩類群體超九成集中于中心城區。
登記遺囑的60歲以上老年人中,空巢老人占60.28%
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遺囑登記總量為40176份,其中空巢老人占比高達60.28%,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成為主要集中地,這三地空巢老人遺囑登記量占比超77%。
在空巢老人遺囑登記量中,女性占比61.59%,遠超男性。33.38%的空巢老人立遺囑的主要原因為“簡化繼承手續”,而31.62%則為“避免家庭糾紛”。值得關注的是,11.59%選擇將財產留給孫輩等非法定繼承人,反映出傳統繼承模式的突破。

空巢老人遺囑數據 中華遺囑庫供圖
數據同時顯示,在2024年老年人遺囑登記總量中,孤寡老人立遺囑占比5.83%,人群同樣集中于北京、上海、廣東三地(占比近85%)。71.59%的孤寡老人立遺囑的主要原因是“財產留給非法定繼承人”,10.38%則為“簡化手續”,另有9.78%選擇捐贈公益機構,體現對非親緣關系和社會公益的深度關切。
上海地區遺囑規劃呈現“三高”特征
白皮書顯示,上海作為全國遺囑規劃活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累計遺囑咨詢量已經突破10萬人次。在老齡化加速與家庭結構變遷背景下,上海地區遺囑呈現出“訂立量高、離異群體占比高、特殊需求集中度高”的鮮明特征。數據顯示,2021至2024年上海共有33483人訂立遺囑,占全國總量的20.09%,相當于每五份遺囑中就有一份來自上海。
離異人群遺囑量呈波動增長趨勢,經濟獨立催生“防風險”需求。2023年至2024年,上海離異人群遺囑登記量達2595人,占全國同類群體總量的28.28%。中華遺囑庫江浙滬區域負責人黃海波分析稱,經濟獨立性強、家庭關系復雜是核心動因。
空巢、孤寡老人方面,2024年上海空巢老人遺囑登記量3213份,占全國13.27%;孤寡老人遺囑登記量461份,占比19.67%,兩類群體超九成集中于中心城區。在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遺囑中,有33.38%的空巢老人立遺囑是為“簡化繼承手續”,31.62%則為“避免家庭糾紛”;有71.59%的孤寡老人立遺囑是為“財產留給非法定繼承人”,而10.38%則為“簡化手續”。
黃海波表示,上海地區遺囑規劃的“三高”特征,不僅是社會變遷的縮影,更是市民法律意識與家庭觀念進步的體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家庭結構的多樣化,遺囑已不再僅僅是財產分配的工具,更是家庭和諧、風險防范與社會協作的重要保障。未來,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法律服務的不斷完善,遺囑規劃將在更多家庭中發揮重要作用,為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貢獻力量。
六成遺囑指定遺產管理人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提出的遺產管理人制度,人們在立遺囑時開始指定遺囑管理人,并且遺囑規劃呈現從“家庭自治”向“專業托管”轉型趨勢。
截至2024年底,中華遺囑庫保管的遺囑中有28057份指定了遺產管理人,占比高達61.47%。其中,指定親友為遺產管理人的仍為主流,占比為84.29%;但指定他人或機構為遺產管理人的比例較2023年度增長了2.91%,占比達到了15.71%。數據表明,立遺囑人在財產傳承中既依賴傳統人際關系信任,也逐步接納專業化分工。

遺產管理人服務數據變化 中華遺囑庫供圖
中華遺囑庫創辦人陳凱認為,遺產管理人指定的數量攀升,反映市民對制度的理解從“紙面條款”轉向“實際應用”。“即便是普通家庭,指定管理人也能避免繼承糾紛,降低親情損耗?!标悇P進一步表示,許多人誤以為“遺產管理人”是“富豪專屬”,實則工薪階層同樣受益。他呼吁加強基層普法,推動建立遺產管理人職業化體系,提升社會信任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