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能源轉型投資再創新高,去年中國投資額超過美國、歐盟、英國之和
研究機構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最新發布的《2025年能源轉型投資趨勢》年度報告顯示,全球低碳能源轉型投資在2024年增長11%,達到創紀錄的2.1萬億美元。電氣化交通、可再生能源和電網領域的增速尤為亮眼,投資額均在去年創下新高,儲能投資亦是如此。
不過,盡管能源轉型投資規模超越以往,但增速有所放緩,不及之前3年每年增長24%至29%的水平。
2024年,對電氣化交通的投資仍是投資主力,達7570億美元,其中包括對含燃料電池汽車在內的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電動兩輪和三輪車和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的投資。可再生能源投資達7280億美元,其中包括對陸上和海上風電、太陽能、生物燃料、生物質能和廢物處理、海洋、地熱和小型水電的投資。電網投資總計3900億美元,包括對輸配電線路、變電站設備和電網數字化的投資。
該報告揭示了不同清潔能源細分領域投資的差異性。可再生能源、儲能、電動車和電網等技術在2024年投資中占據絕大多數。 盡管受到政策決策、利率上升和消費者購買力預期放緩等因素干擾,上述領域吸引的投資仍高達1.93萬億美元,增長14.7%。
相比之下,對電氣化供熱、氫能、碳捕集與封存(CCS)、核能、清潔工業和清潔航運等技術的投資僅1550億美元,總體同比下降23%。 阻礙上述領域投資的因素包括可負擔性、技術成熟度和商業擴展性。
投資規模最大的市場是中國內地,投資總額達8180億美元,比2023年增長20%。中國的投資增長相當于全球全年增長總額的2/3,中國市場在報告所涉及的所有行業領域均呈現強勁增長。
作為2023年主要增長動力的歐盟、美國和英國,在2024年表現各異:美國投資增長停滯,達3380億美元,歐盟和英國則在下降,分別為3810億美元和653億美元。去年中國的投資總額超過了美國、歐盟和英國投資之和。
彭博新能源財經認為,如果要依據《巴黎協定》規定在2050年前實現全球凈零排放,2025年到2030年間全球能源轉型的年均投資需達到5.6萬億美元。這意味著,當前的投資水平僅為實現該目標所需水平的37%。各地區、各技術領域“投資缺口”各有不同,中國最接近目標水平,其次是德國和英國。
除了對低碳能源轉型投資現狀的分析,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報告還分析了清潔能源供應鏈的投資情況,包括與能源技術相關的設備工廠和電池金屬生產。 2024年,該領域投資略有下降,至1400億美元,但2025年料將增至1640億美元。去年,供應鏈投資總額中有大約60%投向了電池,原因是建造電池工廠尤其需要大量資本投入。
《2025年能源轉型投資趨勢》報告同時分析了氣候技術股權融資和能源轉型相關債券發行的情況。
2024年,氣候技術公司通過私募和公開市場總共募集資金507億美元,同比下降40%,已是連續第三年下降。融資最活躍的企業為清潔電力和交通企業,總計融資318億美元。美國的股權融資規模最大,新發行總計達179億美元。中國降至第二位,為90億美元。
2024年能源轉型發債總計1萬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3%。其中公司債占比最大,受全球降息推動,增長5%。盡管實現了上述增長,項目債規模卻有所下降,政府能源轉型債務水平同比持平。 與其他領域情況類似,美國和中國內地也是能源轉型債賽場的領跑者,兩者的債務發售均實現增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