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一周文化講座|重生之我的同事是卡夫卡

天地無用/整理
2025-03-21 11:05
來源:澎湃新聞
? 翻書黨 >
字號

北京|那些跋涉在異域族群當中的先行者們——“時光·曠野叢書”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21日(周五)14:00-16:00

地點: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燕東園北小街3號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報告廳

嘉賓:朱靖江(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許秋漢(《博物》雜志主編)、德戈金夫(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講師)

“時光·曠野叢書”為中央民族大學影視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朱靖江教授主編的一套叢書。本叢書以博物學為關注范疇,以探險為敘事線索,圖文并茂地呈現一百多年以來包括中國在內世界自然與人文知識譜系不斷建構的歷程,致敬那些跋涉在叢林山地或生活于異域族群當中的先行者們。3月21日下午,我們邀請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人類學博士生導師朱靖江,與《博物》雜志主編許秋漢、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講師德戈金夫,一起分享這套博物學叢書。

北京|從湘軍到北洋:晚清近代化的困局——譚伯牛《天京之圍》圖書分享會

時間:3月22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海淀區羊坊店街道吳家場路31號壹等書房

主講人:譚伯牛(近代史學者、作家)

湘軍和太平天國是晚清大變局中的兩個重要角色,二者的對抗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向。譚伯牛的《天京之圍》從湘軍崛起的視角觀察晚清大變局,圍繞湘軍與太平軍之間的數次戰斗來布局謀篇,清晰勾勒了湘軍從組建到攻克南京的發展過程,深刻分析了湘軍與太平軍攻與防的得失,深入解讀了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李續賓等晚清軍政名人在大變局中的選擇與行動,是一部翔實的湘軍崛起史,也是一部晚清軍政史。3月22日下午,壹等書房,近代史學者、作家譚伯牛圖書《天京之圍》分享會,歡迎現場參加。

北京|《一個人吃飯,也要好好吃》新書發布會

時間:3月22日(周六)14:00-15:30

地點:西城區西長安街17號北京圖書大廈一層共享空間

主講人:張佳瑋(自由撰稿人)

《一個人吃飯,也要好好吃》不只是一本談吃的書,更是寫給都市獨行者的生活情書。當“一個人吃飯”成為都市青年的常態,我們該如何把孤獨嚼出甜味?當作家筆尖的油墨香撞上胡同磚瓦的煙火氣,會發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3月22日,作家張佳瑋攜新書《一個人吃飯,也要好好吃》做客北京圖書大廈,教你用一碗飯對抗全世界的內耗。

北京|穿越歷史·遇見宗師——《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新書讀者見面會

時間:3月22日(周六)15:00-17:00

地點:西城區西四南大街26號紅樓公共藏書樓(共享書店)

嘉賓:楊雨(中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谷曙光(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彭敏(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冠軍)

2023年,央視綜合頻道推出大型文化綜藝節目《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202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重磅推出央視獨家授權同名圖書。3月22日,我們將邀請古典文學專家楊雨、谷曙光和彭敏作為嘉賓,與線上線下的讀者朋友共赴這場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探討八位文學宗師是如何煉成的,他們的作品和為人處事對當下社會有著怎樣深遠的影響。

北京|從新東方主義到神話美學:多元宇宙-服裝設計的想象力——《封神:東方美學筆記》新書發布會

時間:3月22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海淀區復興路69號五棵松萬達廣場二層方所·中庭活動區

嘉賓:葉錦添(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師和視覺藝術家)、劉悅笛(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美學室研究員)、李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3月22日下午,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服裝設計獎”、華人藝術家葉錦添,將攜新書《封神:東方美學筆記》,與“生活美學”倡導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美學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悅笛,著名服裝設計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薇一起,圍繞新書來暢談自己對新東方主義美學的思考,及共同探討藝術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北京|課本里的北京VS生活中的閱讀:百年北京文學中的語文素養養成術

時間:3月22日(周六)19:00-21:00

地點:朝陽區北苑路98號院1號樓DT51三樓RENDEZ-VOUS

嘉賓:吳欣歆(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員)、張莉(評論家、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梁琦(北京市骨干教師、北京市第十一中學語文教研組長)

本次活動將圍繞“百年文學中的北京”叢書,邀請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吳欣歆,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百年文學中的北京”主編張莉,古典文學碩士、北京市骨干教師、北京市第十一中學語文教研組長梁琦做客DT51,開啟一場文學與教育的深度對話。本次活動中,教材專家、一線名師與叢書主編齊聚一堂,帶您走進百年北京文學的世界,解鎖閱讀與寫作的奧秘。

北京|海德格爾的黑筆記:哲學還有余地嗎?——夏可君新書《余讓與詭異》分享會

時間:3月23日(周日)15:00

地點:東城區和平里西街51號雍和宮壹中心B座一層雍和書庭

嘉賓:朱清華(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楊光(同濟大學哲學系教授)、夏可君(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余讓與詭異》為知名哲學家夏可君過去20年來學術與思想的結晶,體現出作者個人的哲學進路:從海德格爾的差異,到德里達的延異,再到作者的詭異,并融入了道家思想的現代轉換。3月23日下午,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朱清華、同濟大學哲學系教授楊光、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夏可君做客雍和書庭。歡迎讀者現場參與,與三位教授共度一個“哲學的下午”。

北京|當筷子成為魔法杖:一個人的餐桌也要有光

時間:3月23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海淀區復興路69號五棵松萬達廣場二層方所

嘉賓:張佳瑋(自由撰稿人)、李郁(讀書博主)

3月23日,作家張佳瑋攜新書《一個人吃飯,也要好好吃》做客方所北京店。從寫字樓快餐的生存哲學,到胡同屋檐下的治愈暗號;從深夜便利店關東煮的慰藉之道,到出差途中挖掘隱藏小館的偵探式快樂;從“被迫合群吃飯”的“社死”現場,到獨享烤串時不需顧忌吃相的松弛感——作家張佳瑋教你用便當盒寫詩,我們一起重新定義一個人吃飯的尊嚴與詩意。

上海|記憶的形狀,科學的拼圖——《音樂之錯》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21日(周五)19:00-21:00

地點: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馬慧元(管風琴演奏者、樂評人)、肖海鷗(藝文志工作室出版總監)、葉夢瑤(圖書編輯)

馬慧元曾學習鋼琴數年,后來轉向管風琴,是加拿大皇家管風琴家協會(RCCO)成員。但在看似感性的音樂演奏之外,她的工作其實是軟件開發。作為程序員的她習慣問“為什么”,而這一次,她把問題投向了音樂——為什么音樂能帶來情感共鳴?是什么生理構造讓音樂跨越國界?演奏或傾聽時,人的大腦究竟在經歷什么?在新書《音樂之錯》中,她從自己的音樂學習經驗出發,探索音樂與數學、物理、腦科學的關聯,回溯音叉的誕生、標準音高的爭議,甚至思考演奏時身體與大腦的配合機制。3月21日晚上,我們邀請馬慧元與同樣擁有藝術、醫學等跨學科背景的編輯肖海鷗、葉夢瑤一起聊聊她們與音樂的故事,分享在感性與理性之間的探索。

上海|互聯網、大數據與AI時代的文學批評——《時見疏星渡河漢》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22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王侃(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評論家)、木葉(詩人、批評家)、方巖(《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

我們正身處一個由數字技術和互聯網造就的萬物皆媒的環境,這個全新環境仍以瞬息萬變的驚人速度和無法估量的變革潛能,不斷推出其最新形態。互聯網、大數據和AI時代將帶來一次徹底的文學范式的轉型,文學史與文學批評將不只是翻開一個新篇章,而是要跨入一個新紀元……也許我們仍然有足夠的理由,否認人類寫作被取代的可能性,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人與技術的哲學關系將被重新審視,一種新的人本主義將可能成為AI時代的文學主題。

上海|于分析性空間中共探養育·治愈·教育之道——從安娜·弗洛伊德的遺澤談起

時間:3月22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7-03研討室

主講人:錢捷(復旦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

本次講座,錢捷老師將親述結緣精神分析的初心和專業發展之路,傾情呈現翻譯《閱讀安娜·弗洛伊德》成書過程背后的觸動與洞見;解析安娜如何融合理論與社會行動,促進精神分析走出診所,照亮萬千兒童的生命;鑒往知來,把自己作為方法,三位精神分析專家呈現多年踐行精神分析的經歷與際遇。于精神分析式空間中聆聽嘉賓漫談,具身體驗精神分析式的理解與治愈,為心理咨詢師、父母、個人成長者如何運用精神分析思維,在困境中找到破局之道,點燃一盞心燈。

上海|《哈姆雷特》:人是“萬物的靈長”還是“塵土的精華”?

時間:3月22日(周六)14: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談瀛洲(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

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氛圍,以及這個時期的所謂“地理大發現”,使得莎士比亞在眼界、題材、主題上都有了世界性。在他的劇本里面,體現了文藝復興晚期那一種高度現實主義的精神。他描畫了人性的兩面性。在劇本《哈姆雷特》里,他既把人稱為“萬物的靈長”,也把人稱為“塵土的精華”。那么,劇本中表現出的人性觀,究竟是什么呢?

上海|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時間:3月22日(周六)14:00-15:3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淮海路館3樓外文科技期刊閱覽室

嘉賓:劉瑛(研究館員)、鄧安慶(作家)、廣奈(圖書編輯)

3月22日下午,“讀道”上圖新書分享會將為大家帶來劉瑛的小說集《講白》。本書作者劉瑛、青年作家鄧安慶、編輯廣奈將在現場與讀者們一同細品這本充滿湖湘大地百年歷史風貌的佳作,帶領大家深入領略那片土地上流傳下來的古典鄉村風習與民俗,感受深藏在童年回憶中的偶然故事。每一段往事都在文字里綻放,仿佛在某個維度中,鄉音悠遠反復訴說,勾畫出一幅幅溫暖而動人的畫面。

上海|拿起筆,書寫女性的聲音——默音《她的生活》《筆的重量》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22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默音(作家、譯者)、劉欣玥(評論家、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師)

女性的聲音不容小覷,表達是勇敢做自己的第一步。《筆的重量》《她的生活》分別從“歷史上的女性創作者”和“生活中的普通女性”出發,展現了不同女性的生活。3月22日,默音將和青年評論家劉欣玥一起,聊聊那些打動我們,影響我們的女性創作者,以及女性寫作的力量。

上海|弗雷德里克·哈根詩歌朗讀交流會

時間:3月22日(周六)14:30

地點:黃浦區威海路48號5F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多媒體教室

主講人:弗雷德里克·哈根(詩人、作家、歷史學家)

“詩歌來到美術館”本期邀請的詩人弗雷德里克·哈根來自挪威,他也是一位年輕的作家和歷史學家。對于哈根來說,讀詩和寫詩都是理解世界的方式,他以深邃的筆觸探討了生死這一永恒命題。他的詩歌語言沉靜、憂傷,既富有哲思,又充滿力量,不僅展現了對人類命運的深刻思考,也引領讀者在詩意與現實交錯的邊界上沉思。

上海|思想的回響,文字的余溫——《淺讀巴金<隨想錄>》新書座談會

時間:3月22日(周六)16:00-17:30

地點:楊浦區政學路158號內鋪位B110號朵云書院·復旦管院店

嘉賓:金小安(作家)、張業松(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淺讀巴金<隨想錄>》是青年作家金小安對巴金《隨想錄》的解讀,深度呈現了巴金的思想與情感。本書沒有學術化的理論障礙,帶領普通讀者重新認識一位真實可親、孜孜不倦、嚴于律己、誠懇待人的作家巴金。3月22日,金小安與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業松將在朵云書院·復旦管院店,以深入淺出的解讀,帶領讀者走近巴金、理解巴金。

上海|異化與未來:文學中的人類困境

時間:3月22日(周六)19:00-20:30

地點: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3樓融書房

主講人:哥舒意(作家)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我們似乎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被技術異化的隱憂。文學,作為人類精神的鏡子,早已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困境,并通過文字為我們描繪出一個個令人深思的未來圖景。本次讀書分享會,我們有幸邀請到作家哥舒意老師,與大家一同探討“異化與未來:文學中的人類困境”。哥舒意老師將從經典文學作品中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到現代科幻小說中對未來世界的大膽設想,探討技術對人性的沖擊以及人類在未來的生存困境。

上海|世界太嚴肅,我想有趣點——《挺什么》新書分享

時間:3月22日(周六)19:00-21:00

地點: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趙挺(作家)、張定浩(評論家)、三三(作家)、廣奈(圖書編輯)

讀趙挺的小說,就像潛入海底看海綿寶寶與派大星的對話,呆傻又蠢萌,自由活潑,隨時準備闖禍。趙挺嫻熟地借用公路小說、黑色幽默、存在主義等小說藝術類型,或者順其道而用之,或者反其道而用之,將當代生活中的荒謬、無邏輯等盡情地予以解剖呈現。世界太嚴肅了,讓我們與趙挺一起出發,找點好玩的事做做吧。

上海|戰爭狂人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時間:3月23日(周日)10:00-12:00

地點: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

主講人:孟鐘捷(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在人類歷史上,戰爭的陰影之所以揮之不散,總是與一些戰爭狂人的存在密不可分。在“時勢與梟雄”之間的辯證思考中,如何遏制戰爭狂人的再現,應是愛好和平的人們始終面對的使命。3月23日上午,“上圖發布X東方看世界”系列活動第一期,主題圍繞“戰爭狂人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展開,特邀德國史和二戰史專家、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孟鐘捷,借其新書《極簡德國史》出版的契機,分享我國學者對于戰爭狂人希特勒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起源問題的最新思考。

上海|木乃伊、泰坦尼克號和圖坦卡蒙墓——《古埃及文明》新書講座

時間:3月23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

主講人:金壽福(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對埃及的狂熱一度席卷歐洲,其中還有一段趣史。在19世紀末之前,歐洲人甚至相信木乃伊可以入藥,于是一些商人甚至游客,便會從埃及收買木乃伊。1912年泰坦尼克號沉沒,倫敦謠言四起,其中之一便是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一具木乃伊跑到了船上。我們熟悉的推理作家柯南·道爾也加入了這場討論。木乃伊引發的恐慌,甚至比圖坦卡蒙墓的發現還要早十年。要如何探索未知,用什么方式和眼光去接觸另一段古老的歷史?3月23日,浦睿文化與上海圖書館將一起舉辦一場新書分享會,《古埃及文明》作者、《亡靈書》譯者、復旦大學歷史學系金壽福教授,將帶來一場關于古埃及文明的分享,為大家講述關于古埃及文明的種種傳言與事實,帶領讀者穿越迷霧,抵達歷史現場,觸碰古埃及人真實可感的日常生活。

上海|探秘武王墩,解碼楚國文化和中華文明

時間:3月23日(周日)14:00

地點: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52樓朵云書院

嘉賓:宮希成(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武王墩墓考古發掘隊領隊)、陳杰(上海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

《發現武王墩》是國內第一本揭秘武王墩墓考古發掘的書。書中匯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徐良高、武王墩墓考古發掘隊領隊宮希成等多位武王墩墓的一線考古專家,帶領我們走進武王墩墓的考古發掘現場,從歷史、出土文物、文化等多個角度,注解“何為雄楚”,讀懂武王墩墓蘊含的豐富歷史信息,用一手資料再現遙遠而燦爛的楚文化。3月23日,“東方讀書會”將邀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武王墩墓考古發掘隊領隊宮希成,上海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陳杰作為嘉賓空降朵云書院·旗艦店,與現場讀者探秘武王墩,解碼楚國文化和中華文明!

上海|法語的多元世界——“非洲法語文學譯叢”新書發布會

時間:3月23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劉成富(南京大學文科二級教授)、袁筱一(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法語系教授)、施雪瑩(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準聘副教授)

“非洲法語文學譯叢”通過六冊作品,繪制非洲法語文學的地圖,呈現這幅文學地圖在世界文學中的位置,也是首次成體系地介紹非洲法語文學作品。3月23日在上生新所蔦屋書店,我們將舉辦“非洲法語文學譯叢”新書發布會。活動匯聚了法語文學界的專家劉成富、袁筱一和施雪瑩,邀請大家共同領略20世紀20年代至今在亞撒哈拉沙漠地區、加勒比海法語區、北非三國(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的法語文學魅力。

上海|一條狗的城市夢:《狗狗都市觀》讀者分享會

時間:3月23日(周日)14:00-15:30

地點:閔行區蘭坪路158號大零號灣圖書館四樓報告廳

嘉賓:鄒賾韜(科普作家、上海大學歷史系博士生)、林青青(社科譯者)

3月23日,是第19個“國際小狗日”。伴隨著現代城市文明的進展,狗狗已然成為都市生活必不可少的情感伴侶、得力助手。而與此同時,數千年來威脅著人類健康的狂犬病問題,依舊為許多城市的人犬關系帶來困擾。本次讀書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鄒賾韜、上海理工大學翻譯專業碩士林青青,將攜新書《狗狗都市觀:犬與人類如何共同打造現代紐約、倫敦和巴黎》來到大零號灣圖書館,帶來“一條狗的城市夢”主題講座,與讀者共敘“大城”與“小狗”的歷史淵源、現實糾葛、理想未來。

上海|《美哉漢字》讀者見面會

時間:3月23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研討室7-03

嘉賓:王靜艷(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字體工作室主任、副教授)、丘新巧(上海師范大學書法系主任、教授)、杜欽(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副教授)

2021年全國政協委員疾呼“杜絕江湖字體入字庫”引發業界震蕩,2022年中國出版協會成立文字規范化委員會,一系列政策動向折射出文化傳承的深層焦慮。而在另一側,年輕設計師高呼“甲方要炸街,書法家太文縐縐”的呼聲,亦暴露出藝術表達與商業需求之間存在的矛盾。這場關于漢字審美的論戰,已超越單純的藝術范疇,成為關乎文化基因存續的公共議題。3月23日下午,《美哉漢字》主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字體工作室主任王靜艷,上海師范大學書法系主任丘新巧,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副教授杜欽,將到現場與你一起共同探討:數字時代的漢字審美,究竟該何去何從?

重慶|在AI時代做一個理想讀者

時間:3月22日(周六)9:30-11:30

地點:渝中區人民路173號重慶市人民大禮堂

主講人:李敬澤(文學評論家)

3月22日,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文學評論家、作家李敬澤將帶著自己的作品《空山橫》《跑步集》《會飲記》《青鳥故事集》等來到重慶,與讀者一起探討在AI時代如何做一個理想的讀者。

南京|科巷里的《南京味道》

時間:3月22日(周六)15:00-17:00

地點:玄武區北京東路37-5號南京世界文學客廳

嘉賓:余斌(作家、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陳衛新(建筑設計師、南京大學文學院文學與城市空間研究中心主任)等

初春,譯林出版社推出了《南京味道》。在書中,作者余斌以文學考古的方式,寫下一位南京“饞人”的飲食札記。3月22日下午,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余斌,著名建筑設計師陳衛新,行走課堂@老羊老師,旗袍女神@筱凡老師,城市文化守望者@百味金陵,光的芬芳咖啡館、門西茶館主理人@咖啡館的方圓八百米……豪華嘉賓陣容驚喜亮相,帶讀者識春菜、嘗春鮮,談食物背后的故事。

杭州|不是意大利人,也不是中國人——亞歷《我用中文做了場夢》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21日(周五)19:30

地點:西湖區北山街32號西側保俶塔前山路8號純真年代書吧

主講人:亞歷(自由撰稿人)

身為90后的意大利人亞歷,從零開始學中文,在《我用中文做了場夢》一書中,他摒棄宏觀視角,用真誠中帶著冷幽默的記錄,描繪了自己在中國各地的生活,與不同人交流的經歷,試圖呈現一個外國人和中國這片土地的復雜相處,呈現中國近年的飛速發展變化。3月21日,我們邀請亞歷做客純真年代,以他的冷靜幽默、獨特視角和我們聊聊他用中文做的這場夢。

杭州|AI時代詩歌的剝離和重啟——方閑海《社交恐懼癥》新書首發暨“年代詩叢·第三輯”分享會

時間:3月22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B區單向空間1F

嘉賓:韓東(詩人、作家)、方閑海(詩人、小說家、藝術家)、毛焰(藝術家)、馬鈴薯兄弟(詩人、圖書策劃人)

時隔二十余年,“年代詩叢”品牌重啟,重磅推出第三輯,收錄旋覆、敘靈、豎、唯零、方閑海、李萬峰、朱慶和七位詩人的作品。本輯收入的詩人之一方閑海,是中國第一代網絡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前衛的藝術家。他探求詩歌觀念的突破,以充滿藝術的調性與強烈的先鋒性寫下了新書《社交恐懼癥》。3月22日,“年代詩叢”主編、詩人韓東,詩人、藝術家、作家方閑海,詩人、藝術家毛焰,詩人、圖書策劃人馬鈴薯兄弟,以及“年代詩叢·第三輯”責編孫楚楚,將一同做客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從《社交恐懼癥》出發,嘉賓們將談談在興起“AI熱”的今天,回溯詩歌品牌的初衷,以及“重啟”背后的意義,與讀者一起聆聽來自詩歌現場與未來的聲音。

杭州|你愿意活出什么樣的世界——《十三邀Ⅱ:行動即答案》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22日(周六)19:00-21:00

地點:余杭區良渚文化村玉鳥流蘇苑1-101-1單向空間

嘉賓:許知遠(作家、單向空間創始人)、朱建(媒體人)

《十三邀Ⅱ:行動即答案》(全五冊)收錄了“十三邀”第五季至第七季的采訪,比起最終呈現的節目,書稿的文本更為豐富厚實,節目限于時長,有些部分不得不舍棄,書則盡力保留。3月22日,許知遠將攜《十三邀Ⅱ:行動即答案》來到單向空間良渚大谷倉店,與前資深媒體人朱建一起對談,分享這八年來對世界、對自我的新的認識。

杭州|查阜西先生的生平與貢獻

時間:3月22日(周六)19:00-21:00

地點:上城區南山路210號南山書屋

主講人:嚴曉星(中國琴會常務理事、蘇州城市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查阜西先生的一生,與中國現代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他的琴學活動,堪稱中國現代琴史的主軸;他的琴學成就,是現代琴學成就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作為“傳統琴學的總結者,現代琴學的奠基者”,其人生經歷影響了他的演奏藝術、古琴活動與學術研究,甚至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挽救古琴藝術于危亡,為后人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回顧、總結他的一生,有助于加深我們對二十世紀古琴史的認識。

杭州|重生之我的同事是卡夫卡——《我的確接近于孤獨》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23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B區單向空間1F

嘉賓:渡邊(文學編輯、讀書博主)、伊夏(讀書博主、播客主播)、三壽(UP主)

弗蘭茨·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描繪了現代人在現實中孤獨、困惑、壓抑的處境,后來甚至催生出“卡夫卡式”一詞。卡夫卡自1910年開始寫日記,到1923年為止,這也是他一生中創作最豐沛的時期。相較于他的小說,他在日記中表現得更為坦誠、自由,讓我們得以一窺他獨特、豐富的內心世界。新書《我的確接近于孤獨:卡夫卡日記 1910-1913》收錄了這一階段卡夫卡的生活、靈感、殘稿,以及他的疲弱和孤獨。3月23日,我們邀請了文學編輯、讀書博主渡邊,播客主播、書評人伊夏,還有B站UP主情節嚴重社,做客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共談《我的確接近于孤獨》,大開腦洞暢想與卡夫卡當同事的打工生活,聊一聊他們眼中的卡夫卡,從字里行間尋找那些未經破譯的思想支流。

杭州|自我的映像——從晚明文人張岱說起

時間:3月23日(周日)14:30-16:00

地點:余杭區余杭塘路1268號天空文化藝術中心3F大屋頂SPACE&銀鹽

主講人:黃鵬程(浙江大學文學院特聘副研究員)

文學中的自我書寫,向來是文人們觀照自身、回望人生的一種方式。從《史記·自序》到韓愈的《進學解》,從蘇軾的《自題金山畫像》到張岱的《自為墓志銘》,他們在字里行間刻畫自己的形象,既是對自身的審視,也是對歷史的投影。3月23日,來自浙江大學文學院的黃鵬程老師將帶我們從張岱出發,走進中國古代文人自我書寫的世界,回望那些在字里行間塑造自我的靈魂,透視他們如何在生死之間,構筑屬于自己的映像。

杭州|“錢唐真合是吾鄉”:《陳寅恪四書》分享會

時間:3月23日(周日)15:00-17:00

地點:西湖區體育場路533號彌陀寺公園內曉風·明遠BOOK

嘉賓:張求會(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教授)、劉克敵(杭州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

1953年,端午節后不久,棲身嶺南的陳寅恪在一首唱和友人朱師轍的詩中,表達了移家杭州的心愿:“粵濕燕寒俱所畏,錢唐真合是吾鄉。”然而就在兩年前,西湖邊的陳三立墓剛經歷一場遷墳風波,有心無力的陳寅恪既驚駭又悲痛:“豈意青山葬未安。”陳寅恪目雖盲,心卻明。1953年隨后的詩作,仍有“不知何處覓家鄉”的迷茫,更多“青山埋骨愿猶虛”的預感。一語成讖,錢唐最終成了陳寅恪永遠的夢鄉。3月23日下午,張求會教授攜新書《陳寅恪四書》來到杭州,做客曉風書屋,和老朋友劉克敵教授一起,講述陳寅恪晚年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武漢|百年回望——從武昌藝專到老湖美的藝術基因解碼

時間:3月22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武昌區沙湖大道18號SKP購物中心四樓SKP RENDEZ-VOUS

嘉賓:謝躍(湖北美術學院教授、武漢設計工程學院陶藝館館長)、葉軍(湖北美術學院教授)、吳茜(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教務處處長、公共藝術學院常務副院長)、辛宇(湖北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師)

謝躍教授所著《推行美育:武藝舊影與老湖美》一書,從湖北美術學院的歷史沿革出發,結合自身學術研究,通過數十萬文字和近七百張珍貴的歷史照片,講述湖美如何在百年間形成獨特的藝術教育體系,如何在不同時期承擔起美育使命,為中國美術教育貢獻力量。3月22日,湖北美術學院教授謝躍,湖北美術學院教授葉軍,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教務處處長吳茜,湖北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師辛宇博士一同做客SKP,圍繞該書,回望百年,共同探討湖北美術學院的歷史沿革、藝術教育體系、代表性人物及未來發展。

西安|女皇武則天

時間:3月21日(周五)19:00-21:00

地點:蓮湖區星火路22號老城根G-park商業街區1F方所·書塔外

主講人:于賡哲(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3月21日晚,于賡哲教授將做客西安方所,以扎實的史料考據和現代視角,帶我們系統剖析武則天從后宮走向帝位、突破傳統性別與政治秩序的歷史邏輯。

西安|玫瑰與渡輪:加西亞·馬爾克斯《向坐著的人指控愛情》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22日(周六)15:00-17:00

地點:蓮湖區星火路22號老城根G-park商業街區1F方所·設計力實驗室

嘉賓:侯健(西安外國語大學歐洲學院西班牙語專業副教授)、光宇(戲劇教育導師)

《向坐著的人指控愛情》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百年孤獨》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出版的唯一一部戲劇作品,是與《霍亂時期的愛情》同時期完成的佳作。愛情變成了控訴的對象,在發人深省的追問中逐漸顯露其意義。3月22日下午,本書譯者侯健將做客西安方所,和讀者們一起聊一聊《向坐著的人指控愛情》《我們八月見》和加西亞·馬爾克斯文學世界中的愛情、女性、婚姻等主題。

西安|史料而非主義,中國婦女研究的開拓與精進——《史學的性別》新書分享會暨婦女文化博物館云看展

時間:3月23日(周日)15:00-17:00

地點:蓮湖區星火路22號老城根G-park商業街區1F方所·設計力實驗室

嘉賓:郭海文(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侯海英(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副編審)

《史學的性別》是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乾·坤”文史文獻集萃系列叢書中最新面世的一本書。這是李小江教授為8本性別研究相關書籍撰寫的書評合集,也是李小江老師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3月23日下午,西安方所邀請到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海文,本書策劃侯海英副編審,和讀者朋友們一起聊聊關于李小江、關于中國本土性別研究和婦女研究。

附:線上活動預告

寫詩,其實很簡單!——黃梵《日常的金字塔:寫詩入門十一階》首發直播

時間:3月21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抖音·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微信視頻號、小紅書·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嘉賓:黃梵(詩人、小說家、學者)、育邦(作家、《雨花》主編)、漢京(高校副教授、詩人)

一言不合就寫詩,到底為什么?寫詩有那么難嗎?應該如何開始?人工智能狂潮突襲,對寫詩又有哪些沖擊?詩人、小說家、學者黃梵,在高校教授創意寫作課程的十余年間,始終致力于破解這些創作迷思。視頻課《詩意的秘密:黃梵的詩歌課》,首次系統呈現了這套創作體系的核心框架。3月21日,世界詩歌日,與黃梵,作家、《雨花》主編育邦,高校副教授、青年詩人、線下詩歌課學員漢京相約19點,一同走進詩意的金字塔,拾級而上,從瑣碎的日常中發現詩意,用具體的方法保留、呈現瞬間的寫作沖動。

一只鶴闖入南方都市

時間:3月22日(周六)19:30-21:00

地點:大鯨出來了號微信視頻號

嘉賓:謝有順(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塞壬(散文家)、唐詩人(暨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溫文錦(小說家、編劇)等

近日,獲得第三屆鳳凰文學獎的長篇小說《鶴形的寓言》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推出。小說中,溫文錦虛構了“鶴工廠”和“鶴世界”這樣的裝置,“鶴”的隱喻,既是基于現實對未來的眺望,也是對工業文明下人類如何與自然共存,如何與同類建立深層情感聯系的深度反思。3月22日晚,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謝有順,散文家塞壬,評論家、廣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唐詩人,小說家、編劇溫文錦將圍繞創作展開對談。

    責任編輯:顧明
    圖片編輯:張穎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儋州市| 桂林市| 盐亭县| 武陟县| 陇西县| 彭泽县| 合作市| 虎林市| 通化县| 顺昌县| 定州市| 崇仁县| 乌苏市| 阜阳市| 大理市| 光山县| 陇南市| 连平县| 射阳县| 济南市| 盐山县| 广丰县| 内黄县| 苗栗市| 唐河县| 闽侯县| 岳阳市| 茌平县| 曲靖市| 许昌市| 固阳县| 泗阳县| 正阳县| 阿拉尔市| 隆林| 娄烦县| 永济市| 庐江县| 界首市| 高州市| 东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