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未被宮崎駿截獲的春日密電:北太湖的油菜花開了

文圖/應志剛
三月的風,攜著江南的軟語,拂過太湖的眉彎。
北太湖的煙波里,在細雨的間隙,醞釀著一場盛大的重逢。
千畝花田自稻香公園綿延至長洲苑,好似天公傾翻了一硯金粉,潑灑在黛瓦白墻之外,將人間煙火與自然野趣,織就成一卷未干的詩畫。
風過時,花枝輕顫,暗香浮動,恍惚間竟分不清是花影搖曳,還是歲月在低語。
若逢晴日,斜陽將花田染成琥珀色,太湖的漣漪也披上霞光。
遠處,幾頂帳篷零星散落,圍爐煮茶的青煙裊裊,與花海共醉。
年輕人騎著單車掠過湖堤,車輪碾碎的光影,恰似青春飛揚的注腳。
此間風物,既非陶潛筆下的桃花源,亦非宮崎駿筆下的童話,而是江南獨有的煙火與詩意交織的秘境。



花海盡頭,長洲苑的殘垣靜立如禪。
此處曾是吳王闔閭的游獵之地,朝夕池的潮汐聲里,藏著兩千年的刀光劍影。
而今,濕地公園的木棧道蜿蜒入水,白鷺翩躚處,古苑的滄桑已化作游人腳下的漣漪。
黃昏時,常有老者駐足于此,望著太湖的落日,嘆一句“滄海桑田”。
而孩童們追逐紙鳶,嬉笑著跑過浮橋,將歷史的回響拋向云端。



賞花人總愛循著香氣,踏入食味南河港的街巷。
青石板路旁,農家灶臺上蒸騰著春筍的鮮甜,河蝦在油鍋中迸出脆響,薺菜餛飩的餡兒裹著鄉野的清香。
老茶肆里,一壺碧螺春泡開了半日閑情,臨窗望去,花海與杯中的茶煙共舞,竟不知是景入畫,還是畫生景。



夜色浸染太湖時,悅季望湖酒店的燈火如星子跌落人間。
此處距湖水僅二十六步,推窗可見月涌江流,臥聽盡是潮聲絮語。
晨起,沿湖畔步道徐行,看朝陽從花海盡頭躍出,露水沾濕裙裾,方知“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意境,原是紅塵中最奢侈的饋贈。



御亭路的柳色新綠,金沙灘路的蘆葉輕搖,湖亭路的早櫻如雪。
轉角處,望亭燈塔孑然佇立,像一位沉默的守歲人,目送著每一場日升月落,每一季花開花謝。
終究,這片土地從未執著于留住過客。
它只是年復一年,以花為信,以湖為硯,寫下江南最本真的模樣——一半是農事稼穡的踏實,一半是詩酒風流的寫意。
若問江南何所有?且答:半畝花田,一湖煙雨,幾世浮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