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夜讀丨吹著柳笛迎新娘

春色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蔓延的?
說不清。仿佛只是一夕之間,桃花、杏花、櫻花、梨花,就趕著趟地綻放了。一團一團的好顏色,讓人眼花繚亂。“花紅柳綠”這個詞,就是為春天量身打造的。
說到柳,就不得不提唐代賀知章的名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么說來,柳樹才是春天的使者。當春風輕柔地拂過大地,為世間帶來春的訊息,柳樹便迫不及待地抽出新芽,宛如婀娜多姿的少女在微風中翩翩起舞,每一片新芽都飽含著活力與希望。
而在我的記憶中,用柳條兒制作的柳笛,才是吹響春天的號角。
制作柳笛,是一場與春天親密接觸的奇妙體驗。小時候,每逢春日,我和小伙伴們總會精心挑選一節粗細適中、表皮光滑的柳枝,小心翼翼地折下,輕輕地揉搓,待柳枝外皮漸漸松動,與里面的木質部分分離開來,再用手慢慢地一拔,完整的柳皮就取了下來。沒有皮的柳枝兒水靈靈的,細膩光滑,舌尖輕輕地舔一舔,有一絲絲的甜味兒。取下來的柳皮一端用小刀削平,再細心地刮去外皮,一個簡易又充滿童趣的柳笛就做成了。
將柳笛放在唇邊,輕輕地一吹,嘟嘟!那清脆悅耳的聲音,在春風里歡快地蕩漾。不同長短、粗細的柳笛,能吹出不同的音調:有的高亢嘹亮,如激昂的號角;有的低沉婉轉,好似微風拂過湖面般輕柔。我們常在一起比賽,看誰的柳笛吹得更響亮,更動聽。那此起彼伏的“嘟嘟——嗚嗚——哇哇——”聲,交織成一首歡樂的歌,響徹在村子的每個角落,也回蕩在我們無憂無慮的童年。
幾件有關吹柳笛的趣事,我現在還記憶猶新。一件是我和我哥哥的故事。小時候,我是哥哥的跟屁蟲,也是哥哥忠實的粉絲,總喜歡跟在他后面“哥哥、哥哥”地叫。在我眼里,他是最有本事的人,連他做的柳笛,我都認為是全村里吹得最亮的。
可有一次因為柳笛,我倆鬧了矛盾。起因是哥哥做了兩個柳笛,我們各一個,但我覺得哥哥的比我的好,于是要求交換。哥哥不愿意,我一氣之下就自己爬樹折柳,想自己做。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我從樹上摔下來,好在樹不高,但我的雙手還是被劃破了皮,我疼得哇哇大哭。后來父親知道了,拿柳枝打了哥哥。再后來哥哥折了好多柳枝,給我做了好多柳笛,還問我的手疼不疼了。
那時候的我還不能完全明白,其實哥哥只比我大三歲,他也還只是個孩子。
還有一次,我和幾個小伙伴正在村頭的一棵老柳樹下吹柳笛,恰巧來了一支迎親隊伍,吹鼓手們“咿咿呀呀”地吹著。我們一時興起,也加入吹鼓手的隊伍,鼓著腮幫子學著他們,有模有樣地吹柳笛,滑稽的樣子惹得圍觀的眾人哈哈大笑。我們的表演得到了主人家的賞識,給了我們喜糖。喜糖非常甜,現在想起來還覺得甜滋滋的。
春天來了,耳畔又響起柳笛聲,恍惚中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那時的我們,沒有電子游戲的誘惑,沒有繁重的學業壓力,有的只是與大自然親密相伴的快樂時光。
如今,歲月流轉,童年已經遠去,但柳笛聲依然深深烙印在腦海。每到春天,聽到柳笛的聲音,那些關于春天的美好回憶便如潮水般涌上心頭。柳笛聲聲,奏響的是春日的序章,是童年的歡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