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雁回時》:莊府狼人殺,狠人狠事狠相逢

插圖 | 鑒片工場 《雁回時》劇照
作者 | 龍偉平
以“歸來”為引,以“尋找”為徑,以“逆襲”為核,《雁回時》在首播的四集中就鋪開了一幅融合情感、懸疑與權謀的暗涌圖景,用套路破了許多古裝劇常見的套路。
故事的主線有兩條,主線是女主莊寒雁歸來尋求真相的事,副線是男主傅云夕查莊寒雁養父母慘死案,而這背后又涉及官場倒臺宦官義子案,順帶還和女主斗智斗勇。
作為整部戲的主角,莊寒雁可謂天崩開局,因出生時的“赤腳鬼”轉世謠言,被遺棄儋州,成長過程中又被虐待…

《雁回時》劇照
按照常規劇情,女主此刻一定是被神秘人救下。可此劇偏偏打破觀眾常規思維,鏡頭一轉,看似無害實則心狠的養父母全部被莊寒雁KO了。
這個情節僅用一秒就刻畫出莊寒雁外表柔弱、內心卻夠果斷的形象。身為一個被遺棄的人,她從小被虐待,受到各種不公,想要一根挽發的簪子都不得,但在緊要關頭,她卻毫不猶豫用那根孩稚時渴求的、跟母親一樣成為“貴女”象征的簪子,降伏了欺凌自己的人。
她不愿意逃走,反而決定逆流而上,去自己的出生地京城,去看看那些不顧人倫遺棄自己的人究竟是一副怎樣的面孔,并尋找事情的真相。
“女子本弱”,但“弱女子”三字在莊寒雁身上只是她的保護色。她孤身一人,千里尋親,在大雪紛飛中暈死在自家府門前。雖然順利進入莊府,醒來后想要認親,卻吃遍了各種閉門羹。在赤腳鬼的謠言下,眾人不僅嫌棄詛咒驅趕自己,甚至連下人都敢對自己蹬鼻子上臉……唯獨一個對自己好的姨娘,還是個笑面虎……如果說莊寒雁的開局是天崩,那么她回府后要應對的局面便更加可怖。

《雁回時》劇照
但是……前面就說了,劇情一直在用套路破套路。你以為莊寒雁會被虐得體無完膚,可她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魚要想藏好自己,就得先把水攪渾。”這是莊寒雁的想法,她必須先入劇,摸清這些人的底細,才好繼續下一步計劃。
畢竟在這樣一所深宅大院里,人心叵測,每個人都暗藏機鋒,隨時準備趁你虛弱時,撲上來啃咬兩口。她初來乍到,不得不用苦肉計完成這場大摸底行動。

《雁回時》劇照
最后結局也沒有讓莊寒雁白費氣力。她看到了虛張聲勢下的紙老虎本質,看到了“貴女”虛名下的幽怨癲狂,看到了和事佬外表下的弱懦無能,看到了父親斡旋在大院官場中的無可奈何....
正所謂狠人自有狠人磨,兩個狠人交鋒,比的就是誰更狠。作為與女主莊寒雁相對的副線,男主傅云夕同樣也是個狠角色,同時也是莊寒雁素未謀面的“姐夫”。
而這個所謂的“姐夫”,其實就是莊寒雁幼時定下的婚配對象,如果沒有赤腳鬼的謠言,最后嫁給他的應該是莊寒雁,而不是莊寒雁的大姐。
然而故事開始時,莊寒雁的大姐已經去世了,正是因為這中間的種種過往,為傅云夕和莊寒雁的糾纏埋下了伏筆。

《雁回時》劇照
身為另一個狠人代表,傅云夕開場便打破了觀眾對自己偉光正的形象,用非常手段“解決”了自己的叔叔。接著他立刻盯上了女主莊寒雁,發現她一路從儋州來京城的經歷里的各種謊言和漏洞。
作為大理寺少卿,傅云夕執著于尋找真相,所以他要揭穿莊寒雁的面具,開始調查莊寒雁養父母的死亡案件。很快他就從莊寒雁的話中找到了疑點,并且還從案發現場,帶回了一支莊寒雁丟棄的發簪.....

《雁回時》劇照
故事開局,在這場狼人殺里,莊寒雁的目標是既要為自己正名,還要在他人的敵意中保全自身,同時還要躲避傅云夕的試探和攻擊……過程可謂驚險刺激。
劇情敘事里這種“以惡制惡”的敘事,跳脫了苦情戲的窠臼,將女性的情感與行為合理性被更多人意識到。
劇中眾人形象也極為鮮明。主母阮惜文,癲狂背后的難以言狀的苦衷;周姨娘的偽善與算計,讓人想到笑里藏刀的寒意;而刺客柴靖與莊寒雁的“救贖線”,則暗藏惺惺相惜的張力。

《雁回時》劇照
這些角色共同編織出一張密不透風的權力之網,而莊寒雁的每一次破局,都向真相更近一步。
同時作為一部融合懸疑元素的作品,《雁回時》的敘事節奏也比較凌厲。首集即拋出儋州死亡之謎,第三集迅速揭曉莊寒雁的身份,而真相背后牽扯的因果鏈條。如:“柴靖的救命之恩、祖母遇刺的幕后黑手”,則層層遞進,令人屏息。
這種“快刀斬亂麻”的敘事策略,既避免注水之嫌,又通過密集的反轉強化戲劇張力。值得玩味的是,莊寒雁的行為并非全然正義,她有她的“不得不”以及苦衷。這種設定讓角色更具人性深度。既有酣暢淋漓的快意,亦有對人性與命運的深思。

《雁回時》劇照
此外,《雁回時》在制作上堪稱匠心獨運。中式庭院的置景以螺鈿屏風、雪夜回廊等元素構建出清冷幽深的宅院空間。空鏡中搖曳的竹林與氤氳的霧氣,既暗喻人物命運的飄搖,又賦予劇集詩畫般的意境。

《雁回時》劇照
劇中,“雁”的意象貫穿始終,從劇名到莊寒雁的名字,再到片頭群雁南飛的畫面,都隱喻著女主像候鳥一樣歷經儋州到京城的遷徙之苦,最終將巢穴奪回的逆襲之旅。
當莊寒雁在第四集洗刷“赤腳鬼”污名時,彈幕中飛過的“爽”字,何嘗不是當代觀眾對打破偏見、重掌命運主導權的集體共鳴?
莊寒雁的“雁回”之路,亦是一場向死而生的涅槃。這部劇的真正價值,不在于它是否完美,而在于它以逆襲歸來的鋒芒,劃開了人性暗夜里的一道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