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話|隔空指導家屬成功急救的120調度員:讓呼救者成為第一施救者
近日,一則120調度員“隔空”指導出生僅16天的嗆奶女嬰家屬進行急救的電話錄音感動了大量網友。

李如濤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這名120調度員是來自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福建省急救中心的李如濤。錄音中,接到報警后的李如濤迅速啟動MPDS系統(注:急救醫療優先分級調度系統),一邊以最快速度派出救護車,一邊通過電話,與慌亂的家屬保持密切溝通,有條不紊地評估孩子情況。
家屬在極度慌亂中回復:“孩子臉色都紫了,沒有呼吸了!”聽到回答,李如濤迅速安撫家屬情緒,同時清晰、果斷地指導對方進行急救。通話4分鐘左右,家屬激動地反饋:“孩子好像有反應了。”緊接著,電話那頭傳來嬰兒響亮的啼哭聲。李如濤再次評估孩子的狀況,確認氣道梗阻已經解除。最終,嬰兒成功脫離生命危險。
不少人為李如濤冷靜、專業的工作態度點贊。事后,家屬對李如濤專業的指導和及時的幫助表達了衷心感謝。
3月18日,李如濤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需要在急救醫生到達之前,第一時間給予呼救者最合適有效的指導。調度員要指導第一現場報警人成為施救者,緊急情況時要在電話中讓他們有信賴感,讓家屬冷靜下來,在大家的高度配合下,相信就會有好結果。
判斷嗆奶導致窒息,第一時間啟動優先分級
澎湃新聞:可以說一下當時的情況嗎?
李如濤:3月10日上午接近8時,我接到一名家屬的來電,應該是一位母親。當時電話里聽她特別著急,還帶有哭腔,我第一時間給予她安慰。采集完她的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之后,我們就馬上進行派車。
同時,我這邊的電話也沒有中斷,繼續采集患兒的相關信息,判斷其可能是因為嗆奶導致的窒息。我們第一時間啟動急救優先分級調度系統(MPDS系統),給予其第一時間的心肺復蘇指導。
澎湃新聞:什么是MPDS系統?
李如濤:是我們的一套指導系統,就是急救優先分級調度系統,我會根據電話里對方描述的病癥進行系統錄入,這個系統會根據錄入的信息進行評估,從而對緊急程度做很規范的調度。由于系統是聯網的,這個信息會第一時間同步到救護車上,救護車的人員也會第一時間收到。另外,急救優先分級調度系統是可以做到多線接聽的。
澎湃新聞:是怎么判斷孩子的窒息程度的?
李如濤:家長說孩子已經面色發紫,這說明孩子已經嚴重缺氧,甚至懷疑孩子沒有呼吸了。我們通過家長的描述以及對于其他關鍵問題的詢問,比如說意識狀況、呼吸狀況,判斷出其可能是嗆奶導致的窒息。
澎湃新聞:沒有呼吸跟微弱呼吸,處理方式是一樣的嗎?
李如濤:調度環境下對于無意識患者的應對方式是一樣的,患者只要發出怪聲、呼吸微弱、面色發青、發紫以及喘不上氣來,都屬于無效呼吸范疇,都是需要進行按壓的。
澎湃新聞:電話中您怎么給予家屬指導?
李如濤:首先,要先判斷孩子是否因嘔吐物而導致氣道堵塞,要先保證氣道清理干凈,以便我們后續操作。然后,我進行了胸外按壓的指導,在兩個乳頭連線的正中間位置進行按壓。接著就是指導人工呼吸,后仰是打開氣道的唯一方式,后仰之后氣道打開,氣體容易吹入。
澎湃新聞:孩子成功獲救后,家屬過來表示感謝了是嗎?
李如濤:是的,家屬把這個事情反饋到了12345,然后傳達給我們院辦。這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但還是有壓力的,其實自己覺得還是有不足的地方,還可以做得更好。
澎湃新聞:如果遇到孩子嗆奶這種情況的話,公眾要如何處理?
李如濤:我建議,家屬發現緊急情況立即撥打120,每個120的調度員,都很專業,家屬需要做到冷靜淡定,第一時間配合120的問詢工作,所有的信息提供都要嚴謹正確。高度的配合以及高效的執行力,我相信會有好的效果。
每日受理電話總量上千通,每月進行錄音復盤
澎湃新聞:您之前是學醫的嗎?
李如濤:對,是學醫的。我們所有的調度員都是有醫學相關背景的。
澎湃新聞:每天120受理的電話量大嗎?
李如濤:每天120受理的電話總量有1300通左右,其中急救事件170多例起。
澎湃新聞:一般接到這種緊急電話的時候,是怎么穩定住自己的情緒呢?
李如濤:首先,言語上要給對方以信賴感,讓對方覺得你這人可信,所以說就不能表現出慌亂,這是我們基本的素養。比如3月10日這起事件,其實內心已經萬馬奔騰,也絕不允許自己表露,這是獲得家屬信賴的必備。
澎湃新聞:調度員中有一種說法:讓呼救者成為第一施救者,這句話怎么理解?
李如濤:就是調度員要指導第一現場報警人成為施救者。真正的施救者應該是報警人或患者本人,也就是我們術語講的第一方呼叫者(患者)和第二方呼救者(在患者身邊的報警人),我們的職責是教他們自救與他救。
澎湃新聞:家屬打電話時,有什么溝通技巧可以把他們情緒穩住呢?
李如濤:適當的安慰是必須的,我們需要換位思考,遇到這種情況,沒有人不慌,甚至有家屬會報錯地址。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在進行地址采集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安撫了。至于技巧,沒有什么特別的套路,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因人而異,最主要還是要有耐心。
澎湃新聞:信息也是會反復進行確認的?
李如濤:對,更嚴謹點說有的信息是需要再次確認的,有的不需要。比如地址電話信息是可以再次確認的,慌亂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出錯,但是也不能多次的確認,避免浪費時間。
澎湃新聞:調度員日常接受哪些專業培訓?
李如濤:一般都是我們急救相關的一些專業知識培訓,我們平時都在做的。我們每個月都會開一次會,對錄音進行抽檢,拿出來大家一起聽,發現不足、查找不足,這樣才能做到及時更正。專業知識方面的話,我們上崗是需要調度員資格證的,每兩年需要認證一次,否則不能上崗。
澎湃新聞:調度員的工作內容是?
李如濤:及時受理急救電話,迅速派出救護車輛,并在急救醫生到達之前,第一時間給予呼救者最合適有效的指導。
澎湃新聞:怎么樣才算一個比較合格甚至是優秀的調度員呢?
李如濤:要有應變能力,還有基本的專業業務素養。不能出錯,對方告訴你的每個信息都不能錯,及時地派出救護車輛,不能延誤病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