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場丨 龐貝最后一日:VR感受維蘇威火山爆發瞬間
龐貝,是盛極一時的古羅馬第二大城市。在這片古希臘與古羅馬文明的交融之地,孕育了有關繁榮城市的遐想、浪漫的藝術、愛情與信仰,和生活安逸的人們。一切的轉折點就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爆發,讓這座城市瞬間隕滅,如流星一般,成為歷史長河中轉瞬即逝的光點。沉睡兩千年的古城,隨著考古學家的不斷發掘,龐貝的遺跡逐漸重見天日,向世人揭示了古羅馬的輝煌與滄桑。
以數字化手段再現龐貝古城的輝煌與隕滅,3月18日,“龐貝古城:最后一日”多元沉浸體驗展在京開幕,步入該展,觀眾得以第一人稱視角體驗維蘇威火山爆發的瞬間。

展覽現場
“龐貝古城·最后一日”由華人夢想與西班牙馬德里數字藝術中心聯合創作,原版歷經6個月的創意策展,總體創作周期長達18個月,共150名跨學科專家團隊協作完成。中國巡展于2024年引進,歷時4個月本地策展,以更注重敘事性的方式呈現一場神秘的古城探秘體驗。
展覽讓觀眾沉浸式步入這座象征著羅馬帝國新興力量的城市——龐貝,探索城市空間、生活方式、文化習俗、美味佳肴等,并以第一人稱視角體驗維蘇威火山爆發的瞬間。感受文物史料、城市公共空間、近千平方米全景光影沉浸、元宇宙(行進式VR)和虛擬現實(VR)體驗。
觀眾將成為古城探索者,以城市探索的旅程作為敘事脈絡。
詩人的低吟游蕩耳邊——“生于塵土,歸于塵土,精神永恒。”在資料室與珍寶室,跟隨考古史料與真實的文物展品解構龐貝的傳奇歷史:城市剪影長廊,展現了現代龐貝的斷壁殘垣;徜徉于古羅馬的露天劇場和花園,感受藝術為這座城市帶來的張力。
進入展覽之前的長廊上用照片和展墻文字的形式向觀眾介紹了龐貝這座古城的歷史與最早的城市居民們在龐貝古城中的日常生活。
龐貝坐落于維蘇威火山腳下海拔約30米的平原上,版圖沿著海岸線延展,與那不勒斯相距甚近,憑借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為了區域內的關鍵樞紐。孕育出了蓬勃發展的農業、狩獵業、漁業、畜牧業,以及葡萄種植業,在公元前6世紀,龐貝正式開啟城市化的進程,逐步發展為一個居住中心。

現在的龐貝照片
關于龐貝,首先值得一說的就是散落于城邦中的古羅馬的住宅。古羅馬住宅布局獨具匠心,宏偉的大型庭院宛如心臟,由中庭向四周派生出諸多房間,這些房間常常裝點著精美絕倫的神話場景,仿佛在歷史的長河中講述著眾神的傳說,彰顯著那個時代獨特的精神信仰。
庭院中央是露天的,每逢落雨,雨水便順著屋檐潺潺而下,匯聚于下方的蓄水池中。住宅同時配有一座花園,圓柱門廊環繞其間,為居者提供清涼幽靜的休憩之地。部分住宅內設有精巧的小型廚房,壁櫥錯落分布,家居用品一應俱全,通常附帶衛生間。

古羅馬住宅考古發掘的樣貌

古羅馬住宅的復原圖
在龐貝,居民的早餐頗為簡約,慣常是站著享用。新鮮出爐的面包上涂抹大蒜或鹽粒,佐以風味醇厚的奶酪、甜潤的蜂蜜,再搭配上時令的新鮮水果,簡單卻滋味十足。家中七歲以下的幼童,一般在父母或家庭教師的悉心教導下開啟求知之旅,逐步掌握閱讀、書寫、算術以及音樂等基礎知識,為日后的成長筑牢根基。七歲到十二歲,孩子們便步入學校,在更為系統的教育環境中繼續深造。

龐貝壁畫中所繪制的食物
日間的龐貝居民忙碌于家務勞動,大多由女子負責監管,確保諸事有序。待勞作完畢,夜幕降臨,男子回到家中,一家人圍坐共享晚餐,飯桌便成了社交與家庭生活的焦點,歡聲笑語回蕩其間,親情與友情在杯盞交錯中碰撞。

畫作中藝術表現的龐貝日常生活
龐貝熙熙攘攘的日常在公元79年戛然而止。
進入到第一個展陳單元,赫然出現的就是幾具玻璃鋼遺體模型組。當火山噴發過后,濕潤細密的火山灰如同一層緊密的裹尸布,當火山灰逐漸凝固,遇難者身體乃至骨骼的輪廓被永久地定格并封存起來。向遺體熔解后所留下的空腔內精準地注入石膏,就可以復刻龐貝居民在那場慘烈的火海中喪生的絕望情形。

展覽現場幾具玻璃鋼遺體模型組
這一部分也展陳了部分古羅馬文物遺存。

大理石雕像狄安娜軀干 公元1-2世紀

阿芙洛狄忒玩偶 公元1-2世紀

酒神面具(復制品)
接下來的三個單元是本次展覽中最重要的沉浸式展覽部分。塵封的歷史與現代科技的完美交融,生動地展現古城的輝煌與隕滅,詮釋細膩而酒脫的龐貝精神,并引發人們對于時間的深思。
龐貝人擁有天生的灑脫——“盡歡吧!未來不可知。”長達20分鐘的全景沉浸式數字敘事片,講述曾經的龐貝市民以自己的口吻述說維蘇威火山爆發的毀滅瞬間。
值得一提的是,羅馬作家小普林尼對龐貝古城的記載是研究該城毀滅過程的關鍵歷史文獻。他通過書信詳細描述了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的過程。他提到火山噴發初期出現“巨大的傘狀烏云”,隨后火山灰和浮石如暴雨般傾瀉,天空被遮蔽至“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狀態?。其記錄還包含老普林尼(其叔父)作為羅馬海軍指揮官試圖乘船救援龐貝居民的行動細節?。這些史料結合近些年的考古材料,成為本數字敘事片制作的基礎。

戴上VR眼鏡所見場景

戴上VR眼鏡所見

展覽現場
展覽有兩個VR單元,觀眾將遁入市井,更加深入當地的生活,戴上VR眼鏡,行進式探秘龐貝大家族的宅邸,并直觀看到其繁盛與覆滅瞬間的樣子,而后近距離觀看斗獸場的驚險,也將從水底和高空的角度感受到奇幻的體驗。

戴上VR眼鏡,行進式探秘龐貝古城
歷史事件帶來的感同身受的震撼與嘆惋。“生命有限,愛無邊界,瞬間亦永恒。”展覽的尾聲,呼吁觀眾珍惜當下,并敬畏永恒。
文化交流是增進國家和民族之間相互理解與友誼的重要橋梁。展覽開幕環節,西班牙駐華大使館政務參贊愛德華多·卡拉斯科先生表示,他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此次盛會,并對“龐貝古城:最后一日”亞洲首展在中國成功舉辦感到由衷的高興。他深情地回憶起與龐貝這座城市結下的深厚情緣,那里承載著他許多美好的記憶。他期待通過此次展覽,能夠再次重溫那些珍貴的往昔時光,并與更多人分享龐貝古城的獨特魅力。
華人文化集團副總裁蘇佳指出,這場展覽是希望通過先進的沉浸式技術、藝術表現手法、珍貴的歷史文物與文字資料,讓大家跨越千年,親歷那個文明高度繁榮卻又驟然停滯的瞬間。這是一次對當下與未來的思考,也是在探討文明與人類的堅韌。
談及策展初衷,西班牙馬德里數字藝術中心首席執行官兼制作人Jelle表示,通過展覽為觀眾打造一種兼具挑戰性、娛樂性、趣味性以及情感深度的獨特體驗是他們的核心追求。他們以一種數字化、互動性強且極具吸引力的方式,讓觀眾在學習和了解歷史的同時,也不忽視對歷史準確性的尊重。此次親眼見證項目在中國的完美呈現,令他深感欽佩和欣慰。
據策展人劉雨晴介紹,為了讓中國觀眾對龐貝城市和具體的公共空間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知,本次亞洲首展基于原版內容基礎上做了本地化創新設計,特別引入了露天劇場的場景營造,并還原了詩人之家的藝術花園,重現古羅馬時期的生活美學。同時,展覽融入了龐貝市民的角色設定,通過觀展引導與隨機互動的方式,為觀眾帶來更加沉浸的體驗。這種以故事化設計與表達構建的教育式娛樂空間,將為觀眾開啟一場獨特的文化探索之旅。
據悉,本次亞洲首展已正式對外展出,展期至2025年8月31日。展覽期間,華人夢想將攜手UCP恒通國際創新園通過精心策劃的系列分享會、工作坊等形式,更深入地挖掘古羅馬的豐富文化內涵,促進數字技術與文化藝術的融合創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