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來論|中國是歐洲穩定發展繁榮不可替代的借重力量
當今世界局勢變亂交織,有歐洲學者稱,歐洲正面臨1945年以來地緣政治環境最大變局。跨大西洋關系在政治安全、價值理念、經貿合作等方面遭受全方位沖擊。王毅外長在今年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呼吁歐洲重新定位中歐關系。無數事實證明,中國不僅是歐洲值得信賴的伙伴,更是歐洲可以借重的力量。
中國是歐洲維護國際秩序的借重力量。美國奉行叢林法則、霸凌他國、肆意毀約退群,“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成為空談。中國踐行全球安全倡議,探索中國特色熱點問題解決方案,和歐洲共同堅持多邊主義。面對烏克蘭危機,中國始終致力于止戰促和,明確支持歐洲在和談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面對全球治理失靈失效,中國維護聯合國的權威和核心地位,加強“全球南方”團結合作。中國堅持國際事務不應由少數國家壟斷,國家不分大小強弱,都是國際社會平等一員,致力于推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歐洲智庫歐亞中心榮譽主席稱,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穩定因素。《南華早報》評論稱,在美國拋棄多邊主義之際,中國堅定傳達穩定性和可預見性的積極信號,中國“基于共識”的做法與“美國優先”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是歐洲推動全球發展的借重力量。美國大搞“本國優先”,筑起“小院高墻”,向全世界揮舞關稅大棒。德國央行行長也坦陳,美對歐盟關稅可能導致今年德國經濟衰退。中國積極踐行全球發展倡議,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營造開放、包容、非歧視的國際合作環境,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2024年中國經濟實現5%的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在主要大國中“一枝獨秀”。2024年12月1日起,中國對所有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實行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帶動當月自相關國家進口增長18.1%。中國迄今已對32個歐洲國家單方面免簽。
中國是歐洲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借重力量。美國專注科技封鎖,通過炒作“數字威權”打壓中國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事實證明“小院高墻”擋不住創新思維,反而倒逼中國企業逆襲。Deepseek橫空出世,打破技術霸權圖謀,增強了歐洲業界自主發展的信心。法國總統馬克龍高度評價Deepseek低成本、高效能的AI發展模式,希望歐洲也能誕生類似創新。《金融時報》認為,中國初創企業已將AI技術交到全人類手中。中國電動汽車的崛起打破了特斯拉一家獨大局面。為推進綠色和數字轉型,歐洲多國正在大力吸引中國電動車企業投資設廠并分享先進技術,奔馳、寶馬、大眾等歐洲知名車企也在同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展深度合作。
中國是歐洲一體化發展的借重力量。昔日的美國拋出“新歐洲”“老歐洲”概念,分化歐盟。今天的美國嚴厲抨擊歐洲價值觀,公開站臺反歐盟政黨,干涉歐洲國家選舉,甚至宣稱歐盟成立就是為了“搞砸”美國。而中國始終支持歐洲一體化,這在所有大國中是獨一無二的。每次歐盟遭遇危機,中方都表示希望看到一個繁榮的歐洲、團結的歐盟、強大的歐元。中國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今年初,習近平主席在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通話時特別強調,中方始終認為歐洲是多極世界中的重要一極,支持歐洲一體化和歐盟戰略自主,中國對歐盟抱有信心。在世界劇烈變化之下,中歐迎來建交50周年。過去幾年,中歐關系經歷起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歐盟改變對華戰略認知,推出所謂“合作伙伴、經濟競爭者、制度性對手”三重定位。歐洲最新民調顯示,僅有22%的歐洲人繼續將美國看作“盟友”,而43%的歐洲人將中國視為“必要合作伙伴”。“三重定位”似乎已不合時宜,也不符合歐洲利益和歐洲民意。希望歐洲決策者和精英界能夠抓住中歐建交50周年契機,重塑對華認知,凝聚合作共識,超越理念分歧,和中國一道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