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路歌一路學,廖昌永率隊《長征組歌》走進長沙
“紅旗飄,軍號響。戰馬吼,歌聲亮。”3月17日晚,上海音樂學院新時代版《長征組歌》登臺長沙音樂廳,滬湘兩地音樂家、高校師生聯動,獻上一場音樂史詩。
3月18日上午,上音師生在院長廖昌永、黨委副書記徐衛的帶領下,走進具有紅色文化底蘊的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從《長征組歌》交響音樂會到湖南一師“行走的音樂思政課”,上音師生一路走、一路歌、一路學,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禮,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長征組歌》演出現場
“選擇長沙作為《長征組歌》演出重要一站,源于長沙與長征精神的深厚淵源,源于湖南是一座沒有圍墻的革命歷史博物館。”廖昌永希望,通過兩地音樂家聯袂、校地合作等,共同講好中國紅色音樂故事。
“長沙是一座紅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長征中的很多故事發生在湖南。”指揮家張國勇說,巡演可以讓學校知道社會需要什么樣的藝術作品,同時,學校可以把教學成果反哺社會,踐行高校的社會美育責任。

《長征組歌》演出現場
《長征組歌》描摹了中央紅軍從江西到陜北的長征之路,曲調上博采眾長,選用多個地方的民族民間曲調。
現場,張國勇執棒長沙交響樂團,上音師生牽手湖南青年歌唱家仇韜兀、賀繼等,共同演出。上音合唱團、湖南師范大學天籟合唱團組成二百余人的合唱和聲陣容,湖南教育電視臺播音員儲聞、姝然擔綱音樂會篇章誦讀和主持。
廖昌永領銜主演。在《過雪山草地》中,他的歌聲如寒風中的篝火,傳遞了紅軍“千錘百煉不怕難”的鋼鐵意志,又暗含對戰友犧牲的悲憫。
“《報喜》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鼓舞了我,也讓年輕人領悟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在《報喜》中,上音聲歌系教授李秀英用歌聲,謳歌了紅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甘孜城的壯舉。
“《長征組歌》沒有華麗的復雜的節奏、技術,但穿越了時空,那些激動人心的場景,一幕幕似在眼前放電影。”上音民樂系青年教師劉雯雯說。

《長征組歌》演出現場
1965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30周年,大型聲樂套曲《長征組歌》在北京首演。2025年,《長征組歌》首演60周年之際,上音將新時代版《長征組歌》送到長沙,聯動兩地大學生一起唱響“青春之歌”。
彩排時,廖昌永為滬湘兩地師生舉辦了大師課,剖析了作品的思想、文化內涵,從聲樂專業角度解析《長征組歌》中的困難片段,“教育不再是單打獨斗,需要凝聚共識——就像合唱,不同聲部和諧共鳴才能成就經典。”

參觀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城南書院校區)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是毛澤東思想的萌芽地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源地之一。
1950年,毛澤東在為一師題寫校訓時,寫下了“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勉勵師生銘記向人民學習、為人民服務的立場。
上音師生一行實地參觀了大禮堂、第八班教室、第八班寢室和水井等紅色地標,感悟先輩們的愛國精神、革命情懷。

“行走的音樂思政課”
在“行走的音樂思政課”環節,上音學報《音樂藝術》副主編李詩原帶來《長征組歌》六十年主題講座,聚焦《長征組歌》的創作、首演、復排和傳播,為在場師生做了生動講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