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孫環波已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助理教授、博導,本科畢業于民辦高校
3月17日,北京大學工學院微信公眾號發文歡迎工學院助理教授孫環波入職。
據學院方面介紹,孫環波,北京大學工學院先進制造與機器人系研究員、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目前是觸覺感知實驗室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為觸覺感知技術。

孫環波
孫環波曾在耶魯大學從事材料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之前于德國馬克思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獲得計算機博士學位,更早前分別在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獲得醫療器械碩士學位(2016)、在東南大學成賢學院獲得機電一體化學士學位(2013)。他的研究興趣在于理解生物的觸覺傳感機制(觸覺感知理論)并創造先進的觸覺傳感技術,為機器人提供更好的觸覺(觸覺傳感器),并為人類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可穿戴體感設備)。
其中,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創辦于1998年,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確認為獨立學院,屬于民辦普通高等學校,現設有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制藥與化學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基礎部等7個院(部)。
孫環波在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就讀期間曾引發關注。《江南時報》2013年一篇報道提到,16節關節串連起一米多長的身體,沒有輪子,卻可以扭動“身體”,向前乃至橫向“爬行”,這就是東南大學成賢學院的學生歷時兩年發明的蛇形機器人。遇到障礙時,它不會避開,而是直接攀越障礙物,利用“蛇頭”上裝的探測器和攝像頭,就可用于探測和搜查。
項目負責人、機械工程系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孫環波解釋,和壁虎機器人一樣,蛇形機器人也是仿生機器人的一種,是和蛇高度仿真的機器人。在制作機器人前,學生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觀察研究了大量的視頻,從而了解蛇的運動習性和原理。
報道稱,蛇形機器人的研制從設計到組裝全部由學生自主完成。東南大學機械學院副教授楊垿介紹,“大多數機器人遇到障礙物都會避開,但蛇形機器人卻可以越過障礙物,根據地形地貌的變化,自動改變身體形態,在一些惡劣而復雜的地理環境中尤為實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