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1萬億元,社融增加2.23萬億元

3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14萬億元。前兩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9.2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32萬億元。
具體到2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1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加2.23萬億元。
數據顯示,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20.52萬億元,同比增長7%,與1月末持平。狹義貨幣(M1)余額109.44萬億元,同比增長0.1%,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13.28萬億元,同比增長9.7%。前兩個月凈投放現金4562億元。
據悉,2月份企業新發放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約3.3%,比上年同期低約40個基點;個人住房新發放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約3.1%,比上年同期低約70個基點。
結構上,2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33.43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為14.48萬億元,同比增長10.3%,以上貸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還原專項債置換影響后貸款增速仍然不低
2月是傳統的貸款小月,尤其是春節所在的2月,貸款前移或后擺的情況較為明顯。
業內專家強調,剔除春節因素對貸款數據的影響,需要將1-2月貸款增量合并看待,從這個角度觀察,今年以來貸款投放同樣很不錯,在去年高基數上還實現了較快增長。
專項債置換對新增貸款的影響今年2月仍然存在。
業內人士指出,2月還原專項債置換影響后貸款增速仍然不低。地方政府專項債加快發行后,短期融資平臺可能會償還一部分銀行貸款,體現為這部分存量貸款數據的減少。但這只是資金結構的轉換,實體經濟獲得的融資支持沒有減少。而且,專項債置換融資平臺貸款也有助于各地紓解資金鏈條,減輕經濟包袱、支持地方騰出更多資金用于保障民生、支持創新等,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能,也會增大未來信貸增長的潛能。有機構測算,如果還原地方專項債置換因素的影響,2月新增貸款可能還要增加2000億元左右;今年1-2月共發行了約1萬億元置換債券,其中2月份發行了近8000億元,專項債置換對貸款的影響后續還會存在。
專家指出,近10年來,1-2月累計新增貸款約占全年新增貸款的20%-30%,即便不考慮還原因素,今年同期增量也符合歷史平均水平。
從結構上看,前兩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14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54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323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785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5.82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07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3456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836億元。
專家表示,當前國內經濟呈回升向好態勢,但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明顯加大,美國對多國加征關稅,一些國家也有反制措施,全球貿易戰、地緣政治沖突對各國經濟金融的影響加深。開年以來貨幣信貸保持了較快增長,體現了適度寬松。面對宏觀環境尤其是外部環境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人民銀行已多次表態,預留了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貨幣信貸總量還有后勁。我國的貨幣政策調控會與內外部形勢相適配,因勢而動,強化逆周期調節,推動總量增長保持平穩較好勢頭。
政府債券加速發行是支撐2月社融增長的主要因素
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17.29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較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新增社會融資規模22333億元,同比多增7374億元。
對于2月社融增長,業內專家指出,一方面是置換債券等政府債券發行節奏加快,另一方面較低的債券融資成本也鼓勵企業更多選擇通過債券市場融資。
其中,2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6506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280億元;委托貸款減少229億元;信托貸款減少330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2985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702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16967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76億元。
政府債券加速發行是支撐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的主要因素。
2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節奏明顯加快,其中,用于化解地方債務的置換債券發行近8000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一,比今年1月發行量高出6000億元以上。業內專家分析,隨著置換債券加快發行,融資平臺等主體用發債資金歸還銀行貸款的情況也會有所增多,短期內可能會影響信貸總量。
同時,企業債券凈融資較快增長也對2月社會融資規模有一定支撐作用。去年下半年以來,債券市場利率總體處于低位,企業抓住時機加大債券融資力度,有效降低了整體融資成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