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夜讀丨帶點“好吃的”回家
俗話說:“七歲八歲狗都嫌”,我的童年也不例外。但我是在相對寬松的家教環境中長大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受到過什么苛責和磨難。對于童年,我常記得的是無拘無束的自由與歡樂,還有爸爸推開家門時常帶回來的驚喜。
什么樣的驚喜呢?無外乎一顆甜瓜、兩三根嫩黃瓜、四五粒海紅果;有時趕上爸爸去鎮上,還會有糖果、點心或餅干……總之,都是些平平無奇卻足以引我口水直流的吃食。現在回頭看,那時候我每天期待的一點點驚喜,是要大于那點吃的本身所帶給我的快樂的。就像開盲盒一樣,讓人充滿期待的過程,最為幸福。
當然,有期待就會有失望。
曾有一個陰郁的早晨,爸爸急沖沖地起床,我在被窩里聽到他說要去鎮上辦事,一下動了“今天必有好吃的”的念頭,滿心歡喜地盼著他回來。終于,在傍晚的雨幕中,爸爸夾著一個用塑料袋裹得嚴嚴實實的包,渾身濕透地推開家門。我沖過去要翻包里的東西,但爸爸繞過我,把它遞給媽媽,說:“是給鄰居帶的”。
我滿臉不高興,小聲地嘟囔:“去一趟鎮上連點好吃的都不給我買。”爸爸沒心思理我,擰著眉,心事重重地蹲在堆放糧食的土屋里,吧嗒吧嗒地抽旱煙。我不知趣地湊過去,也蹲在一旁,用小手指頭使勁摳麻袋。爸爸仍不言語。不一會兒,他擰過身來,撿我摳漏到地上的粟粒。
我一直不知道,那天爸爸為什么會放下農活去鎮上奔波。但今日,我已完全能夠理解一個養育著三個孩子的父親,生活是多么艱辛與不易。那天,他走得那么急,一點干糧都沒帶,別說忘記給我帶一點好吃的,怕是一整天連給自己買口飯吃的心思和工夫都沒有。
當然,這只是偶然。記憶中,爸爸總會笑意盈盈地從兜里掏出一點東西給我。
去年十一假日,我帶著先生和剛滿一周歲的女兒回山西老家探親。爸爸黑黢黢的臉龐愈加蒼老,但當他掏出一包海紅果遞給我們時,我高興得像小時候那樣跳起來。那一刻,我驚奇地發現,爸爸昏暗的眼睛里,也閃出了年輕時那樣喜悅的光。
他每次給我的驚喜,又何嘗不是給自己的呢!據媽媽說,那次不愉快的外出,也曾因我的失望,而讓爸爸掛懷很久。
現在,我每天下班也都會順手帶一點吃的回家。雖然我家女兒還小,不太會表達驚喜,但我希望她能夠像我小時候一樣,每天都有所期待。
我家先生也很熱衷從網上淘各種小玩具,比如毛絨狗狗、投影手電筒、考古恐龍蛋等。有的女兒很喜歡,擺弄著玩半天;有的則不太感興趣。但每次拆快遞時,先生比女兒還興奮,他熱切地期望看到女兒因收到新玩具而表現出來的驚喜。
我想,當年我的爸爸,也是抱著同樣的期待,看我吃好吃的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