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網購中藥泡腳包竟檢出大量病菌,養生還是養病?
網購中藥泡腳包問題頻出,養生不成反養病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中藥泡腳這一傳統養生方式在年輕群體中逐漸興起。眾多消費者熱衷于在電商平臺選購各類中藥泡腳包,期望通過泡腳達到舒緩疲勞、改善睡眠等養生功效。然而,看似平常的養生之舉,背后卻隱藏著巨大的健康隱患。網購中藥泡腳包竟檢出大量病菌,養生還是養病? 這一疑問,正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近日,數位消費者紛紛站出來反映,他們在網上購買的中藥泡腳包存在嚴重質量問題。打開泡腳包,不僅能看到蟲子尸體、石塊等令人作嘔的雜質,實際收到的產品與商家宣傳的成分、功效更是貨不對板。為了探究這些泡腳包的真實質量狀況,專業檢測機構介入調查。經權威檢測發現,部分問題產品的菌落總數驚人地超標 900 倍,真菌落菌數超標幅度更是高達 1100 倍。更為嚴重的是,這些泡腳包中還檢測出了大腸桿菌和綠膿桿菌這類對人體危害極大的病菌。
醫學專家指出,這些病菌一旦與人體接觸,尤其是當手部或腳部存在破損時,皮膚感染風險將呈幾何倍數大幅增加。輕微感染可能導致皮膚瘙癢、紅腫、起疹,嚴重的甚至會引發潰爛、化膿等癥狀,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威脅。
知名第三方評測機構評測也發布了相關檢測視頻,引發網絡熱議。視頻顯示,隨機抽取的 10 款網購泡腳包無一幸免,全部存在細菌和真菌超標問題。其中一款泡腳包的細菌量更是達到了 18 萬 CFU / 克,這一數值遠超正常標準,令人觸目驚心。
上海市消保委也曾針對中藥植物泡腳包展開大規模檢測,檢測結果同樣不容樂觀。在抽檢的 60 款產品中,有 58 款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除了細菌超標,還包括中藥材缺味、缺量、偽品、雜質替代等亂象。這意味著,消費者花費金錢購買的泡腳包,極有可能只是徒有其表,不僅無法實現養生目的,反而可能因使用劣質產品損害自身健康。

面對這些問題,檢測人員進一步表示,消費者日常在泡腳時常用的泡腳桶加熱或沸水浸泡等方法,對于降低樣品中的細菌與真菌數量效果微乎其微,幾乎無法起到顯著作用。這也讓消費者在使用這些泡腳包時,毫無安全保障可言。
鑒于此,上海市消保委鄭重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購中藥材泡腳產品時,切不可盲目跟風、隨意購買。務必尋求專業醫生或藥師的指導,詳細了解產品成分、功效以及適用人群,仔細甄別產品質量,避免因貪圖便宜或輕信商家宣傳而使用劣質產品,最終賠了健康又折財。在追求養生的道路上,謹慎選擇、科學使用才是保障自身健康的關鍵。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