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15追蹤丨楊銘宇黃燜雞“燜了良心”?門店數較高點縮水超3000家

雷達財經鴻途出品 文|孟帥 編|深海
還未等到央視315晚會正式拉開大幕,知名餐飲連鎖品牌楊銘宇黃燜雞便因食品安全風波而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
3月12日,新京報的暗訪報道揭露了楊銘宇黃燜雞部分門店存在嚴重的餐飲亂象,如使用已發酸的過期食材、回收顧客剩菜進行二次加工銷售、以及將隔夜變黑的牛肉添加色素后冒充新鮮產品等,甚至無證員工可以直接上崗。
前述情況被曝光后,瞬間引發輿論嘩然。“楊銘宇黃燜雞總部”火速注冊微博并發表致歉聲明,同時公布了一系列整改舉措,包括涉事門店停業,對全國門店進行深度排查,同時全員強化培訓與考核,推動監督機制更加透明化等。
3月13日,國務院食安辦向山東省食藥安辦、河南省食安辦發出掛牌督辦通知書,對兩地核查處置工作實行掛牌督辦。
雷達財經注意到,在公司官網上,楊銘宇黃燜雞不止一次地強調過自己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但在此次事件被曝光之前,楊銘宇黃燜雞已多次因食品安全問題而受到外界關注。
而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也有不少消費者反饋其在該品牌的食品中吃到異物、發現蟲子、大鐵絲和老鼠屎等,且商家的處理方式未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此外,楊銘宇黃燜雞旗下的多家門店,還曾因加工間未保持清潔、復用餐飲具抽檢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等原因而被罰。
雷達財經了解到,楊銘宇黃燜雞由濟南楊銘宇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運營,法定代表人、最終受益人為楊曉路。該品牌源自1878年光緒年間的“福泉居”,由楊曉路繼承并創新了黃燜雞的祖傳秘制配方,于2011年正式推出楊銘宇黃燜雞米飯。
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楊銘宇黃燜雞在全國擁有2518家門店,與2021年一度突破6000家的規模相比,門店數量已大幅減少。與此同時,近年來該品牌的開店速度也明顯放緩。
觸目驚心!楊銘宇黃燜雞餐飲亂象驚呆食客
3月12日,新京報發布的一篇暗訪報道,揭露了餐飲品牌楊銘宇黃燜雞存在的餐飲亂象,報道中所曝光的場景更是令不少網友直呼“惡心”。
比如,在楊銘宇黃燜雞的部分門店,員工竟將顧客吃完的剩菜回收,經過清洗后從中挑選出香菇等食材,進行二次加工再次出售。

若菜品制作出錯,員工也不會將菜品丟棄,反而會挑揀出錯配的食材,重新分裝后端給下一位顧客。為了防止顧客察覺,店員甚至還會特意叮囑:“(酥肉)大小都要挑干凈,一個都不能要,萬一人家沒有點酥肉”“一會兒誰點了,重新給他扔進去”。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對于隔夜已發黑的牛肉,部分門店竟采用添加色素的手法使其“煥然一新”,冒充新鮮牛肉出售。而面對發酸的香菇、土豆等食材,店員的態度竟是“下次多泡泡”“洗兩遍就好”。
除了前述提到的這些,員工在制作菜品時抽煙、員工徒手接觸食材、外賣單丟在做好的雞肉上、生肉隨意扔在垃圾桶上之類的欠妥行為,在楊銘宇黃燜雞部分門店的后廚更是見怪不怪。更有甚者,部分門店在招聘時,甚至不要求應聘者提供健康證。
盡管楊銘宇黃燜雞總部工作人員承諾,公司食品安全總部實行嚴格監管并安排各地區負責人巡查加盟店的衛生狀況,但在媒體暗訪期間,卻并未看到巡查人員對門店的衛生和食材進行檢查。
這些亂象一經媒體曝光,迅速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楊銘宇黃燜雞剩菜回收再賣給顧客”的話題隨即沖上熱搜。面對輿論的質疑,3月12日,楊銘宇黃燜雞火速開通了名為“楊銘宇黃燜雞總部”的微博賬號,并貼出一則致歉信。

楊銘宇黃燜雞在信中表示,對于近期楊銘宇旗下涉事加盟門店(鄭州二七萬達店、鄭州康復前街店、商丘萬鼎廣場店)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向廣大消費者致以最深切的歉意。此次事件暴露出公司在涉事加盟門店的加盟管理、監督執行上的重大漏洞,其將承擔全部責任。
楊銘宇強調,食品安全始終是品牌的生命線,此次事件讓其痛心認識到總部的管理體系未能確保所有加盟門店嚴格執行標準,辜負了消費者的信任。
為此,公司即日起將采取以下整改行動。其一,涉事加盟門店即刻停業,并且永久關店;其二,全國門店深度排查:組織專項檢查組,完成所有門店食材儲存、加工流程、環境衛生的徹查,一旦發現有違規門店立即停業追責。
其三,全員強化培訓與考核:所有員工重新參加食品安全培訓并考核,未通過者禁止上崗;其四,監督機制透明化:內部監督小組每月突擊檢查門店,檔案公開可查。
事情被曝光后,媒體3月12日從鄭州市市監局獲悉,鄭州市轄區的兩家門店均已被要求閉店。相關負責人稱,市監局已下發緊急通知,將對鄭州市的楊銘宇黃燜雞門店開展全覆蓋的大排查。
同日,商丘市虞城縣市監局也發布通報稱,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已對涉事門店查封,對食材封存檢驗,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作出嚴肅處理。
標榜“良心”背后,曾遭不少食客投訴
雷達財經從公司官網獲悉,作為全產業鏈經營模式的實踐者,楊銘宇黃燜雞目前的業務已涵蓋連鎖加盟、食品研發、生產加工、供應鏈、預制菜等領域。
據楊銘宇黃燜雞介紹,自企業創立之初,其便著手構建標準化、集約化、專業化及產業化的供應鏈體系,以加盟業務為基石,聚焦冷鏈環節,不斷完善中央廚房及冷鏈設施,通過標準化操作,圍繞核心產品黃燜雞米飯,逐步搭建起一個安全且高效的供應鏈網絡。
在官網的顯著位置,楊銘宇黃燜雞赫然寫著“匠心”、“初心”及“良心”等詞,品牌還頗為自豪地宣稱,公司始終堅持以食品安全為導向,依托成熟的連鎖加盟標準化體系,短短十余年間,帶動3萬余人創業致富,創造30余萬社會就業崗位,助推黃燜雞產業鏈千億產值。
然而,早在此次新京報曝光之前,楊銘宇黃燜雞就已多次因食品安全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在一次次被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面前,楊銘宇黃燜雞對于食品安全的承諾變得蒼白無力。
時間回撥至2016年,有媒體報道稱,無錫楊銘宇黃燜雞號稱統一配送原料,實際用的是口感不佳的進口“過期肉”;其加工地點在偏僻的廢棄工廠,環境臟亂不堪,工人沒有佩戴任何隔離工具,且砧板已發霉。
事后,楊銘宇公司一位負責人向媒體表示,無錫加盟店之所以出現在廢棄工廠加工且未經檢疫的雞肉,“是因為前期公司跟江蘇區域代理商出現矛盾,對方故意送了一批品質惡劣的雞肉原料到門店,炮制出這件事情來打擊我們的品牌。”
去年9月,位于河南鄭州的一名消費者稱,她的公司在楊銘宇黃燜雞米飯(綠地新都會店)訂了51份餐,但員工就餐后超20人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嘔吐、腹瀉等癥狀。
而多位員工診斷證明書顯示,診斷結果為“食物中毒”。該消費者稱,事后店方只愿意賠償900多元餐費,醫院已上報衛健委,正在等待調查結果。
隨后,鄭州市鄭東新區祭城路市場監管所介入調查,對涉事門店當天的食品留樣送第三方機構檢測。不過,鑒定結果告知書顯示,留樣中未檢測出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
雷達財經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楊銘宇”關鍵詞,截至3月13日上午11:20左右,可以獲取到超過140條的結果。其中不乏消費者在楊銘宇黃燜雞下單的食物中吃到毛發、蟲子、蟑螂、蒼蠅或其他異物的反饋。
黑貓投訴顯示,去年11月21日,一位消費者在美團外賣平臺上訂購了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卻不幸在食物中發現了蟲子。面對這一令人不悅的情況,該消費者向商家提出了全額退款的要求,但商家并未同意。
更讓消費者感到不滿的是,在平臺已經說了好幾遍放心吃賠不了的情況下還讓他去放心吃騙保險。該消費者認為此舉侵犯了他的安全保障權,因此他提出賠償200元的訴求。
去年12月,另外一名消費者稱其在餓了么平臺點了楊銘宇黃燜雞米飯(燕靈路學院街店)家的外賣,但是吃出來大鐵絲。基于前述情況和相關法律法規,消費者要求相應賠償。
同一個月,又有一位消費者在美團平臺上訂購了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并在收到餐后不久于14:00左右發現食物中竟然有老鼠屎。該消費者隨后聯系商家,但商家并未對此作出任何處理。隨后,他又聯系了美團平臺,得到的回復是商家拒絕賠償。
而此次媒體對楊銘宇黃燜雞的餐飲亂象進行曝光后,也有其他曾在楊銘宇黃燜雞進行過多次消費的消費者直言無法接受,自稱感覺身心受到損害,遂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追加投訴,要求退還相應的餐費。
除了上述消費者投訴外,天眼風險信息還顯示,楊銘宇黃燜雞米飯旗下的多家門店還曾遭到處罰,比如平度市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店、韓城市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店等,而這些門店被罰的事由包括加工間未保持清潔、將廚余垃圾存放到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內、復用餐飲具抽檢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等。
開店速度放緩,門店數量驟降
雷達財經注意到,“楊銘宇黃燜雞總部”此次發布的致歉信,其落款為濟南楊銘宇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天眼查顯示,濟南楊銘宇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注冊資本達1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楊曉路。股東信息顯示,楊曉路持有該公司100%的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東、受益所有人和實際控制人。
盡管公司成立于2011年,但楊銘宇這一品牌的歷史卻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1878年的光緒年間。那時,路氏家族創立的“福泉居”,以其招牌菜黃燜雞而聞名遐邇。1913年,隨著清濼小鐵路鹽運專用線的建成,“福泉居”的生意更是達到了鼎盛。
1953年,為響應公私合營政策,“福泉居”遷入了濟南十二大馬路的泰豐園,并由路鵬鶴掌柜的兒媳孟女士接手經營。孟女士對黃燜雞進行了創新改良,融入了秘制高湯,推出了“孟氏黃燜雞”,從而俘獲了不少食客的胃。
而如今掌舵楊銘宇黃燜雞的楊曉路,其實是孟女士的外孫。出身魯菜世家的他,對魯菜技藝懷有深厚的感情和熱愛。在繼承了黃燜雞的祖傳秘制配方后,他進行了多次改良和創新,最終在2011年推出了楊銘宇黃燜雞米飯這一新式快餐,楊銘宇的產業歷程自此也正式拉開序幕。
據窄門餐眼數據(無特殊說明,以下數據皆來自窄門餐眼)顯示,作為國內知名的餐飲品牌,楊銘宇黃燜雞的人均消費為20.13元,其門店選址主要集中在鄉鎮店、學校店、商場店、交通樞紐店。
經過多年的發展,楊銘宇黃燜雞憑借其迅猛的勢頭,成功躋身中國快餐品類的一線品牌行列。截至目前,楊銘宇黃燜雞在全國范圍內已擁有2518家門店,覆蓋了31個省份和251個城市,幾乎涵蓋了國內絕大部分的省份。
從地域分布來看,山東、江蘇、浙江和河南是楊銘宇黃燜雞門店數量最多的地區。其中,山東地區的門店數量高達494家,江蘇地區為393家,浙江地區為230家,河南地區為202家。
若按城市級別劃分,楊銘宇黃燜雞在二線城市的門店數量最多,占比高達27.72%,其次是三線、新一線、四線、一線、五線城市,占比分別為24.54%、22.2%、14.22%、5.56%、4.81%。
在國內瘋狂跑馬圈地的同時,楊銘宇黃燜雞還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據悉,楊銘宇黃燜雞已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緬甸、韓國、新加坡和泰國等國家開設了近百家加盟店,甚至其還成為進駐好萊塢和迪士尼樂園的第一個中式快餐品牌。
不過,雷達財經注意到,近幾年時間,楊銘宇黃燜雞的開店速度有所放緩。窄門餐眼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楊銘宇黃燜雞每年分別新開175家、221家、357家門店,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勢。
但到了2024年,楊銘宇黃燜雞的全年開店數降至317家。進入2025年,楊銘宇黃燜雞年內目前僅開設14家門店。而據公開報道顯示,2021年,楊銘宇黃燜雞門店數甚至一度突破6000家,店面日流水可達3000萬元。與之對比,楊銘宇黃燜雞的門店數在近年急劇下降。
此次遭遇食品安全風波后,楊銘宇黃燜雞是否能真的“痛改前非”?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