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文化講座|游目騁懷:古人的踏青傳統與行旅文化

北京|“AI時代還需要詩人與作家嗎?”——《只同滄海論英雄》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14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7號SKP購物中心四樓SKP RENDEZ-VOUS
嘉賓:湯云柯(清華海峽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詩人)、余世存(學者、詩人)、王鼎杰(戰略、文史學者)
隨著ChatGPT、Deepseek等AI軟件的興起,各行各業都將受到沖擊與挑戰。重塑人類觀察世界的維度的詩歌是否也可以被AI創作所替代?3月14日晚,我們將邀請工學博士、詩人湯云柯,知名學者、詩人余世存,戰略、文史學者王鼎杰做客SKP,與大家共聊:AI時代還需要詩人與作家嗎?

北京|游目騁懷:古人的踏青傳統與行旅文化
時間:3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朝陽區三里屯街道幸福二村38號樓4層三里屯國際青年人才會客廳
嘉賓:趙珩(原北京燕山出版社總編輯、編審)、揚之水(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春天踏青這一傳統習俗是從何時開始的?古人為何對踏青情有獨鐘?他們的旅行目的、方式和種類又有哪些獨特之處?從文人墨客的山水游記到探險家的壯麗征程,古人的旅行不僅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還催生了許多當時不起眼、卻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副產品”,你是否同我一樣好奇?現代人的旅游與古人的旅行有何異同?我們是否還能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靈感,讓旅行不僅僅是“打卡”,而成為一場心靈的探索與文化的傳承?這個周末,著名文化學者趙珩先生將跟我們一起,穿越時空,探尋古人旅行的奧秘!

北京|《何為通人:經世視野下的沈曾植》座談會
時間:3月15日(周六)14:00
地點: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靜園二院208會議室
嘉賓:榮新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陸揚(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馬忠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等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號乙盒,晚號寐叟,浙江嘉興人。沈曾植于經、史、詩詞、音韻訓詁、西北與南洋地理、佛、道、醫、古代刑律、版本目錄、金石書畫、樂律等無不精通,被譽為“同、光朝第一大師”,也被當時及后來的學人視作“通人”。沈曾植的“通”,攜帶著道、咸以后學風超越傳統史地與文獻甚至語言研究的印記,有橫跨涉略之廣;沈曾植的“通”,也暗含其治學之敏銳及方法之通融,更有其通儒、釋、道于一體,在義理上企圖建構一個圓融世界的努力,使其與這新世界大門已然打開的變革時代產生血脈的關聯。他作為當時學界的領袖,影響籠罩后人諸多領域,然而卻因其自身淹沒史地佛典之學人身份,帶給人難通其意的晦澀感,加之其思想上依戀舊朝的不合時宜,而被學術史長久遺忘。北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擬邀請不同學科的學人,共同回望沈曾植所處的憂患時代,以及“通人”的造就與學術史、思想史的意義。

北京|創造與奠基:王遜與現代中國的藝術理想
時間:3月15日(周六)14:30-17:00
地點: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三聯韜奮書店二層活動區
嘉賓:尹吉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余輝(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杭間(清華大學人文講席教授)、孟暉(作家)
現代中國的藝術理想在“破”與“立”中奮力前行,亦以學科體系深耕、拓展。正如《上水船》書中所揭示的,王遜的藝術理論和藝術實踐,代表著他本人或一群人的藝術理想、代表著前人努力探索過的一種方向:中西融合的學術視野、文化復興的現實關懷,以及美善合一的精神境界。這一理想既根植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傳統,又在王遜等人的實踐中嵌入新中國的文化事業,被賦予新的內涵。當“奠基”成為豐厚的歷史資源,“創造”又將指向何種未來?本期三聯學術論壇特邀尹吉男、余輝、杭間、孟暉四位嘉賓“上船”,從不同角度展開討論,回溯“現代中國的藝術理想”,并探索其在當下的意義與未來的可能。

北京|北京啟蒙旅行指南——《五道廟與沙灘》新書發布專場
時間:3月1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海淀區花園路2號牡丹科技大廈一層彼岸書店
嘉賓:楊早(學者)、綠茶(書評人)
五道廟在哪里?沙灘又是哪里?北京的公眾啟蒙與這兩個地點有什么關系?而這兩個地點的背后,又透露著哪些勢力的衰落與崛起?五道廟時期以宣南文化為核心的啟蒙,與沙灘階段以《新青年》為主導的啟蒙,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說這兩波啟蒙共同為新文化的登場和五四運動的爆發準備了基礎?讓我們一起開啟紙上city walk,跟著楊早和綠茶,來一趟春日的北京啟蒙之旅。

北京|路變窄了,但還可以走——吉井忍《格外的活法》新書首發分享會
時間:3月1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光華路5號院1號樓二樓建投書局
嘉賓:吉井忍(作家)、熊阿姨(媒體人)
生活中,你有沒有遇見過那樣一種人,她/他會讓你嘆賞:對于自己的人生,竟可以做出這樣的選擇。日籍華語作家吉井忍在新書《格外的活法》中,就寫了這樣一群人。3月15日,我們邀請到作家吉井忍、媒體人熊阿姨,共同探討“標準規格之外的可能性”——路變窄了,但還可以走。

北京|在世界的裂縫里打撈失落的回聲
時間:3月15日(周六)19:00-21: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7號SKP購物中心四樓SKP RENDEZ-VOUS
嘉賓:劉子超(作家)、班宇(作家)
本次當代文學會客廳系列活動,邀請《當代》雜志的兩位重要作者,班宇和劉子超。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文學的意義何在?小說如何在現實的土壤中生長?旅行是否能幫助我們理解故鄉?虛構與非虛構的邊界在哪里?3月15日,班宇與劉子超將圍繞這些話題展開深度交流,探討文學、邊界與故鄉的多重關系,帶領我們思考“何以為家”。

北京|中國書法審美的發展:《中國書法之美——漢字美的歷程》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16日(周日)14:00-15:30
地點:西城區西長安街17號北京圖書大廈一層共享空間
主講人:方建勛(北京大學書法教育與研究中心研究員)
書法作為漢字之美的藝術表達,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精髓。本周日,我們特邀北京大學書法教育與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美學博士方建勛老師,做客北京圖書大廈一層共享空間,帶來《中國書法之美——漢字美的歷程》新書分享會。方建勛老師將從歷史脈絡出發,梳理書法審美的演變,解讀書法“形質”與“神采”的關系,剖析不同時期的審美特質,并探討如何將書法融入現代生活,啟發大眾審美。

北京|在不確定中找到松弛感——陳鵬著《蘇東坡傳》全新修訂版分享會
時間:3月16日(周日)14:30
地點:海淀區羊坊店吳家場路31號壹等書房
嘉賓:陳鵬(作家、媒體人)、王原君(作家、文化學者)
3月16日下午,知名作家、媒體人陳鵬老師將攜新書《蘇東坡傳:全新修訂版》做客壹等書房,帶我們重新走一遍蘇東坡走過的路、重新讀一遍蘇東坡的經典詩詞,一起活成蘇東坡的模樣。

北京|性別不打結,在行動中理解——《性別打結》新書分享
時間:3月16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7號SKP購物中心四樓SKP RENDEZ-VOUS
嘉賓:張春(作家、心理咨詢師、播客制作人)、康堤(媒體人、播客主播)
3月16日下午,我們特邀作家、心理咨詢師、播客《張春酷酷酷》主播張春,以及資深媒體人、播客《展開講講》《西西弗高速》主播康堤共同做客SKP,從父權制的形成、特點以及動力入手,深刻剖析我們每日所處的輿論與現實,一起探討性別之“結”的存在與解法。

北京|寫作是一種對話——李洱《超低空飛行:同時代人的寫作》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16日(周日)19:00-21: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7號SKP購物中心四樓SKP RENDEZ-VOUS
嘉賓:李洱(作家)、張清華(評論家、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梁鴻(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韓敬群(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樊迎春(北京大學中文系講師)
在這本最新的文學筆記《超低空飛行:同時代人的寫作》中,著名作家李洱化身為一位“文學偵探”,帶我們潛入當代文學的現場,與汪曾祺、史鐵生、莫言、格非等文壇大家展開一場“超低空飛行”式的對話。3月16日晚,我們邀請了作家李洱與著名評論家、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清華,作家、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梁鴻,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北京大學中文系講師樊迎春,做客SKP,共同開啟一場關于寫作的對話。

北京|“打假”現代化:古今轉型之路到底有幾條?——葉成城《突破:歐洲的現代化起源》新書發布會
時間:3月16日(周日)19:00-21:00
地點:朝陽區東四環南路56號遠洋國際中心E座27層先知書店
嘉賓:唐世平(復旦大學特聘教授)、葉成城(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業進(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
如今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革命,是否會引發下一波的現代化浪潮?本周日晚,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唐世平,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葉成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業進,將結合葉成城新作《突破:歐洲的現代化的起源》,暢所欲言,相信一定可以把“現代化”這個大問題聊出新意、聊出洞見、聊出深度。

上海|賦形者的秘密——文學如何命名生命經驗,從小說到詩歌
時間:3月14日(周五)15:00-17:00
地點:黃浦區茂名南路205號瑞金大廈南側七樓ASE藝術圖書館
嘉賓:張怡微(作家、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胡桑(詩人、譯者、同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張瓊(ASE基金會創始人)
3月14日,ASE基金會讀書會將特邀作家、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張怡微,詩人、譯者、學者胡桑,ASE基金會創始人張瓊擔任對談嘉賓。我們習得了語言,于是我們學會了命名。語言和生命經驗的匹配并非天經地義。作家和詩人反觀語言并讓語言重新變得新鮮。語言是文化結構在歷史中不斷變遷的結果。當大部分的語言(書寫語言和視覺語言)已經被系統馴服并退化為工具時,創作者的責任是讓語言和感知重回生機勃勃的狀態。這一次講座將分享這些賦形者的秘密——文學如何命名生命經驗,從小說到詩歌。

上海|“大禮議”:嘉靖皇帝的禮法困境與權力博弈
時間:3月14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3樓融書房
嘉賓:尤淑君(浙江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海英(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闕海(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后、助理研究員)
1521年,一個名叫朱厚熜的少年意外地被推上了大明王朝的權力巔峰。他從一個偏遠藩王,一躍成為大明王朝的第九位皇帝——嘉靖。年輕的皇帝朱厚熜以藩王之身入繼大統,卻在登基之初便遭遇了來自朝廷舊臣的巨大阻力。這場被后人稱為“認爹風波”的事件,表面上看似是關于皇帝親生父母尊號的禮儀之爭,實則是一場關乎皇帝與文官集團權力、傳統與變革的激烈博弈。3月14日晚,陸家嘴讀書會邀請到了浙江大學教授、《大禮議》作者尤淑君,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張海英和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后、助理研究員闕海,一起聊聊這場影響了大明王朝走勢的風波。

上海|愛,就從這里出發
時間:3月15日(周六)10:00
地點: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4樓傳記圖書館
主講人:沈奕斐(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
家庭不僅僅是人們的避風港,也是一種需要維護和建設的關系。婚姻也不只是浪漫的延續,它還涉及經濟分配、育兒模式、家庭責任的分擔等現實問題。如何面對這些挑戰,決定了一段關系的質量,也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家庭觀念。3月15日,我們邀請社會學博士、復旦副教授沈奕斐,圍繞“愛,就從這里出發”這一主題,探討新時代婚育觀念的轉變與實踐,理解婚姻與家庭的深刻意義。

上海|文脈千年,演進何方——陳引馳教授解讀《文脈的演進》
時間:3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楊浦區政學路158號內鋪位B110號朵云書院·復旦管院店
嘉賓:陳引馳(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特(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文脈的演進》一書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引馳有關中國古代文學史的講錄,突破文學史敘述的一般格套,既見脈絡的系統性,又見細節的豐富性,是很有視覺感的大學課堂實錄。3月15日,陳引馳與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特將做客朵云書院·復旦管院店,帶領讀者穿越千年文脈,感受文字背后的歷史溫度與人文情懷。

上海|向死而生的漫游者:當機器人翻開一本書,它會讀到誰的永生——飛氘作品《機器人的漫游時代》讀書分享會
時間:3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52樓朵云書院
嘉賓:嚴鋒(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江波(科幻作家)、飛氘(科幻作家、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3月15日,《機器人的漫游時代》作者飛氘與復旦大學教授嚴鋒、科幻作家江波將齊聚朵云書院·旗艦店,共話《機器人的漫游時代》,拆解這部機器人版《一千零一夜》,看科幻如何破解生死悖論,聊聊人與機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上海|萬物愧對抒情——鄒波《在陳詞濫調背后》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徐匯區龍騰大道2266號夢中心3棟二層204群島BOOKS書店
嘉賓:鄒波(詩人、非虛構作家)、佟鑫(媒體工作者)、后商(專欄作家)
當我們隨口說出一句“人都是要死的”,可曾想過這句陳詞濫調在不同人口中的不同分量和不同的故事?在陳詞濫調背后,整個生命是一次長談,整個生命也是一個擴大的夜晚。當我們交談,我們就變成星球的前景,萬物就愧對我們的抒情。《在陳詞濫調背后》是鄒波2025推出的最新隨筆集,全書如一場盛大的語言與思維冒險,內容涵蓋了歷史、文化、語言文字、日常生活等諸多層面。3月15日,詩人鄒波將與讀者分享最新隨筆集《在陳詞濫調背后》的創作心得,與朋友們分享超驗者的夢囈與“不在場”的樂趣,傳遞堅持個人書寫與自我表達的力量。

上海|“文不能拆字,武不能挑擔”——跨界高手丁悚的藝術與人生
時間:3月15日(周六)14:00
地點:黃浦區威海路48號民生銀行大廈5F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多媒體教室
嘉賓:丁夏(丁悚之孫)、周力(上海廣播電視臺五星體育首席編輯)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丁悚先生之孫丁夏,以及專注于上海城市歷史研究的學者周力,與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上海:攝影之都 1910年代-2020年代》展覽策展人、《慕琴生涯——丁悚和20世紀藝術與文化》著者顧錚,帶我們走近丁悚先生傳奇的一生和民國上海的文化藝術繁榮時代,共同探討這位跨界藝術家在多領域的藝術成就。

上海|說《水滸傳》,話梁山英雄
時間:3月15日(周六)14:00-15:30
地點: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
主講人:吳兆路(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水滸傳》今天還有沒有價值?我們該如何評價《水滸傳》?其中既有立足點、方法論問題,也有理論認識問題。3月15日,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兆路將來到上圖東館,與各路好漢一起說水滸,話梁山英雄!

上海|夕陽點燃詩情——《霜雨集》創作分享會
時間:3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王雅萍(作家)、丁海椒(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MPA研究生導師)、葉辛(作家)
《霜雨集》的作者王雅萍、譯者丁海椒,都是年逾古稀之人,但都對詩歌充滿熱情。這期思南讀書會的主題是“夕陽點燃詩情”,正映照著這樣美妙的意境。他們都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起來的人,雖然歷盡雨雪風霜,心中依然青春激蕩;雖然步履略顯沉重,依然奔向詩與遠方。帶著深情的回望,抒發他們的情懷,讓歌聲久久回響。夕陽燃盡的是老去的時光,他們憧憬的是未來的夢想!

上海|詩中煙火,人間溫度——王計兵《手持人間一束光》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王計兵(外賣騎手、詩人)、王召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外賣詩人”王計兵受邀參加央視蛇年春晚,并為歌手王菲的單曲《世界贈予我的》報幕,其中王計兵的臺詞“生活給了我多少風雪,我就能遇到多少個春天!”引發廣大網友的共鳴。3月15日,外賣詩人王計兵將帶著最新詩集《手持人間一束光》來到上生新所蔦屋書店,與大家一起暢聊普通人的詩意人生。
上海|陳蝶衣與海上都市文化
時間:3月16日(周日)13:30-15:30
地點:閔行區名都路85號閔行區圖書館八樓2818會議室
主講人:孫孟晉(文藝評論家、紀錄片導演)
陳蝶衣(1909-2007),江蘇常州人,中國現代著名報人、詩人、劇作家、詞作家,是20世紀海派作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位。曾創辦《萬象》《春秋》《西點》《明星日報》等刊物,并兼任《鐵報》《東方日報》《小說日報》等刊物編輯。1952年,陳蝶衣赴港,在邵氏影城任職,創作電影劇本50余部,流行歌曲3000多首,被譽為“詞三千”,不少歌曲已成為流行樂壇的經典曲目,如《南屏晚鐘》《情人的眼淚》《我有一段情》《香格里拉》等,在香港被譽為“流行樂壇教父”。本周日,我們邀請文藝評論家、資深影評人、樂評人、作家、紀錄片導演孫孟晉來談談陳蝶衣與海上都市文化。

上海|煙火與詩行的對話:外賣詩人王計兵的生命書寫與時代共情
時間:3月1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
嘉賓:王計兵(詩人、外賣騎手)、梁永安(復旦大學人文學者、作家)
《手持人間一束光》是“外賣詩人”王計兵2025年獻給讀者的全新詩歌力作,收錄王計兵近年來創作的129首作品,他用最樸素、最真誠的情感書寫了世間人情冷暖、悲歡離合,用詩釋生命的內涵與價值。3月16日下午,王計兵與復旦大學人文學者、作家、旅行攝影師梁永安,澎湃新聞首席記者、“文學花邊”主理人羅昕將做客上海圖書館東館,與各位讀者分享這份人間煙火中的詩意追尋。

南京|熟悉的陌生:《阿拉伯人與敘事藝術》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15日(周六)14:30-16:30
地點:棲霞區杉湖東路9號可一書店·仙林藝術中心負二樓可一實驗劇場
嘉賓:張博(法國文學譯者、研究者)、尹磊(中國科舉博物館副館長)、張貝(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研究生)、侯禮穎(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研究生)
阿卜杜勒法塔赫·基利托(Abdelfattah Kilito)是摩洛哥學者、作家,任教于拉巴特的穆罕默德五世大學。他的著作《阿拉伯人與敘事藝術》探討古典阿拉伯文學杰作,既關注它們在其自身文化中的影響,也關注它們與印度-波斯世界及西方之間復雜的關系。本周六下午,我們在南京可一書店(仙林店)舉辦一場《阿拉伯人與敘事藝術》的新書發布與講讀會,屆時,將邀請各位嘉賓與各位蒞臨書店的讀者們一起領略、探討這本書中的阿拉伯古典文學的魅力。

南京|鹽水鴨、梅花糕、菊花腦:一座城的舌尖傳記——《南京味道》新書發布暨分享會
時間:3月15日(周六)15: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余斌(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高文麒(美國斯坦福大學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媒體人、美食專家)
南京三月,春水初生,野菜抽新,古城春味正悄然蘇醒。譯林出版社帶來一份特別的春日禮物——余斌作品《南京味道》(十年增訂版)。3月15日,《南京味道》作者、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余斌,與飲食文化研究學者、《風味人間》美食顧問高文麒做客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聊食物,聊記憶,聊一座城的風味流轉。

杭州|但愿你的道路漫長——陳嘉映作品《希臘別傳》+《旅行人信札》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B區單向空間1F
主講人:陳嘉映(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教授)
從青年的激揚,到老年的睿智;從懷抱對世界之愛的壯游,到為一個文明的興衰作傳——這漫漫的四十年,便是陳嘉映自己的奧德賽。3月15日,陳嘉映將在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和大家分享他的兩本新書——《旅行人信札》《希臘別傳》,聊一聊他的奧德賽。

杭州|花自風流八百年:李清照與盛靜霞的詩詞人生對話——《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詩詞》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1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西湖區體育場路533號彌陀寺公園內曉風·明遠BOOK
嘉賓:樓培(杭州師范大學副教授)、蔣遂(盛靜霞之子)
本周六,讓我們相約曉風·明遠B00K,共赴一場與李清照的詩詞之約。我們將圍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詩詞》一書展開對談。本書是了解李清照詩詞藝術的絕佳窗口,由民國才女、著名詩詞學家盛靜霞先生輯校、注釋,收錄了李清照現存全部作品,并附有盛靜霞詩詞論文及李清照年表、交游圖等珍貴資料。書中,古今兩代才女的才情交相輝映,帶你領略李清照詩詞的獨特魅力。

杭州|和瓦爾澤一起散步、觀畫
時間:3月16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拱墅區延安路468號王小波書店
嘉賓:范捷平(浙江大學教授)、孔亞雷(作家、翻譯家)
周日下午,拜德雅與字句兩個出版品牌,將邀請浙江大學教授、《散步》譯者范捷平,作家、翻譯家孔亞雷,還有拜德雅《觀畫》的編輯馬佳琪,以及喜愛春天、散步、瓦爾澤的讀者朋友們相聚王小波書店,期待大家和瓦爾澤一起散步、觀畫……
杭州|當下閱讀三島文學的意義:向文學與美的永恒追問——紀念三島由紀夫誕辰100周年雙語分享會
時間:3月16日(周日)15:00
地點:西湖區北山街32號西側保俶塔前山路8號純真年代書吧
嘉賓:波潟剛(日本九州大學大學院比較社會文化研究院教授)、任潔(浙江大學外國語學院特聘副研究員)
2025年1月14日,是三島由紀夫誕辰100周年。三島由紀夫是世界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存在。值百年之際,走進三島的文學世界,重新審視他的文學遺產。

西安|拿起筆,書寫女性的聲音——《她的生活》《筆的重量》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1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蓮湖區星火路22號老城根G-park商業街區1F方所·設計力實驗室
主講人:默音(小說家、譯者)
首位被印刷在五千日元紙幣上的女作家是誰?近代僅靠稿費就能經濟獨立的女作家的生活是怎樣的?而這些曾經行走在時代浪頭的女性創作者,又是如何影響當今的年輕人的?默音將這些努力打破邊界的女性寫進了文學評論隨筆集《筆的重量》,記錄了樋口一葉、田村俊子、武田百合子等從明治到昭和的女性創作者們。而中短篇小說集《她的生活》講述了六個不同的“她”的故事。3月15日下午,我們邀請默音做客西安方所,為我們講述那些不懼表達的女性,聆聽她們的聲音。

鄭州|讓文學照亮生命,用流年解鎖春天——青年作家吳相瑜《流年密碼》新書分享會
時間:3月16日(周日)14: 30
地點:中原區秦嶺路與建設路交匯處大摩西元廣場三樓紙的時代書店
主講人:吳相瑜(作家)
《流年密碼》是青年作家吳相瑜以成長經歷為背景創作而出的散文集,他真實記錄了漂泊的一代從農村到城市,成長與求學、追夢與遇見……3月16日下午,吳相瑜將做客紙的時代書店,與嘉賓朋友們一起分享這部新作。讓我們一起照亮生命,解鎖春天。
附:線上活動預告

復雜網絡與古代城市
時間:3月14日(周五)14:00-16:30
地點:騰訊會議(ID:705182481)
嘉賓:宋爽(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地球人類學所博士后研究員)、何捷(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建筑學院城鄉規劃系教授、實驗室主任)
本次學術研討講座將聚焦復雜網絡系統與古代城市,探討人類活動與環境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人-水系統互動在城市化進程中的關鍵角色。宋爽博士將結合自身研究經歷,深入剖析古代人-水系統互動建模的研究方法與發現,并介紹德國馬普所在人類世人與環境系統演化方面的前沿研究進展。實驗室主任何捷教授將分享實驗室空間人文與文化遺產兩大方向的研究項目,并展望未來方向。講座旨在為與會者提供一個跨學科交流平臺,促進復雜網絡、考古學、環境科學等領域的學者共同探討古代城市人地關系,為理解人類世環境演化提供新的視角。

命若朝霜:紅樓夢中女性自殺的法社會學分析
時間:3月15日(周六)8:30
地點:ZOOM會議(ID: 88278322763,密碼:277287)
嘉賓:柯嵐(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陳惠馨(臺灣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
《紅樓夢》真實記錄了當時社會“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生態,自殺是《紅樓夢》中女性最常見的死因,她們面臨迫害時選擇自殺是為自己尋求正義的抗爭。主講嘉賓將從法律社會史的角度解讀《紅樓夢》,聚焦多位(類)女性命運,對應多個清代發展問題,整理與《紅樓夢》中事件類似的清代案例,剖析清代女性困境的制度性因素,分析《紅樓夢》作者及其書內女性角色如何受到當時禮教與法律的限制、如何做出反抗與批判,展示了清代法律與社會的變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