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裁撤文科專業、布局人工智能:學科調整是高校的“破局”之道
圖文 | 未來編輯部·新潮學生
王一如 陳竟一
指導老師 | 白凈
海報 | 陳竟一
編輯 | 冀思宇
傳播策劃 | 俞汶希
責編 | 黃璽澄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新潮”,原標題為《觀點|如何看待中科大撤銷英語專業?》。
2025年2月25日,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在2025年春季工作會議上,發表《從破題到破局 關鍵在落實》的講話,宣布復旦內部將開始學科調整改革,其中尤為顯著的一條是文科招生比例的下降——“文科招生的比例,會從原來的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
不久后,清北等高校也接連宣布2025年本科擴招的信息,紛紛向人工智能等新興前沿領域等布局。
高校學科調整并非突如其來。早在2023年,中科大就宣布撤銷“英語”等6個本科專業。2023年10月,未來編輯部·新潮曾發表文章《觀點|如何看待中科大撤銷英語專業?》,深入分析了中科大這一在當時看起來頗具魄力的調整——我們一起重溫舊文,一窺高校學科調整的“破局”之道。

2023年10月,中科大官網發布《關于擬撤銷“英語”等6個本科專業的公示》引發網絡熱議。對此,中科大教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上述專業在公示之前就處于事實停招狀態,進行程序化的操作,是學科優化設置的需要。

中科大官網通知公告 圖源:中科大官網截圖
當年的高考志愿填報季,網紅張雪峰對英語專業大力“勸退”。他的觀點主要出于就業考慮,他用夸張的表達告訴考生和家長:“英語這個專業我跟大家講就別報了。你學了這樣一個普通的英語專業,你別指望說本科畢業以后去做翻譯。”
2023年高考,各層次外語院系投檔線紛紛下滑,即便是“王牌”學校的“王牌”專業也不能幸免。十年前,北京外國語大學在各省的最低投檔線僅次于部分頂尖“985”高校,在近幾年分數線總體呈下滑趨勢,2023年分數線更是大跳水。從平均值來看,2023年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最低投檔分數線平均下降了20.5分,平均位次是12123名,比起2022年平均下降了5255位。
報考英語專業難道真的沒有出路了嗎?英語專業為什么會被考生冷落至此?站在高校學生視角,不難窺見其中原因。

中科大的英語專業為什么不夠吸引學生?
中科大位于安徽合肥,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的全國重點大學,“科學”和“技術”是兩大特色。早前,中科大教務處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之前學校設置授予文學學士,與中科大學校人才培養與定位不大契合。”中科大之前設置的英語專業為科技英語,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與復旦、南大等文理綜合院校綜合型英語的人才培養方式不同。
不僅是英語專業,在中科大官網的院系介紹中可以看到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設置的專業有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科技傳播系、科技哲學系等。雖然是文科專業,但也緊密貼合中科大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的理工科人才培養定位。

中科大院系概況 圖源:中科大官網截圖
從學科內部的角度考慮,中科大文科的專業設置對學生的吸引力遠小于文理綜合院校和外國語大學。以英語學科為例,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的本科生大二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分流至英語文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翻譯學、社會學與文化研究四個方向,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支持。當前高校英語學科主流專業為英語語言文學、翻譯、商務英語等,科技英語屬于“冷門中的冷門”,對于真正想學習英語專業的同學來說并不具有明顯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隨著高校英語教育的普及,大部分學生將英語視作一項必備技能,而不是一個需要專門去報考的專業。越來越多的高校將英語成績作為保研的“門檻”之一,迫使學生們提高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英專生的專業壁壘逐漸減弱,專業優勢不再突顯,削弱學生報考英語專業的意向。

學了英語,如何找工作?
英語專業的就業情況不容樂觀——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是學生報考英語專業最大的顧慮之一,也是一些高校的英語專業處于招不滿、實際停招狀態的主要原因。
目前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相比人工翻譯,機器智能翻譯、Ai同聲傳譯可以實現多種語言實時切換,并在保證高譯出率和隱私性的情況下,不間斷工作。隨著人工智能翻譯的崛起,讓英語專業本來就不樂觀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根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中,英語被列為紅牌警告專業。所謂紅牌專業,即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較低,并且薪資較低,屬于高風險失業型專業。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的分析,包括英語在內的一些專業成為紅牌專業是供大于求所造成。發表于2023年4月28日的一組數據顯示,全國開設英語專業的高校已有約980所。高校英語專業擴建擴招,使得英語專業畢業生相對市場過剩。
同時,專業培養的人才質量不高也是造成英語專業就業形勢不佳的重要原因。我國的英語專業目前處于“小才擁擠,大才難覓”的狀態。大部分英語畢業生具備了基本的英語讀寫能力,但是缺乏更加扎實的專業素養與能力,這與企業要求仍有差距。在題為《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市場需求分析——以山東濰坊地區為例》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61.1%的企業認為在人才市場中, 高級英語人才十分短缺。
相較于語言類高校與師范類高校,中科大這類理工類高校在英語專業方面實力較弱,隨著就業壓力加大,畢業生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問題。

優化學科架構,是更好的出路
張雪峰認為“英語只是一個工具而不是專業技能,勸大家不要報英語專業”。大部分學生報專業時以就業為最終目標,最終導致像中科大這類以理工科為特色的院校出現英語專業招生難或者招生分數線低,拖累學校整體招生分數線的情況。近年來,不少雙一流高校把外語類招生放到提前批,目的就是不拖累整體招生分數線。
學生在選擇專業時,除了考慮分數與就業,也不乏很大部分原因是興趣與熱愛。比如,英美文學的學習如同探險家漫步在一片神秘而豐富的森林,每一步都帶來新的發現和驚喜。從哈姆雷特到奧斯汀,從狄更斯到海明威,不朽的作品讓學生領略英美文化的深沉與獨特魅力。又比如,有學生對語言應用與傳播傾心,他們為每一個單詞所承載著的情感和故事感動,探求語法使用背后的深刻邏輯......

英國戲劇《哈姆雷特》插圖 圖源:百度百科
我國高校目前的英語專業仍存在“量多而質不足”的問題。在改革開放之初,對外交流合作的實際需要促進了對英語人才的大量需求,高校紛紛開設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培養具有“聽說讀寫”技能的英語人才。現在我國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對英語人才的要求更高。這需要課程設置與培養方案的進一步完善,讓真正熱愛英語的學生能夠獲得合適的、更高質量的教育和學術培養,“讓玫瑰成為玫瑰,讓松柏成為松柏”。
此次中科大撤銷英語專業,正是學科改革的一次嘗試,而非給英語專業判了死刑。對于一些高校來說,通過撤銷較為薄弱的英語專業,可以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優勢學科建設;對于整個高等教育來說,提高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也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英專生供過于求的狀態。
參考資料:
[1]學人觀點 | 上外副校長談英語專業的困境與出路https://mp.weixin.qq.com/s/RqSCLuM2Gh7lIlCOloNuDQ
[2]《202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麥可思研究院
[3]吳遠慶,紀淑波,王全文.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市場需求分析——以山東濰坊地區為例[J].中國大學生就業. 2015(02)
[4]人民網.中國903所本科院校設英語專業 為開設最多專業[EB/OL][2013-9-15].edu.people.com.cm/n/2013/0915/c1053-22923625.html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