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言短意長|杭州歡迎你

杭州
日前,常住人口增量連年居各省份第一的浙江發布2024年人口主要數據公報,其中杭州去年末的常住人口為1262.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2萬人。
杭州市統計局官網列有歷年人口主要數據公報,稍作檢點: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增加4.8萬,次年增量跳升為12.6萬,接著是17萬、28萬……到去年,年度增量已連續十年10萬+,去年末與2015年末相比,全市人口增長360.6萬人。
持久而大量的人口增長背后,有杭州的產業升級:最近十年是全市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以智慧型互聯網產業為主體的信息經濟的轉型期,形成了智能物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綠色能源等產業生態圈,舞臺寬廣;有杭州的城市傳播:不斷放大G20峰會、亞運會等超級IP效應,建設“全球人才蓄水池”,滾動實施六輪“大學生創業三年行動計劃”;有杭州的人文溫度,從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到“禮讓斑馬線”、深秋“落葉不掃”、冬日景區洗手間提供熱水,細微之處暖到你……
這十年的人口增量中,就包括了著名的“六小龍”中三家科技公司的創立者——另外三家,其創始人更早時候已經在這里沉潛。
2016年,王興興研究生畢業后入職深圳大疆,不久辭職,在杭州創辦宇樹科技。
2018年,與杭州余杭區招商人員的一番深聊,促使哈佛大學博士韓璧丞和團隊將強腦科技公司總部從波士頓搬到西子湖畔。
2019年,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的湖北人馮驥帶著游戲科學公司的同事從深圳移師杭州,開始了創作《黑神話:悟空》的漫漫“取經路”。
但更關鍵的在于,杭州不只對高大上的“技術極客”友好,而是培育讓人各展長才的“熱帶雨林”,八方來客,各有賽道,做出成績,一體尊崇——換句話說:對“人”友好,投資于“人”。
云南保山市的楊金龍初中畢業后到杭州技師學院云南教學點、保山市隆陽區職業技術學校學汽車維修,次年被選入杭州本部就讀,2015年在圣保羅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奪得汽車噴漆項目金牌,實現中國該項大賽金牌零的突破,未滿22歲就被評為“杭州市杰出人才”,與魯冠球、馬云、宗慶后、余華等企業家、作家比肩。至今,他已當選兩屆全國人大代表。
由嘉興移居而來的千萬粉絲大V、金牌導游“小黑”以自己為例的一段視頻也在網上流傳:“全國只有在杭州,導游屬于人才,(在杭州)人才從來不只有老板,也不只有985、211的,英雄不問出處,靠自己努力?!?/p>
從諾貝爾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到中級職稱、技師,杭州把高層次人才分為A~F六類,提供購租房補貼和子女入學、醫療服務等便利,足浴師、面點師、快遞小哥、健身教練等被認定為C類、D類人才,獲得百萬元購房補貼的,所在多有。
于是,天南海北的遠行人俱來輻輳,越來越多的個體在此間攀高生長,成為各自領域、行當的“創造中心”,城市也因“寵粉”而被賦能。
以互聯網經濟為例,杭州去年實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6305億元,占GDP的28.8%(全國為10%左右,浙江為12.3%)。尤其值得期待的是,“電商之都”“直播之都”的杭州正向“硬科技之都”求索——當地上一代互聯網巨頭更多基于商業模式創新,而主要涉及人工智能研究及其在多領域應用的“六小龍”趨向底層、基礎領域。開源通用大模型、室內場景認知深度學習數據集、機器人、機械狗,它們不是“工具的革命”,而將成為AI時代科技革命、產業革命的基礎設施和工具。
創新無法被設計,但是,作為一切經濟社會活動的主體,有了人,就擁有了可能。
(作者張軍系澎湃新聞長三角編輯部主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