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石爍接受國際金融報采訪,解析民營銀行為何密集下調利率
近期,民營銀行密集下調利率。復旦發展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石爍接受《國際金融報》采訪指出,民營銀行之所以下調利率既是緩解資產端壓力的被動選擇,也是適應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主動調整。特轉發采訪全文,以饗讀者。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重慶富民銀行、中關村銀行等近半數民營銀行近日密集下調定期存款利率,部分機構中長期存款利率一降再降。與此同時,部分機構中長期定存利率出現“倒掛”。
受訪專家指出,民營銀行高頻降息,既是緩解資產端壓力的被動選擇,也是適應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主動調整。民營銀行漸漸走下“利率高地”,經營模式轉型勢在必行,任重道遠。
民營銀行密集降息
2月27日,重慶富民銀行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將自3月5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
此次調整后,該行3年期和5年期個人定期存款利率調整為2.60%和2.50%,較此前再度下行10個基點(BP)。就在1月10日,該行整體下調過以上兩個存期產品利率,降幅為20BP。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中關村銀行、蘇商銀行、三湘銀行等多家民營銀行也在近期紛紛發出下調存款利率的信號。從各家銀行官網及公眾號發布的信息來看,今年1月以來,19家民營銀行中,至少已有9家機構更新了定期存款利率表。
2月26日,北京中關村銀行局部下調了人民幣存款利率,將整存整取2年期存款年利率由2.40%下調至2.20%。2月24日,無錫錫商銀行也調整了多品種手機銀行存款的掛牌利率。該行手機銀行顯示,下調后的1年、2年、3年和5年期定期存款年化利率分別為1.80%、2.00%、2.60%和2.50%。此前,該行3年期存款利率為2.85%。
記者發現,多家民營銀行此次調降利率的品種集中于中長期存款。例如,上海華瑞銀行將3年期以上存款利率整體下探10BP。湖南三湘銀行則單獨將5年期存款利率下調至2.5%,降幅為10BP。本輪調降后,多家民營銀行3年期和5年期定存利率出現“倒掛”或持平。比如,錫商銀行、重慶富民銀行等中長期定存利率“倒掛”,三湘銀行、億聯銀行等利率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梳理銀行公告可以發現,不少民營銀行在去年已進行多輪降息,頻次遠高于國有大行。
以華瑞銀行為例,2024年8月、10月和12月已調降三輪。此外,記者注意到,自去年10月對半年及1年期定存利率作出調整后,該行此后調整均集中于中長期品種。類似情況的還包括重慶富民銀行,短期存款利率在去年6月19日下調后維穩,此后3次只有中長期存款利率一降再降。
經營模式轉型任重道遠
低利率環境下,隨著國有行、股份行等一再降息,民營銀行以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存款利率獨樹一幟,為何近來卻頻頻降息?
在復旦發展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復旦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石爍看來,民營銀行下調利率原因復雜,既是對自身經營模式的主動調整,也是為了順應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的趨勢。
“從經營模式上看,為了增強對國有銀行的競爭力,我國民營銀行長期采取‘高息策略’吸納存款,成為‘利息高地’,但也壓縮了凈息差空間。因此,唯有高利率的貸款才能維持‘高息策略’的經營模式。”石爍分析指出,“但問題在于當前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疲軟,消費貸款和小微貸款風險上行,再加上市場利率整體下行。因此,民營銀行已經難以維持匹配高成本負債的優質資產。所以,當前民營銀行下調存款利率,既是緩解資產端壓力的被動選擇,也是適應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主動調整。”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教授李楠指出,銀行對存款利率的選擇是正常的商業決策,無論民營銀行還是其他類型的銀行,利息收入是其主要收入來源,在利率市場化的環境下,選擇什么水平的利率要根據市場環境和自身的風險管理需要來決策。
當民營銀行漸漸走下“利率高地”,未來之路如何走?
“下調存款利率會降低民營銀行的利息成本,但也有可能使得儲戶選擇其他銀行。因此,民營銀行需要思考如何提高自身服務水平來留住儲戶,而不是依靠高于市場利率水平的高風險策略來吸引儲戶。”李楠建議道。
石爍指出,雖然多家銀行努力維持較高的長期利率,但很難與以前‘利率高地’時代的水平相比,對儲戶的吸引力早已不比當初。民營銀行經營模式轉型勢在必行,也任重道遠。
“當前,民營銀行已進入利率市場化深化、金融科技迭代加速、經濟結構轉型三重挑戰疊加階段。頭部民營銀行還能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但也要調整結構。行業腰部機構努力突圍,尾部機構則尋求變身。”石爍最后建議道,“民營銀行經營模式轉型,要發揚靈魂多樣的特色,堅持主動走‘深而專’的道路。通過科技賦能、輕資本運營和風險管理構建核心競爭力,同時借力政策紅利和資本工具創新,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來源 | 國際金融報
作者 | 李若菡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